第十一章 苗寨(3 / 3)

狄仁傑深深一吸,立即轉目眺往窗外,但見茂林修竹、綠煙掩映間,盡是疏落搭建的吊腳竹樓,依著山勢斜排而上,一眼難望邊際,他登時愕然道:“這、這是苗寨!”衛淩虛笑了笑,拱手深深揖道:“稟宰相大人,淩虛不才,正是這黑苗山寨的主人。”狄仁傑心頭狂震,登時轉目直直凝他半晌,抬手指點他道:“你,你就是黑苗族的當今族長!”衛淩虛點點頭,搖扇道:“雖然看起來總會教人頗感意外,然而卻是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狄仁傑搖搖頭,徐徐歎道:“看閣下顧盼神飛,儀表不俗,直生就一派道骨仙風,卻絕難讓人將其跟那堂堂黑苗之長聯係一處,本閣生平固然觀人無數,而今卻不得不承認也有看走眼的時候。”衛淩虛油然笑道:“淩虛早知閣老乃此中國手,素來心向往之。”他負手佇立窗前,星目閃爍,流光溢彩道:“想必閣老定亦知曉,這觀人之術首推相骨觀色,正所謂‘骨法為祿相表,氣色乃吉凶候’,以之審人性命,無不應者……”

他輕輕一歎,話鋒轉道:“話雖如此,然而一切相術,但能期之所極,卻不能待其必然。俗語有雲,十種之地,膏壤雖肥,不耕不獲;千裏之馬,骨法雖具,不策不致……”他徐徐轉身,星眸閃閃凝視狄仁傑,笑問道:“閣老以為如何呢?”狄仁傑細細跟他對望片刻,這才手拈胡須,點頭歎道:“衛先生果然匠心獨具,不愧這黑苗族長之位。”他似有意無地抬眼深深瞥他兩瞥,倏地笑道:“還好閣下生得如此仙風道骨,麵貌可親,而非那鴟目虎吻、眼露赤精之輩,否則……”

衛淩虛頓時哈哈大笑,搖扇道:“閣老盡管放心,淩虛絕非頭生反骨、禍亂天下之徒。”狄仁傑點點頭,拈須笑道:“嗯,隻從先生這一身漢服裝扮,本閣便由衷地對先生刮目相看啊,嗬嗬。”衛淩虛拱手應道:“不瞞閣老,淩虛自小便仰慕中原文化,雖投胎我族,更忝居首領之位,但心中可從未起過任何與漢家天子、異族兄弟爭強鬥狠的念頭。”狄仁傑似是要對他重新認識般,抬眼細細端詳道:“先生能有此心,實乃苗漢兩族之幸,天下萬民之幸也!”他話音未落,忽聽得窗外爆竹聲碎,歡聲大起,不由眉頭一蹙,訝然道:“這是……”衛淩虛拱手笑道:“哦,稟閣老,今日乃我族夏至佳節,因而族人皆要聚至廣場慶祝。”狄仁傑登時一鄂,蹙眉道:“族主果然秉承大漢遺風,竟對這夏至節氣如此看重。”衛淩虛搖扇而笑,抬手相邀道:“倘若閣老身體無礙,淩虛倒要冒昧邀您加入了。”狄仁傑立即大手一擺,朗然道:“本閣榮幸得很,榮幸得很那!”

二人相顧一笑,把臂穿門而出,沿著石梯步下樓來,迎麵卻是一間寬敞廳堂。衛淩虛搖扇笑道:“在下向來喜歡標新立異,因而便建造了眼前這座‘白石精舍’作為居處,卻偏偏舍那吊腳竹樓不用,倒是教閣老見笑了。”狄仁傑搖搖頭,隨口應道:“竹樓也好,石屋亦罷,無非不過都是暫且容身的居處,全憑個人喜好為之,世上人常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貓窩狗窩’,便是這個道理了。”衛淩虛立即動容道:“閣老心懷丘壑,廣納百川,淩虛真心佩服。”二人說話間步出石屋,就見青石鋪成的窄路自西向東延伸而去,直通往裏許遠外的一處巨大廣場。

衛淩虛抬手指道:“那即是我族的祭祀重地‘羲和廣場’了。”狄仁傑點點頭,霍然轉目,沉吟道:“原來貴族竟是以太陽神母‘羲和’為供奉了?”出乎他意料,衛淩虛搖扇笑道:“非也,非也,這名字不過是淩虛當日心血來潮,隨口說出罷了,竟給族人奉若法旨,淩虛也便懶得理會了。”狄仁傑複又一鄂,簡直無法猜度眼前這位黑苗族青年首領的思想,隻得搖頭苦笑,拱手道:“衛先生果然出人意表,教人刮目相看也!”衛淩虛哈哈一笑,搖扇道:“浮名隻合一醉,天地自古寬廣,淩虛無非不過率性而為,但求舒坦罷了。”狄仁傑長長一歎,任他引著邁步向前踱去,直到廣場圈外停住。這時場中已然圍攏了上百苗民,正兀自攜手並肩,繞著廣場中心地帶徐徐踏歌而行,然而歌詞皆出俚語,難以辨出其中真意。他正呆呆凝望,忽聽身旁有人嬌聲笑道:“漢人爺爺,您終於醒來了!”他登時轉目張去,卻見說話之人頭梳雙辮,美眸如水,正是先前臥虎山上偶遇的黑苗少女衛盈兒。而在她的身旁,左右分立二人齊齊向他含笑示意,原來卻是他一心掛念、相別宛如長久的李元芳和狄如燕。

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co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