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子承父業(2 / 3)

賈星扶起賈日辰說:“別哭了!沒啥!這算個啥呀!”說著給賈日辰擦淚水。賈日辰接過毛巾,捂在臉上,哭得更加厲害了。賈月辰給她媽媽送了杯熱水,又轉身去賈日辰那頭,撫摸著他的頭發,不停地安慰著他。

年新立和周悅扶著張睿媽媽進屋,周悅本想開口說話,看見眼前這幕便把到嘴邊的話給咽回去了。他們身後還有黃薇娜、黃小陽、大北、小北。年新立去接張睿媽媽的時候,他們幾個正在陪她練習走路。張睿媽媽安裝上假肢,走路還是不習慣。醫生說沒有幾個月的練習是不行的。他們給她製訂了一個練習計劃,今天又逢周末,大家都去陪張睿媽媽練習走路。

周悅不愧是記者,走到賈日辰跟前哄著他說:“你再哭,你爸媽也會跟著你傷心。聽話啊。再說滿屋子都是人,總不能讓大家都跟著你哭呀。好了,去洗洗臉,我們做飯吃。”賈日辰果然很聽話,起身向洗手間走去。

郭銀花跟著進去,給賈日辰放了一盆熱水,她說:“不要沾涼水,那會把眼睛弄紅的,熱水散血。”

黃小陽、黃薇娜、張睿媽媽、周悅幾個女人開始忙了起來。賈月辰拿出野香菇、野竹蓀之類的幹菜放在水裏泡,讓張睿媽媽教郭銀花做。然後她擠在人堆裏幫忙洗菜、摘菜,幹得特別來勁。

“我可能懷上了。”賈月辰裝著沒事的樣兒,對著周悅的耳朵小聲說。

“活該!”周悅聲音稍大了些,賈月辰連忙拿眼瞪她。周悅笑了笑,裝著漫不經心地說:“明天給你找醫生做掉。”

“不,不。”賈月辰頭搖得像貨郎鼓,認真地說:“算了,趁早辦了。”

周悅問她訂日子了沒有,賈月辰搖了搖頭。周悅掐著指頭像巫師一樣算了算,“大年初五,黃道吉日。”

廚房今天掌勺的是黃小陽和張睿媽媽,兩個人都喜歡下廚,喜歡看著光鮮亮麗的蔬菜瓜果在她們的手下改變著造型。在廚房裏,黃小陽更顯得如魚得水。她倆風格各異,張睿媽媽做的是農家菜,黃小陽能做一手宴席大菜。這個搭配,用胡敏的話說是最佳組合,相得益彰。在廚房,她倆就像大畫家、大藝術家、大魔術師,進去的是蘿卜白菜,端出來的卻是一盤盤色香味俱佳的藝術品。

賈星今天心情特別好,五個男人喝了三瓶酒都沒事。賈星對賈日辰說:“幹建築的不會喝酒哪行?!”

賈日辰笑了,他說:“天天陪你吃飯,還怕錘不出來呀!”

郭銀花說:“咋錘不出來?你去災區俺一看就錘出來了。”大家聽郭銀花說話都笑了起來,接著,飯桌上笑話一個接著一個說開來。

大家說了一陣笑話後,便陸陸續續離開了賈星的家,他們讓賈日辰多陪陪他爸爸。郭銀花開始收拾餐桌,賈星和胡敏讓張睿媽媽走給他們看看。張睿媽媽走了一圈,賈星說:“有進步,要敢於邁步,把大腿抬起來。”

黃小陽和小北說:“請董事長放心,再有一個禮拜,保證她行走的跟正常人一個樣。”

人們都走了,郭銀花給“懂事長”和賈日辰沏了壺茶,又給胡敏倒了一杯果汁。賈月辰什麼都不要,她隻想和家裏人在一起說說話。一家人聽賈日辰述說著國外的事。日辰說:“我在德國談了一個女朋友,中文名字叫末莉。”說著還拿出照片給大家看。

賈月辰很驚訝地說:“長得那麼漂亮,不會是伊麗莎白吧?”

賈日辰不好意思起來,“不是的,她爸爸也是一名建築工程師,她本人是學園林設計的,在她爸爸的公司工作。”

賈星和胡敏都說好,都讓賈日辰盡快請她來中國看看,總得到家裏坐坐吧。胡敏問道:“末莉會說中國話嗎?”

“她正在孔子學院進修,明年就畢業了,中國話說得有些繞口。”

“到中國來生活就會說了。”賈星說,“學語言,要有一個語言交流環境。”

這天,賈星和兒子賈日辰談了一個通宵。賈星談自己人生的思考,他對賈日辰說:“生活在世上,必須知道自己究竟想要做什麼。一個人隻有懂得他在這個世界上要做的事情,並且在認真地做著,他才會獲得一種內在的平靜和充實。”

他用自己人生道路的坎坷和挫折,自己在追求理想事業的過程中,遭受了事故責任,遭受了檢察機關的調查,還有過停職、“雙規”的經曆,現在兩條腿還折了一條。突如其來的災難,無數次打斷了自己所習慣的生活,使一個忙忙碌碌的人突然停了下來。在黑房子裏,在病床上,重新審視自己,思考著人生。隻有利用這種機會,思考才會獲得對人生的新認識,獲得一種新的眼光。

賈日辰聽得非常認真,他看著爸爸兩鬢的白發,看著爸爸飽經風霜的皺紋,心想,一個經曆坎坷卻仍然熱愛事業的人,胸中一定藏著許多從痛苦中提煉出的珍寶。

與父親的交談,不僅讓賈日辰學到了知識,還讓他懂得了許多道理。他把一次次交談後的感想記在筆記本裏,偶爾翻看,又有不少新的理解。回國後,賈日辰感到自己的人生豐富多了,也成熟了不少。

賈月辰負責籌備的關於鋼結構建築住宅小區研討會,在市建設局會議廳如期舉行。參加這次研討會的嘉賓,可以說全是蟒河市建築行業的精英。新任市長周晟俊親自來了,原打算在研討會開始前講講話,聽一聽前麵幾個人的發言便離開。自從當了市長之後,周晟俊就沒閑下來,很少有時間同賈星、胡敏、崔奕銘等一大批建築行業的老朋友聚在一塊兒了。但他卻沒有按計劃先走,聽了幾個人的發言,他聽出了門道,引起了興趣。況且,蟒河市城南開發建設是省裏的重點工程。省政府的意圖再明確不過了,那就是要把省會城市同蟒河市連成一片,畢竟蟒河市是一座新興城市,發展潛力巨大。所以,抓好城南開發建設,是省政府下達給蟒河市政府的重要任務。省長說:“這不僅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大事,還是一件政治任務。”這句話給蟒河市政府帶來了壓力。

賈日辰得到姐姐邀請,前來參加會議。從災區承建工地回來,他曾談起過群星建設集團災區援建工程。賈月辰知道弟弟對鋼結構援建項目工程的看法有獨到之處,甚至可以說是真知灼見。賈日辰坐在後排,用心聽著別人的發言,他認為崔奕銘、宋星、姬丹楓、姬勇斌、年新立、趙欣然、李永剛等人的發言是有水平的,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是經過思考的,這對賈日辰有很大啟發。

胡敏的發言,觀點主要針對的是建築設計方麵存在的問題。胡敏發言結束後,周晟俊兩次表示支持胡敏的觀點,強調建築設計的美學功效。會場突然出現了冷場局麵,大家似乎都不知該如何開口了。市建設局長抬頭環視四周,正準備開口問話,賈月辰突然站起身來,她對周晟俊和建設局長說:“我們是不是請賈日辰談談,他算是列席會議人員,這次會議籌備時,他正在災區承建工程工地上,所以沒有通知他寫論文。”賈月辰處長向與會人員作了解釋和說明。

周晟俊放下手裏的筆,眼睛離開筆記本,環視了一圈,他不認識賈日辰,但早聽周悅提起過。他問:“賈日辰在哪裏呀?”

賈日辰很有禮貌地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地給大家鞠了一躬,說:“我叫賈日辰。”然後坐了下去。

周晟俊見賈日辰長得比他老子還帥氣,初次相見,就打心眼兒裏喜歡,難怪周悅誇他,小夥子給人的第一印象就很好。周晟俊看到胡敏身邊有一個空位子,便指著空位子說:“日辰,到前排來,上來,上來。”

賈日辰的臉龐開始發紅,他有點不好意思,在座的絕大多數是長輩、是老師,哪有他的分兒,但市長叫著,又不能不坐上去。況且又坐在母親身邊,有些拘謹。賈日辰剛剛落座,周晟俊就說話了,他說:“現在就讓我們的大博士談談。”周晟俊看了看賈星又說:“將門出虎子,是吧,老賈。”

賈星笑著向周晟俊擺著手說:“還需要在實踐中鍛煉,苗子不錯,日辰,你就談談你的體會吧。”

賈日辰清了清嗓子,端著茶杯呷了一口茶,便開始了他的發言。賈日辰很謙虛地說:“原本是來聽聽的,各位老師發言都很精彩。這是我回國後第一次這麼集中聽到的專業講座,我這次在西南災區待了一段時間,實地考察了群星建設集團鋼結構建築援建工程。說實話,很受教育,很受鼓舞。同時,也有很多考慮和想法。這裏首先聲明,我的考慮和想法沒有同父母交流過,因為我摸不準他們的想法。我們中國人都有自戀情結,建築物就是建設者的作品,就像一位作家的一部小說、畫家的一幅畫作、書法家的一幅書法作品,都說自家的孩子好。這得感謝崔總的發言,也感謝市建設局的考察報告,有他們的直言不諱,那就恕我直言了。”賈日辰說了一段客套話後,便轉入了正題。

“西南地區是一片美麗的土地,山清水秀,風景如畫。地震給那片土地帶來的災難是暫時的,而我們建設者的建築物可是長久的。所以,我發現建設總體設計缺乏前瞻性,沒有把‘洪剛小區’同四周自然生態融為一體去考慮設計規劃,自然資源被忽視和浪費掉了。在歐洲,不難發現人們對於自然的敬畏和熱愛,緣於屋前房後的風景,包括路旁的樹木、花卉、草地、河畔等,處處充滿了人與自然的和諧,談到我們對災區的援建,又是怎樣看待自然,融入自然的呢?這方麵顯得有些欠缺。

再說樓房建築設計,既沒有地域民族特色,也缺乏建築造型。遠遠望去,方方正正,循規蹈矩,不思變通。建築大師也是藝術大師,建築之美同樣可以陶冶情操,因此,在設計上,要讓我們的建築給人以美的享受。大家也許知道,美國有個州的一所中學,學生經常曠課,發生打架鬥毆事件,弄得社區治安混亂,警察很頭疼。什麼原因呢?一位心理學專家經過調查分析後得出結論:是校舍建築設計有問題,青春期的孩子,看見那種建築造型便煩躁不安。後來拆掉校舍,重新設計建造了一所新的校舍,結果不僅風氣好了,後來這所學校竟然成為遠近聞名的一流學校。

還有整個援建工程的建築顏色也十分單調,同周邊自然生態以及西南地域的氣候條件不協調。一個小區的色調,千萬不可小視。大家都懂得綠色活潑、紅色熱烈、黃色莊重、黑色沉重、藍色深沉、白色素雅。使用什麼顏色,要考慮周圍環境,還要考慮誰來居住、單位性質等,並不是隨心所欲之事。

我在‘洪剛小區’看了兩三天,小區功能較為合理,隻是休閑娛樂設施不足,廣場太小,沒有花園、噴泉、雕塑之類的裝點,居住時間一長,居民便會產生厭倦疲勞的感覺,無處可走,無處可看。這次我們群星建設集團要在西南承建的多處工程,無論在整體規劃、建築設計、功能建設、利用自然環境,甚至建築顏色等方麵,都要力求講究科學性。”

賈日辰在結束講話前,特別強調了城南建設開發,一定要科學論證。他說:“一片小區,一座標誌性建築,都應該召開研討會,聽取方方麵麵的意見。政府在城市建設上要不怕批評,歡迎批評。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在城市規劃建設問題上更為重要。這隻不過是自己的一己之見,如有錯誤的地方,請各位老師、專家們賜教。”

賈日辰起身立正,再次恭恭敬敬地向大家鞠躬。

會場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賈星邊鼓著掌邊向兒子賈日辰說了一聲:“謝謝!”他對大家說:“這是我聽到的最嚴厲的批評,把我從沾沾自喜中拉了回來。我們原先總是拿援建工程作為驕傲資本,現在我清醒了。”

參會人員都笑了起來,崔奕銘在一片笑聲中說:“老賈啊,把兒子放到市建設局來吧,我們需要這樣優秀的人才!”建設局長帶頭鼓掌,但掌聲不是很響亮,群星建設集團一大幫工程師、設計師、建築師們並不附和,有人說千萬別挖我們的牆腳啊。

周晟俊還在埋頭記著什麼,掌聲停止後,他才把筆放下來,清了清嗓子說:“我沒啥說的,後生可畏。這次研討會是我在蟒河市遇到的最好的一次,大家暢所欲言,實事求是,說真話,說實話,敢於批評,勇於批評,在雞蛋裏挑骨頭,在優質工程中找不足,這就是我們建設者的品格!”周晟俊正講著,忽然叫了一聲賈日辰,大家都不明白市長要幹啥,靜靜地聽著。周晟俊翻著筆記本看了看,指著賈日辰說:“城南開發建設,你來任總指揮長兼總工程師,你老子和崔奕銘當你的副手。”

散會後,周晟俊沒有留下來用餐,他事情太多了,電話一個接著一個打進來,也必須趕回辦公室,一大堆事在那兒等著他。處理完辦公室的事後,他才疲憊地步行回到家裏,老伴和女兒周悅在看晚間新聞。老伴起身問道:“還沒吃吧?”

“吃過了,在政府食堂胡亂墊了墊。”周晟俊坐下來說,“周悅,你上次說的賈日辰,果然優秀,算得上青年英傑,我看發展勢頭要超過他老子。”

“那還有假?我看的人錯不了。”

周悅和她爸閑聊著,賈月辰就打電話來了,她說:“年新立加班去了,我打算陪弟弟賈日辰看場電影,你去不去?”

周悅說:“那還用問嗎?”

電影屏幕上演的是什麼,周悅根本就沒看進去,她隻顧著同賈日辰說話。好在旁邊沒有人。周悅和賈日辰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地談論著,很是愉快。賈日辰建議周悅發揮專長,辦一個《建築月刊》。賈日辰說:“《建築月刊》隻要辦得好,一定有市場。”談到建築,賈日辰可以滔滔不絕。他說:“建築記載著人類社會的進步,無論是戰爭,還是和平;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建築都有詳細的記載。如果一座樓房是建築的微觀,那麼一座城市就是建築的宏觀,建築記錄著城市乃至社會的文明進步和發展。今天人類社會已到了低碳文明時代,綠色建築、生態建築、智能建築,必然應運而生,這對《建築月刊》是一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