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腕宰相阿爾西(1 / 2)

就在亨利二世即位的那一年,克洛維死後形成的天下亂勢已漸趨明朗。勃艮第皇帝安東尼奧在這年坑殺了曾一度據守法蘭克尼亞的萊茵舊將布魯克斯及其軍隊,將法蘭克尼亞徹底並入勃艮第帝國版圖,從而使勃艮第的南部疆界從威悉河流域推進至多瑙河以北地區。北德地區唯一與弗雷德家族為敵的是占據萊茵六城、擁有十餘萬戶百姓的原萊茵將領萊搏納,但他在強大的勃艮第帝國麵前也顯得勢單力薄,難有作為。

在東麵,僻處西裏西亞的西裏西亞王國自華倫斯稱西裏西亞國王後,國勢反倒日蹙。

西元1053年,華倫斯病逝,嗣位的世子威伊諾年僅十歲,積蓄了很久的內亂終於爆發。威伊諾的伯父,也就是華倫斯的兄長亞格芬利用華倫斯母親裏維太後對他的寵幸,與華倫斯生前的嬖臣科羅西共同策劃了“廢幼立長”的宮廷政變,將繼位不到一個月的威伊諾廢為萊格尼察公爵,之後又命親信將他秘密殺害。

亞格芬有了裏維太後的支持,名正言順的被立為萊什諾親王、和西裏西亞侯爵。這亞格芬一旦得誌,便放開手腳剪除異己,包括曾立下“卡托維茲大捷”的維特德在內的不少大臣都遭受了滅頂之災。

第二年(西元1054年),亞格芬自稱西裏西亞國王,不再對羅馬稱臣。亞格芬荒淫無度,已經到了讓人瞠目的地步,他不但與裏維太後私通,還與華倫斯的妻妾、女兒、乃至自己的妹妹都有染,關於其**行為的傳聞傳遍了西裏西亞,人們紛紛做憤憤辱罵。這亞格芬獨斷專行,屢殺功臣,很快就失去了西裏西亞的人心,曾與馬庫斯共伐奧地利的施泰因也被他逼得投奔了洛林。

因為忌恨綠山城公爵米茲,亞格芬便命令他討伐境內作亂的蠻族,暗中又派軍隊偷襲米茲。米茲卻先一步得到消息,他傳檄西裏西亞各地,率軍反對亞格芬,得到了以將軍提特拉、秋莫兄弟為首的數千軍隊的響應。反觀亞格芬組織的抵抗軍隊僅僅支撐了三個月,在內外一致的聲討之中,這個自以為高明的“西裏西亞國王”就在宮中被自己的部下所殺。

米茲等人與裏維太後一商量,決定推舉華倫斯的次子,年僅七歲的布什蒙為西裏西亞親王,恢複羅馬藩屬,這一年是西元1055年,也就是亨利二世即洛林王位的前兩年。西裏西亞國力本來就弱,經過這兩年多的一番內訌,連裏格茲、華倫斯時代留下來的一點家本都消耗殆盡,隻有苟延殘喘的份了。

於是德意誌形勢,基本歸於三國,洛林雖與勃艮第、羅馬鼎足而立,但其疆域最小,軍事力量也不容樂觀。(有勃艮第帝國這樣的對手,對洛林王朝來說也算是一件好事。)

亨利二世即位後,便勵精圖治,意欲有所作為。他將自己的“諸葛亮”阿爾西任命為內務督辦。這個昔日薩克森族的貧寒士人得到了他大展宏圖的機會。

由於艾森施塔特一帶治安敗壞,阿爾西被改任為艾森施塔特領主,擔負起整肅艾森施塔特(今維也納東南)的重任。艾森施塔特乃是洛林王朝首都的西南門戶,長期以來,在此地聚居的法蘭克族豪強大多是追隨安德烈從南德進入奧地利的家族舊臣,他們驕橫不法,肆意劫掠百姓,阿爾西的前任們一直拿這些人沒辦法。阿爾西到任後,明法嚴刑,禁暴除奸,雷厲風行,並當眾斬殺了一個作惡多端的貴族。當地的豪強當然不能忍受,上書告到了內務處,阿爾西被逮捕入獄,繼而押送到維也納。

亨利二世對這個案子十分關心,親自審訊阿爾西,問他:“為政之體,德化為先,你蒞任不久就殺人無數,是否太殘酷了?”

阿爾西則回答道:“我聽說過這樣的話:治安定之國才可以用禮,理亂世之邦則必須用法。陛下既然信任我做難治之地的官員,那麼我當然要一心一意為陛下鏟除凶**猾之徒。現在不過才殺掉一個奸賊,尚未伏法的何止成千上萬!如果陛下因為我不能除盡殘暴,而要對我加以懲罰,我毫無怨言。可是如果您是因為我采用了殘暴的刑罰而加我的罪,我實在不敢領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