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星一行在歐洲收獲頗多,得到了各國建築學家給他們提供的寶貴資料,大北和小北的背包裏全是書。白麗莎說:“回去夠忙一陣子的了,僅僅是翻譯這些資料、書籍,可能連生孩子的時間都沒有了。”
賈星說:“回去後,你找幾個人,成立一個翻譯小組。把書翻譯出來,集團給你們出版。這類的專業書,在中國肯定有市場,不僅給你翻譯工作的報酬,還叫你領版稅。”
白麗莎樂得合不攏嘴,“這下我可發財了。”
賈日辰的阿聯酋之行也比較順利,商青在這個國家小有名氣,特別是其中的幾位建築學家又是財團的董事,分別招待宴請商青和賈日辰。提議修建世界公園和大酒店的是阿勒特家族。這家是阿聯酋的油氣寡頭,掌控著全國五分之二的石油,還支配著當地金融業。阿勒特家族的首席代表是剛從美國深造回來不久的年輕人,商青叫他阿勒特。阿勒特在美國學習過土木工程,回國後並不從事這個專業,聽從父命改行從事金融業。阿勒特說他去過中國,對中國的皇家建築佩服得五體投地。
在飯桌上,阿勒特問賈日辰:“能不能建一座中國古典式大酒店?”
賈日辰用英語同他交流,“別說中國古典式大酒店,隻要先生願意,再造一座阿房宮都不成問題。”
阿勒特高興地拍手叫好,“鋼結構的阿房宮,那可是有創意的。”
末莉說:“我更喜歡伊斯蘭教文化,在這個古老文化的影響下,這塊地域的建築不僅古老,還給人神聖之感。把中國的皇家建築搬過來,同這塊文化不諧調,總會讓人感覺到別扭。我建議用現代化鋼結構綠色環保建築酒店,更具時代特色。”
“現代化建築,必須有伊斯蘭教文化元素。”阿勒特說,“這塊地域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對宗教有種情結。”
賈日辰讚成他的觀點,“任何國家的建築,都擺脫不了曆史文化的影響,我搞出幾套建築設計方案,請阿勒特家族選定。”
即將分別時,賈日辰邀請阿勒特去中國,去蟒河市參觀考察群星建設集團,增強雙方的文化交流,促進友誼,達成共識。商青把近兩期的《世界建築周刊》贈送給了阿勒特家族,讓他們更多地了解中國群星建設集團。
阿勒特說他一定會去中國,到中國蟒河市去看望好朋友。他要求賈日辰盡快把設計方案做出來,他好向當家主事的彙報。賈日辰感受到了對方的友好與誠意。在回國的途中,商青告訴他,大酒店的工程非中國群星集團莫屬,他說他了解阿聯酋人的辦事風格。
賈日辰他們回到蟒河市沒幾天,父親賈星帶領的考察隊伍也回來了。賈星主持召開了集團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大會,賈日辰向集團彙報了國外建築工程的情況,並就下一步工作進行了安排。宋星宣讀了國外工程建設的表彰決定,受集團表彰的先進單位共有三個公司和部門,三十二位個人被評為了先進,賈星最後作了總結性講話。
幹部大會結束後,群星建設集團緊接著又召開了董事會。會議有五個議題,首先是國家下達的援建任務,幫助非洲的一些國家搞建設。群星建設集團承建了四個大型鋼結構貨運倉庫,大約七八萬平米的建築總麵積。由於道路遠,工作條件艱苦,許多工人有畏難情緒。賈星特別強調中國同非洲國家的友情,要求從政治外交和國際貿易這個大局看問題,不僅要建,而且要建設出一流水平,拿出群星集團的幹勁,為國爭光。這項建設任務由趙欣然和徐誌鋼負責。
關於阿聯酋的工程承包,由賈日辰負責,規劃設計由胡敏負責。
姬丹楓就建設群星集團的“建設者之家”一事向董事會作了說明,集團公司工程師以上技術人員,集團中層以上管理幹部,全國、省、市級勞動模範,退休後,都能在“建設者之家”分配一套住房,享受到集團的福利待遇。董事會對此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賈星聽得很認真,把重點一一作了記錄。他想董事們的意見和建議是有道理的,把全市建築行業的功臣集中在一塊兒,大家有共同的語言,可以很好地進行交流,相互之間又有個關照,這事有意義。賈星要做好這件有意義的事。他說:“我看這個事要做,無非多那麼十幾個人,但影響卻是廣泛的。請姬丹楓把這個提議梳理一下,寫進報告中去,下麵我們研究商青的事。”
賈日辰把商青的個人情況詳細介紹了一番。大家對商青都有所了解,他同周悅結婚後,打算在蟒河市定居。群星建築集團同蟒河日報社商量,計劃辦一份自己的刊物,並采納了商青的建議,刊物叫《群星建設周刊》,聘請商青任主編,周悅為特約首席記者。商青在《世界建築周刊》的身份改變了,變成了特約記者、首席評論員。群星建設集團利用商青的人脈資源,不僅可以把刊物推向世界,還可以得到全世界建築專家、學者的支持,讓群星建設集團更好地走出國門,有利於國際建築市場的競爭。
大家一致認為群星建設集團應該辦一個專業性刊物,雜誌社不僅有商青、周悅,還應把胡高調過來,然後再從全國高校畢業生中招收有真才實學的博士生。要辦就辦成一個全國建築核心期刊,賈星、宋星、胡敏、姬丹楓當刊物的顧問。大家正在討論中,商青來了。
他走進會場,附在賈日辰耳朵上嘰裏呱啦說了一通。其實,他即使不交頭接耳,大聲說話,也沒人能聽懂。賈日辰噢了一聲,他對參加會議的人說:“阿聯酋的穆罕默德族長和阿勒特已經到蟒河了。”
賈星的臉拉得老長,臉上寫滿了嚴肅,“通知黃小陽和黃薇娜,尊重伊斯蘭人的風俗習慣,在飲食上別鬧出事情來。”
宋星掏出手機,打黃小陽的電話。黃小陽在電話裏笑,她說:“請董事長放心,各國禮儀、禮節,賓館服務人員都是培訓過的。”
賈星聽了宋星的轉告,懸著的心才落了地。
賈日辰跟著商青走出會議室。賈星開始談最後一個事項,那就是交接班問題。各位副董事長沒有意見,賈日辰完全可以勝任。張秀琴說:“這事再緩一下,我認為等非洲援建任務完成、阿聯酋建設項目完工,到那時,可以說水到渠成。”張秀琴考慮得很周到,賈日辰肯定要出國主管工程建設,長期在國外,家裏一大攤子事情咋辦?如果賈日辰被家裏的事務纏住,國外的工程誰又去管呢?
賈星想了想,“這樣也好,等這批工程完工了,日辰將鍛煉得更加成熟。到那個時候,群星集團來個集體交班。”
阿聯酋客人的確是專程到中國蟒河市考察群星建設集團的。賈日辰同商青陪同客人參觀了蟒河市大劇院、政府大廈,還向他們講解了群星建設集團的曆史。在博物館,外國客人聽得很仔細,特別是對曆史上的坍塌事故詢問了一係列細節問題。趙欣然沒有隱瞞事實真相,把當時的問題通過賈日辰的翻譯,一五一十地說給他們聽。就憑這一點,讓阿聯酋客人非常感動。於是他們提出雙方討論一個建設方案,盡快達成協議。
就在賈日辰陪同他們參觀的這幾天,群星建設集團把建築設計方案、建築施工方案製作成了光盤,在雙方的討論會上播放給客人觀看。穆罕默德、阿勒特一大幫客人在觀看光盤時,興奮得大叫著,用其民族的方式,表達著自己的感情。
阿勒特告訴商青和賈日辰:“世界公園的設計和建築,他們交給美國的一家建築設計院來完成,工程由意大利建築公司來承建。國際大酒店就交給中國群星建設集團。”
阿聯酋客人回國後,賈日辰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準備工作。賈星、宋星、胡敏、姬丹楓沒有插手,一切都由年輕的一批人來打理。賈日辰、趙欣然、年新立擁有去德國建設工程的經驗,輕車熟路地組織力量,合理地使用技術力量。工作方案呈送到賈星手裏,他看後感到滿意,對宋星、胡敏說:“資源配置科學合理,技術力量應該向國際大酒店傾斜了,這項建築理所當然是科技含量高的工程。”
商青通過關係,把以色列的一位建築學專家請到了蟒河市。這位專家曾多次在《世界建築周刊》上發表研究成果,是位猶太人,長期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任教,現已退休回到以色列。他對阿拉伯國家民族宗教文化及建築很有見地。他來到蟒河市,參觀了群星集團的建設成果,很負責任地為群星建設集團的工程技術人員搞了兩場講座。根據這位猶太教授的建議,胡敏率領建築設計團隊把阿聯酋國際大酒店的設計做了好幾處修改。特別是在尊重民族宗教文化方麵,添加了不少細節。猶太教授叫伊爾,大家習慣喊他伊爾老師。伊爾老師今年七十三歲,是個浪漫樂觀的老頭。他樂意給賈日辰在阿聯酋的建設工程當顧問。他說:“周遊世界是他這一生的夢想,走到哪裏都有我的學生,他們都很棒。”
正在喜上眉梢之時,群星建設集團第一批援建非洲的工程隊出發了。白麗莎腆著肚子,送趙欣然上車。趙欣然說:“多去父母那裏住,不要累壞身子,學會照顧自己。”
“我知道,放心幹你的事吧,家裏有父母照顧,單位有那麼多好大姐照顧著,沒事的。”
末莉在一旁拉著白麗莎,對趙欣然說:“我要和白麗莎一道翻譯文稿,還要一道生孩子。回來後孩子不認你了,可別哭鼻子啊。”
趙欣然哈哈笑著說:“我家孩子一生下來就會叫爹,你不相信我和你打個賭。”趙欣然把車上的人都給逗樂了。
在送行的人群中,周悅的肚子是脹得最高的。趙欣然把周悅叫過來,問她:“我們一道舉行的婚禮,咋偏偏你要早一個月呢?”
周悅知道趙欣然沒安好心,她回頭看了看白麗莎,笑著說:“品種不一樣唄。”
白麗莎咧著嘴笑,她說:“外國莫非都趕早啊?在中國農村,那叫早玉米。”
賈月辰來勁了,她牽著年蛋說:“周悅姐搞的是地膜覆蓋,大棚瓜,高科技產品。”
周悅笑著擰著年蛋的屁股說:“就你媽懂,小壞蛋!”
年蛋說:“媽媽說你肚子裏的弟弟是恐龍蛋!”
大家又說又笑的時候,車子啟程了,車上車下的手招個不停,喊聲也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