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真金火煉(2 / 3)

趙欣然向賈星、胡敏彙報了崔奕銘的想法,那就是他們想把群星建設集團在災區援建工程的經驗搬過來,在蟒河市建幾個鋼結構住宅小區。

“老賈。”崔奕銘說,“蟒河市直到現在都還沒有一處鋼結構住宅小區。大劇院落成後,肯定會引來全國各地的考察、觀摩團,如果能建幾處住宅小區,那不是更完美了?”

賈星非常讚成崔奕銘的設想,他在災區援建工地上望著一片片鋼結構的民居大樓,心裏就琢磨這件事。一個一輩子從事建築的建設者,拿什麼留給我們的後代。他想到成院士曾經講過的一件事:一個美國建築大師,到中國南方的一個城市參觀,他指著一座座高樓大廈,嗤之以鼻地說,我們留給後代的是鋼鐵,而你們留給後人的,隻不過是一堆垃圾。賈星每每想到這,臉上就發燒。他何曾不想給後代留下可再循環利用的鋼鐵呢?誰願意給後人留下一堆垃圾呀。不是科學技術跟不上嘛,還有就是決策層的理念。賈星著眼發展鋼結構建築,苦口婆心地去說服決策者。然而,人們的傳統觀念總是那般的根深蒂固,險些把大劇院這類的工程扼殺掉。賈星知道,要在蟒河市發展鋼結構建築事業,單憑群星建設集團單打獨鬥是不行的。一個民營企業,畢竟人微言輕,隻能是聽命於人,現在有市建設局崔總工程師的支持,鋼結構建築事業便能在蟒河市大力推廣、快速發展。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賈星終於找到了知音。

中央電視台的專題節目開始了,他們靜靜地觀看著。

賈星看後感覺這個節目製作得很內行,特別是記者撰寫的解說詞,像是專業人員搞出來的,“誰這麼了解鋼結構理論原理呀?”賈星問趙欣然。

“是你家胡高寫的解說詞,為寫這個東西,他纏了徐洪剛好幾個晚上。”

“那小子還真有點靈氣。”賈星說。

崔奕銘對中央電視台的這個報道也很滿意,這無疑是給鋼結構建築做了一期廣告。他想還得找找電視台,把這個專題片複製下來。這可是最有力的資料,將來給市政府寫報告,可以把它附在後麵。崔奕銘目前正在著手規劃城南新區,中央提出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蟒河市根據國家的要求,製定了城鎮化建設發展戰略。他的指導思想很明確,城南的建設以鋼結構建築為主,看能不能搞一個示範區。崔奕銘把這個想法說給賈星聽。

賈星說:“這太好了。群星建設集團一定要拿出最佳的設計方案,采取最先進的施工技術,在城南實現我們群星建設者的心願。”

崔奕銘見賈星這麼有信心,打心眼裏高興,他擺著手說:“現在八字還沒一撇呢。先搞規劃,然後審批。這裏麵還有漫長的路要走,不是說幹就能幹的事。現在最關鍵的問題是,先說服決策層,讓他們拍板。”崔奕銘突然想到一件事情,這事是聽他的一位在省城的同學說的,真假還不知道,但他還是告訴了賈星,“聽說周晟俊要當市長了。”

趙欣然問道:“強市長要調走嗎?”

“是。可能是當市委書記。領導層的變動誰也搞不清楚,都是些小道消息。”崔奕銘看著賈星笑笑,“現在隻要風吹草動,小道消息便滿天飛,民間組織部有時猜得很準呢。周晟俊對城市建設這塊熟悉,是個行家。當然,他能當市長,蟒河市的城鎮化建設肯定會迎來一個快速發展期。”崔奕銘的分析有道理,大家都了解周晟俊。

賈星認為不管形勢如何發展,先做好準備是很有必要的。他多次說過,機遇是給有準備的人提供的。一旦條件成熟,拉上去就能幹事,這是很重要的。賈星對坐在一旁沉默不語的胡敏說:“建築設計要跟上,災區援建工程的設計比較單一。我剛才看電視畫麵時,就有這種感覺。”

胡敏說:“你的感覺是對的,當時任務重,時間緊迫,很多都是重複設計,沒有多大變化,樓與樓像孿生兄弟。沒辦法呀,條件不容許我們多想,也來不及多想。三個月能幹出這個工程,很不錯了。”

趙欣然說:“西南分公司的徐誌鋼、張總經理來電話說,我們申報的承建項目有望得到批複。他們說承建項目可能要大大增加,他們問是接還是不接?”

賈星說:“糊塗,怎麼不接呢!告訴他們接得越多越好。群星建設集團有實力,也有能力承建所有工程。說句內心話,災區重建家園,是我的另一個心願。群星集團要把最優質的工程,奉獻給災區人民。”

胡敏語重心長地說:“趙欣然,有時間你還是去看看,遙控指揮會帶來諸多問題的。”

“好。這事我知道。等我把手裏的事忙出個頭緒就去。”趙欣然答應到。

“宋星那頭怎麼樣了?”賈星問胡敏。

崔奕銘插話說:“我昨天去看了一下,主體工程全部峻工,他們正在抓緊裝修。工程宏大,聽監理部門的人說是個優質工程,宋星都瘦了一大圈。”崔奕銘是以讚揚的口吻說話的。賈星吃了一顆定心丸。

崔奕銘接著說:“在適當的時候,我們將組織召開一次災區援建工程的研討會,從方方麵麵總結你們的經驗。主要還是為城南開發建設服務,新區要搞綜合體的城市建設模式,居住、服務、商業、教育、衛生、文化和交通等,功能要齊備,大約是三十萬人口的發展規模。”

趙欣然一聽,興奮得摩拳擦掌。他分管工程項目工作,有職業習慣,在好利跟前,有些按捺不住。他扳著手指頭對崔奕銘說:“鋼結構研究院、群星建築設計院、鋼結構總廠、門窗總廠、鋼結構建築公程公司、太陽能公司,還有市政工程公司,有實力的單位一起上,一兩年便可打造出一片新城區!”

大家看著趙欣然著急的樣兒,實在是忍俊不禁了。

賈星在去上海骨科醫院之前,召開了群星建設集團董事會。由於會議議程太多,董事會一連開了兩天。賈星就群星建設集團近年來的工作作了係統的總結回顧,提出了三年發展規劃,目標是建設成為全國一流的民營建築集團企業,在進軍全國五百強企業的基礎上,衝刺世界五百強。賈星的講話鼓舞人心、令人奮進。

宋星全麵介紹了蟒河市大劇院的建設情況,並總結了鋼結構大型建築的經驗。

姬丹楓彙報了蟒河市世界門窗城的建設規模,整體建築在明年十月竣工。

年新立把籌備世界門窗博覽會暨學術研討會情況向大家作了彙報。他說:“明年春暖花開之時,蟒河市將舉辦一次世界性的門窗盛會。”

李永剛在會上告訴大家,群星市政工程公司承建的一百公裏高速公路,已通過國家驗收,優良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公司還被國家交通部確定為質量信譽單位。

群星大酒店即將落成,酒店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培訓已結束。

徐校長代表群星小學參加了會議。在會上介紹了群星小學的教學改革以及災區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情況。災區孩子已走出陰影,進入了正常的生活狀態。群星集團的子弟給予他們無私的幫助,表現出小主人公的優秀品質。這一切充分說明,群星集團的員工對子女的教育方法得當。半學期市教育局組織專家考評,群星小學各項指標名列第二,道德品質分值全市最高。徐校長的彙報,博得了一片熱烈的掌聲。

賈星代表群星建設集團感謝徐校長和全體教職員工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他說:“我們一定要把群星小學建設成為一座好學校,讓我們的子孫後代在德、智、體各方麵得到發展,把他們培養成為祖國需要的合格人才。”

大北緊接著徐校長的話題,報告了社會為災區孩子募捐經費開支使用情況,除了一些必要的生活設備開支之外,經費幾乎沒有使用。他提議從中拿出一筆錢,作為張睿媽媽在上海骨科醫院的治療費用。大家對此事都表示讚同。

西南分公司的徐誌鋼、張總經理介紹了分公司的發展情況。徐誌鋼說:“國家援建工程項目很多,初步同群星建設集團簽訂的協議是:五所中小學校、兩所養老院、三所衛生院和一個工業園區。建設要求是,全部實施鋼結構標準化建築。正式合同下個月必須簽訂。”

賈星說:“好啊,這說明我們群星建設集團的援建工程得到了災區政府和人民群眾的認可,那麼,我們就再接再厲為災區人民搞好服務,把最優秀的建築工程獻給那一塊土地。”

胡敏說:“災區建設走到我們蟒河市的前頭去了,在蟒河市還沒有這麼大規模的鋼結構建築啊。這說明災區人民嚐到鋼結構的甜頭了,而我們也要努力拓展蟒河市建築工業化的規模,加快鋼結構建築開發的進程。”

“給我們子孫後代,留下一幢幢可循環利用的綠色環保建築,這是我們建築人的心願。”賈星說,“讓我們為這個目標奮鬥共同努力!會議之後,各個部門按照會議的決定,把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好,年終要見成效。”

散會後,大家都來與賈星握手,祝願他上海之行一切順利。賈星拄著拐杖說:“爭取能把這東西給扔了,行動起來也自由些,你看現在多費事呀。三條腿,還不如你們兩條腿管用。”賈星不想把氣氛弄得太沉悶,有意大聲同大家說著笑話,想用樂觀的情緒感染大家。

不管賈星多麼樂觀,大家看著他,內心都是沉重的。大家都向他道一聲珍重,手握得緊緊的。

賈星在大北的攙扶下走向飛機旋梯,郭銀花背著大包,提著旅行箱,跟在後麵。小北和賈月辰推著張睿媽媽的輪椅,胡敏、黃小陽為張睿媽媽提著行李。黃薇娜挺著大肚子,老是跟不上趟,沒有進入候機室,她站在廣場上,等待飛機起飛。李永剛擦著轎車的擋風玻璃,叫她去車裏等,看她老是站著怕累著她。

上海市骨科醫院知道賈星和張睿媽媽來院治療,非常重視。院方還派出一名醫生和一名護士去機場迎接,他們舉著一幅橫標,上麵寫著:歡迎抗震救災重建家園的英雄!歡迎災區英雄的母親!

賈星一行幾人走下飛機,受到貴賓的禮遇。他們把賈星和張睿媽媽抬上救護車,一路風馳。郭銀花緊貼著賈星的座位坐了下來,對麵是大北和小北。郭銀花和他倆都熟悉,是他們把“懂事長”帶到她家去的。郭銀花內心對他倆充滿了感激之情。

小北和大北看著眼前的這位農村大嫂,感動得說不出話來。

郭銀花怕花錢,堅決不住賓館。總不能這樣在醫院待著吧,這不是辦法,又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大北想出了一個主意,他自己去上海同學家住。這樣一來郭銀花該不心疼了吧,反正房錢是付了的,她不住也退不回錢來了。小北給大嫂解釋了好多遍,大嫂才答應了。

上海一行,小北和大嫂相處得像親姐妹一樣。

賈日辰從德國回來了。他事先沒給家裏人說,想給他們一個驚喜。在路上他便設計好了,誰都不喊,不吭氣地往家裏一站,保證家裏人一個個都會驚呆。

賈日辰來到家門口,按了下門鈴沒動靜。又拍了幾下,仍然沒有反應。於是,他便對著門縫大聲朝裏喊,沒人答應他。賈日辰明白了,大家都上班去了,這讓他有些掃興。怎麼辦?總不能在門口傻站著。賈日辰幹脆提著大包行李,在路邊要了一輛出租車,直奔姐姐單位。

建設局門衛攔住了賈日辰,保安詢問賈日辰找誰?有什麼事?在什麼單位工作?事前有沒有預約?是公事還是私事?賈日辰覺得有意思,回國到家先遭到一連串的盤問。表麵上看是保安對工作負責任,可是這事如果發生在德國,這位保安已經違法了,賈日辰完全可以起訴他。但這畢竟是中國。

賈日辰沒有理會保安,在保安盤問他的時候,他正在取背上的背包,左手的行李箱放在門衛室的條椅上,右手的旅行包放在一張方桌上。背上的大背包沒地方放,幹脆往值班人員的小床上擱。保安急了,一個勁地向賈日辰嚷嚷,弄得好幾個在外麵巡邏的保安衝進來。

“幹啥!幹啥!”一個保安指著賈日辰的大包小包說,“出去!出去!這裏不能放東西!要上訪,前麵就是市政府。”

賈日辰笑了,“我不是來上訪的,是來找人的。”

一名大個子保安,上下打量著賈日辰說:“看你就不像上訪的,找誰呀?”

“我找賈月辰。”賈日辰解開手腕上的手表帶,剛才放行李的時候,把手腕咯了一下,他很客氣地對保安說道。

大個子保安自作聰明,“看你這副派頭,就知道是我們賈處長的粉絲。告訴你,賈處長早就名花有主了。”

賈日辰捂著嘴笑,他央求大個子保安說:“請你幫我叫一聲,就說我從小就崇拜她,隻求見上她一麵。”

“好吧,看你這小子還誠實。”大個子保安提起內線話機說,“我就幫幫你吧。”不一會兒電話接通了,大個子保安弓著腰叫了一聲賈處長,他說:“大樓門衛室有人要見你。”賈月辰問:“誰呀?”保安回答:“我也不曉得,他說他從小就崇拜你。唉,我觀察了,像是你的真粉絲。”

大個子保安放下電話,指著賈日辰說:“你等著吧,處長馬上下來。告訴你,老實點為好,可不能激動得失去理智噢。”大個子保安一邊把內線電話放下一邊說道,很像個保安的樣子,背著手,叉著雙腿,挺胸站在大門口。

賈月辰從電梯口走出來,賈日辰控製不住自己的激動,一個箭步朝賈月辰迎了上去。大個子保安早有防備,說時遲,那時快,攔腰便把賈日辰給抱住。

“姐姐!”賈日辰雙手伸向賈月辰,大喊道。

“大牛,你幹啥?他是我弟弟!”賈月辰對大個子保安說。

那個叫大牛的保安嚇了一跳,鬆開手轉身便逃之夭夭了,他知道自己出差錯了。好在賈日辰顧不上這些,他和賈月辰緊緊地抱在一塊兒說:“姐姐,我好想你們呀!”

賈月辰高興極了,她拍著弟弟的肩膀說:“走,回家去!”

“媽!”賈月辰打電話給胡敏說,“弟弟回來了!”

“他回國咋不說一聲呢,說回來就回來了,我這就回去。”胡敏不知是埋怨,還是喜悅,在電話裏囉唆了一陣,便往家裏趕。

“新立呀,日辰回來了!”賈月辰又給年新立打電話說,“你不是說想他了嗎?”

年新立一聽賈日辰回家了,很是高興,在電話上有意開玩笑:“你是不是通知我過去結婚呀?”

賈月辰今天心情好,她說:“是呀,你準備好了嗎?那你就趕緊來吧。”兩人在電話裏笑。年新立那年在德國考察,同賈月辰一道見過弟弟賈日辰,他覺得賈日辰是一位優秀的建築學博士,同他在一起,有說不完的話,他會給你講許多新知識和新理念。年新立感覺到賈日辰同他父親一樣,是打過交道就很難讓人忘記的那種人。年新立在臨去賈月辰家時,又給趙欣然和李永剛打了電話,邀他們一道過去坐坐。

賈月辰有啥好事總忘不了周悅。她打電話給周悅時,周悅正在現場采訪,電話裏亂哄哄的。周悅說:“啥事呀?讓你高興得說話都有顫音。”

“日辰回來了,你這個當大姐的,不是早就說想見見嘛。”

周悅在電話裏說:“我這邊的事馬上就完,我這就過來!”

不到一個小時,賈日辰身邊便圍滿了人。先是他媽媽胡敏。賈日辰是一個有孝心、懂事的孩子,他給母親買了一顆紅寶石戒指,給姐姐買了一條綠寶石項鏈。胡敏說:“你哪來這麼多的錢?”

“這幾年你們送的和我打工換的,全在這上麵了。現在我可真是無產者了。”賈日辰攤開雙手說,“身無分文了。”

胡敏把戒指戴在手指上,反複欣賞著。她轉身在抽屜裏取出一個信封說:“你爸到上海治腿去了。他臨走時,給你寫了一封信,你看看吧。”賈日辰抽出信來,賈月辰覺得有些新鮮,啥事不能打電話呀,這個年代還寫信。她也擠過來和弟弟一起看。賈日辰被爸爸的信感動著。爸爸讓他跟一個叫趙欣然的副董事長一道去西南災區走走,那裏將有很多工程項目。到中國的基層去,是很鍛煉人的。如果願意的話,就去當西南分公司副總經理,一步步幹著朝前走吧。賈星在信上寫道。賈日辰讀著信,便向姐姐借手機,他說要給爸爸打個電話,見不到爸爸的麵,總得聽聽爸爸的聲音呀。

賈月辰撥通了爸爸的電話,“有人想同你說說話,你有空嗎?”月辰和爸爸說著調皮話。

“誰呀?”賈星在電話上問賈月辰。賈月辰笑笑,沒有回答,把電話遞給了賈日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