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尊號,凡塵普渡苦行至尊(1 / 3)

九霄,雲巔,五尊。

端坐五方,割天為五,圈地為五,五尊五聖,眼前的五位,乃是仙界焚毀之後,遺留下來的最後五位至尊級別仙者。

“南極神霄府,凝神煥照宮,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長生大帝統天元聖天尊,到~~”

一位紫衫老者微微起身,掃視一圈,看著周圍的四位,微微點頭示意,隨後撩袍坐下。

“高上紫微垣,紫微天宮,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到~~”

於紫衫老者的身側,一位身著紫紅間長袍,繡滿紫雷繁花錦繡的老者微微起身,對著眾人點頭示意,一旁的紫衫老者再次起身,和這位老者對麵而立互相行禮。

“師兄多日未見,尊容依舊。”

南極真君蒼老的麵孔流露出微笑,對麵的老者也是笑著揮手。

“師弟,別來無恙。”

北極真君笑著拱手,隨後二人相視而坐。

見二人說罷,喚名童子這才繼續開口。

“權掌童初府,鎮天真武靈應佑聖帝君,到!”

話音一落,那位身著金鎖甲胄,披散長發,滿麵紅潤的黑發老者起身拱手,和周圍的削瘦老者們不同,這位前輩身強體壯,雖麵容年歲已高猶如枯樹,可其一身正氣難以令人直視,周圍散發出恐怖的壓迫,妖邪恐怕是看上一眼都要魂飛魄散。

此乃真武大帝,九天蕩魔天尊。

“大羅天上太清仙境,太清道德天尊,到!!”

童子聲音略有高亢,五人之中,年歲最高的老者緩緩起身,一頭束起雪發,麵容慈祥帶笑,他起身後並未拱手行禮,但其他四人全部對其拱手示敬。

此乃三清六禦之首席,是在場五人之中資曆最高,修行最久的上古尊者,若非仙界被毀,要想見上三清一麵難比登天,雖然私下裏他們之間的關係並沒有明確的尊卑之分,但在這種場合,該給的尊重和敬佩還是要有的。

老君坐下,順捋長髯而笑。

最後,童子看了一眼坐在最邊上的圓潤身軀,艱難的吞咽口水,隨後開口。

“未來天尊,彌勒菩薩到!”

童子說罷,微微後退幾步,隨後退到老君身側,被稱呼的男子微微起身,相比較周圍老態龍鍾的麵容,未來天尊的麵容化像則是一位中年男子麵孔。

與他們的清瘦形成鮮明對比,彌勒菩薩身材圓潤充盈,流露滿齒大笑麵容,雙耳耳垂直垂胸前,穿著金色的袈裟袒胸露懷,一副瀟灑自在的灑脫模樣,他笑著對著周圍的四位老者揮手打招呼,並沒有作揖行禮,這讓他們有些不適應。

仙界遼闊無邊,孕育三千世界,不同的世界有各自不同的修真理念(其實這就是道教和佛教的區別),而彌勒菩薩,在修行理念上,顯然是更貼近於降龍尊者那一派,講究的是灑脫自在,因此,反而這五位尊者中,彌勒菩薩的舉動,頗有一絲扶餘的影子,隻是這麼說有點倒反天罡,應該是扶餘有他的影子。

五位至尊落座,老君環顧四周,輕笑著點頭,點手懸浮,一旁的喚名童子連忙攙扶,將老君攙扶起身。

他站在雲端之上,環顧四周同坐,撚手成花,周圍浮雲無風彙聚,逐漸彙聚成一個小童子的樣子。

“既,扶餘已成大道,得至尊席位,今日邀約諸君坐此,為其討個稱諱。”

“因其下界渡凡,不忘施善本心,渡化妖魔,不辨凡仙,因此,我認其名為,凡塵普渡苦行至尊。”

“他日再見,各位貴為尊長,多應照應,助其渡過命劫,若他日,扶餘能突破桎梏登臨聖天,仙界,也就有了希望。”

“我等老朽,已無登聖之能,全當以命做火,佑其修行之路坦蕩,諸君,可有異議?”

貴為三清,乃是在場五位至尊的前輩,他既開口,他人自沒有反駁的理由,更何況,扶餘也是他們所認可得天資後輩,能在這番年歲得道至尊,他便是仙界最後希望登聖的人。

若是有重複仙界光輝的機會,那麼他們這些至尊,沒理由拒絕。

此番話畢,無人異議,老君順捋長髯徐徐點頭,隨後從懷中掏出浮塵,用白須輕輕點了點喚名童子的額頭。

“且去告知天下眾生仙妖,扶餘,已入尊者行列,往後若見,尊其稱,重其位,他已不再是尋常仙修,而是....凡塵普渡苦行至尊。”

“此座諸君請記,即日起,扶餘與各位,再無尊卑之區。”

老君輕輕低語,童子聽了後微微點頭。

......

廟宇之中,扶餘輕閉雙眼口念佛詞,坐在師尊降龍尊者的尊像麵前清修,似乎是感受到了什麼,頭頂之上流過一縷金絲,隨後鑽入他光禿禿的小腦袋裏。

扶餘睜開雙眼,隨後露出一抹壞笑。

“嘿嘿,凡塵普渡苦行至尊,倒也是個不錯的稱呼,總比醪糟小孩來的要好,不過,得尊者稱謂不假,若要是讓我拿幾位師叔對我改換稱謂,倒也不太可能。”

“倒是那些老頑固,把這個麻煩的名號遞給我,反而會徒增些許麻煩,不知又會給我引來多少是非!”

扶餘自顧自地說道,抱著肩膀思索幾番。微微皺眉,顯然有些不滿。

仙界修行,不論稱謂。

所謂尊者稱謂,這凡塵普渡苦行至尊,用我們聽得懂的話來講,無非就是官方的認證,好比是一個常年蒙麵行俠仗義的英豪,忽然間被皇家欽點,成了手底下沒兵的護國大將軍一樣。

隻是給你了一個稱呼,沒有給任何實質性的兵權,更不可能因為一個稱號讓你的實力增強百倍。

雖然和自己的各位師叔同屬於一個級別的仙界強者,可同級之中,百年和萬年是有很大區別的。

好比是自己的三眼師叔,那可是得了百十萬年道行的大神通者,而自己登臨尊者不過百年修行的小嘍囉,在人家麵前,仍然還是不夠看。

更別提那些活了不知道多少個歲月的老妖怪了,好比自己是尊者初階,那人家估計都是尊者巔峰了!

可能自己的確因為拜在降龍尊者門下緣故,修行範疇比較廣,各種神通精通些許,但要真論仙佛鬥法,自己是不可能比得過在戰鬥方麵登峰造極的師叔們的。

說到底,仙界焚毀之際,能在那種情況下存活下來的,不是逃跑本領MAX,就是戰鬥本領MAX,相比較後者,前者自然存活的概率更高,大部分能打的,基本上都在那場戰爭之中戰死,活下來的未必是精英,但也絕對不是普通仙佛可以對抗的。

這麼一想,那麼這個稱呼就未必是好事了,師叔們一個個修仙大能,讓他們今後稱呼自己一句尊者?甚至讓他們見麵對自己作揖行禮?

這不是找死嘛!

一想到三尖兩刃槍和如意金箍棒沒準之後會戳向自己,扶餘就一陣縮頭。

無可奈何地搖搖頭,當然,有弊端,自然也有不少好處。

尊者同座,尊者同席,得此稱謂,最起碼今後沒多少人敢招惹自己,畢竟,那幾位尊者可是三清六禦,大乘金尊啊,招惹自己,最起碼要掂量掂量這些尊者的身份和實力。

同坐同席,就意味著自己和他們本就是平起平坐,一人受辱,六人被噓,自己這個小家夥可能不在乎臉麵,可他們這群老家夥,可都是一個個古板的要命。

當然,若是隻能考慮到這一層,扶餘也不會得到他們的賞識。

這一稱謂,恐怕是他們對自己寄托的厚望,畢竟,突破桎梏的壓力,就全部集中到了自己身上,這也是他們這些老家夥們的最後一搏了。

“得此,小僧也不知是幸,還是難了。”

扶餘輕輕的一笑,搖了搖頭,轉過頭,看著背後坐著的兩位徒兒,扶餘的眼中,流露出一絲溫柔。

在扶餘的視角下,自己後方,左邊坐著的,是一隻蜷縮在蒲團上,昏昏欲睡的白羽鷹雛,嬰兒拳頭大小,圓潤至極,鳥喙不時滴落口水,看上去癡癡傻傻可愛至極。

右邊坐著的,是一個眼神中透露著不屈,頂著滿身傷勢的毛頭男童,四五歲年紀,體態嬌弱,雨打芭蕉,卻目光如炬,目光如火,與命運搏鬥。

目光一閃.....

白二閉著眼,收羽而立,站在那口誦佛經,身泛佛光,淬煉體內的妖氣。

劉臻閉著雙眼,雙手合十拜佛,虔誠的念著佛詞。

任龍前幾日已經下山回家,如他所言,他尚不能將凡塵俗世拋之腦後,虔心修行,雖然很感激自己救了他一命,但他終究不想因此被束縛,此後剃度修行。

扶餘並未阻攔,他知道自己這個小弟子還有未竟之事,於是很輕鬆的就放他離開,至於說他到底認不認自己這個師尊,扶餘並不在意,二者的命運依然交織在一起,哪怕任龍想躲,他也躲不掉。

作為師尊,扶餘已經幫助他暫時壓製住了那枚戒指的反噬,短期內不會有危險,再次遇見並不會遙遠,但這期間扶餘還有自己的事情需要做。

求緣山下,一個連名字都沒有的破爛小巷內,一位老婦人佝僂著身軀煮著一鍋清淡的白粥,破爛漏風的小屋內,她滿頭大汗,麵前的爐火炙熱難耐,但她的表情卻展露慈祥,仿佛有什麼很開心的事情。

盛上一大碗熱乎乎的白粥,她平穩地端著走入屋內。

如此髒亂的居住環境下,罕見的出現了一張幹淨整潔的床單,上麵躺著一位麵容英武俊俏,虛弱的男子。

他艱難的睜開雙眼,麵孔蒼白,眼圈微黃,身上穿著的雪白衣裳雖然潔淨,可卻處處破洞,破洞之下,是一圈圈緊緊纏繞的繃帶。

老婦人哆哆嗦嗦的坐在年輕男子的床邊,對方掙紮著坐起來,將麵前的這碗白粥接了過來。

“多謝了,淑華小姐。”

男子勉強擠出一個笑容,輕輕地說道,被稱呼為淑華的老奶奶笑著點頭,看著他將手中的白粥一點點喝下。

好奇怪啊。

從外表年紀上來看,老奶奶的年紀將近七十,而床上躺著的虛弱男子,無非二十左右年歲,卻稱呼麵前的奶奶為淑華小姐,而老奶奶自己也並未感到任何不對。

“時間過得真快啊。”

“我已經徐徐老矣,步履蹣跚,傾平真仙卻風采依舊啊。”

淑華奶奶笑著說道,聽聞此話,男子無奈地一笑。

傾平,便是扶餘座下大弟子,小灰的法號。

自上一次與蜈蚣大妖一戰過後,小灰身受重傷,道行不穩,一直以來都在淑華的家中休息,而他們二人,並非一麵之緣。

還記得當初給小扶餘下山偷糧的那隻小老鼠嗎?修行多年,他已經修得人性,如今變成了現在這副英武的模樣,而那被偷糧的山下人家,正是淑華的家。

那年淑華8歲,心地善良,不忍殺生,幾次見到這小老鼠來家中偷糧,也沒有阻攔,久而久之,為了讓小灰能吃得更好,她便跟著其一起上山,這才看到了濟公廟宇。

從小關於濟公的故事幾乎灌滿了耳,於是從那時候起,淑華就相信了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仙佛,對於濟公長老就更加的敬重和崇拜,自八歲那年起,每日從家中偷來新鮮的水果上山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