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群情激昂(3 / 3)

第一批援建人員共六十人,兩節臥鋪車廂掛在貨車上。這是貨運站長給他們出的主意,救災物資一路綠燈,時間比客運列車快得多。兩台打樁機和鋼結構建築部件裝了五六個車皮。火車拉響了汽笛,二北他們向著群星建設集團出征的英雄們揮手致意。

援建的列車向南奔馳。賈星、胡敏、趙欣然、徐洪剛、姬勇斌和一些技術骨幹沒有時間欣賞沿途風光,他們擠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裏,籌劃第一個月的建築任務。賈星說:“這個月必須完成五萬平米建築計劃目標,為第二個月十萬平米的建築計劃打下良好的基礎。有前兩個月的經驗和基礎,我們拚命在第三個月拿下十五萬平米的任務。”

趙欣然說:“如果條件允許,第一個月我看應實現五萬平米以上的計劃,越往後拖,人越疲憊。最怕的是有臨時任務,這誰也預料不到。”

“實在不行,我們在不增加當地政府和國家負擔的前提下,可以再派援建隊伍,或者把身體支撐不住的病號輪換回去,從而保證人員和效率的正常運轉。你們幾個……”賈星用手指了一圈說,“必須得挺住,堅持到最後勝利完成任務。”

列車長過來征求賈星的意見,援建的大型機械停靠在什麼地方為好。賈星對列車長說:“這條路你跑得多,你給我們出出主意,堅持一條原則,越快越好。”

列車長把情況作了分析,賈星當機立斷,確定停靠地點後他們便打電話告知前線的李永剛。

李永剛一行二十多人早到兩天,這兩天對群星建設集團的援建工作起了大作用。一幫人到地方了顧不上休息,說實在話,也沒有地方讓他們休息,總不能同災區百姓搶帳篷、板房住。既然沒有休息的地方,那就幹吧,自己為自己搭活動板房。

他們按照國家建設部的規劃圖,找到了自己援建工程的位置。李永剛和幾個技術人員認真測算,選擇了一個最佳地勢搭建指揮部,指揮部離建設工地不能太遠,又不影響建設施工,他說就在一座小山坡腰間開辟出一塊地方吧。這座小山坡泥層厚,滿山生長著南方常見的杉樹和楓樹,杉樹樹幹有的高達二十多米,楓樹高大,有一抱多粗。夏天這個地方涼爽,在一棵大楓樹下,還有一泓山泉,泉口有手腕粗細,水質清澈不說,還涼得透骨,當地村民常來這裏取水。

剛到的那天,他們一鼓作氣搭建了五套板房。天熱的時候,有村民給他們送來一餐可口的飯菜。村民說是鄉政府安排的,李永剛叫大家抓緊時間吃飯,飯後睡上五六個鍾頭,然後再繼續幹。就這樣,他們搭建了二十多間板房。李永剛接到賈星打來的電話時,群星市政工程處二十多人不僅完成了指揮部的搭建任務,還修建了一套廚房、廁所,開挖了山泉水井。

李永剛告訴大家說:“第一批援建人員快要到了,我們要把辦公、睡覺的地方收拾幹淨,讓他們來到新家後美美地睡上一覺。”大家在李永剛的帶領下,把二十多間板房的連通鋪架設完畢,又把總指揮部和技術員辦公室收拾出來。“還有什麼沒想到的,大家檢查一下。”李永剛一間一間查看後問大家。

“照明怎麼解決?”有人問李永剛。

李永剛一拍額頭說:“我怎麼把這件大事給忘了呢?”

旁邊的人笑著說:“這幾天壓根就沒有照明,黑燈瞎火也就習慣了唄。”

有人建議在廚房後麵建個發電機房,這樣可以利用廚房把噪音隔開,李永剛說:“可以,那就辛苦第一組的同誌們了,第二組同我去災區裏麵走走,來了這麼多天,還沒抽時間去看看呢。”於是,第二組七八個人換上幹淨工裝,隨李永剛去了。

在災區居民安置點上,板房一片連著一片。周圍是大片的殘垣斷壁,慘景讓人心痛。大樓倒塌的廢墟,堆著幾丈高的磚頭和水泥板塊。沒有坍塌的樓房,被震得東倒西歪。他們站在一座學校門前,大門連帶著圍牆全倒塌了。這個地方他們很眼熟,想起來了,中央電視台播放的地震畫麵,這個學校出現過好幾次。就是在這個學校,一群孩子被埋在三層樓的廢墟下。也就是在這個學校,一名女教師用脊背頂住一麵坍塌的牆,她的身下還有三個可愛的小同學。李永剛他們一行麵對著倒塌的學校默哀,他說:“這裏應該為那位最美的女教師立塊碑,讓世世代代的人不忘她的精神和模樣。”

再往前走,卻走不過去了。當地公安武警拉出一條警戒線,有一位武警戰士向他們敬禮,並做出右行的手勢。李永剛在一個拐彎處看見一片廢墟上竟然豎立著一塊牌子,是建築公司的招牌。同行看見這塊木牌,格外親切。李永剛回頭說:“走,進去看看,畢竟我們是同行呀。”

在門口,李永剛他們被一名佩戴袖章的人攔了下來。“危險地帶,請止步!”戴袖章的人操一口四川話,北方人也能聽懂。李永剛熱情地說:“我們是來援建的,大隊伍還沒開過來,看見建築公司,就感到親切,所以過來看看。對不起了,打擾了。”李永剛客氣地後退了兩步。

戴袖章的人一聽是來援建的,臉上露出了親切的微笑,他說:“我是這個公司的經理,輪流值班,看管設備,請問你們是哪裏過來的?”

李永剛說:“蟒河市群星建設集團的,國家分配給我們三十萬平米的重建任務,我們幾個是打前站的。”

“蟒河市群星的?”戴袖章的經理想了想問道:“是不是曾經有過一次樓房倒塌事件的那個群星公司?”

李永剛麵紅耳赤,突然間他感覺自己的臉紅了,他說:“是啊,你也知道這件事?”

經理突然熱情起來,他轉身向著辦公室喊道:“張總,來客人了。”隨著喊聲,平房裏出來了個戴眼鏡的人。經理向李永剛介紹說:“這是我們公司的張總經理。”

李永剛大步地向張總經理走過去,還隔著好幾米,便把雙手伸了過去。他握著張總經理的手說:“張總,辛苦了,我們是蟒河市群星建設集團的,是過來援建的。”

張總經理非常驚訝,他說:“我去過你們那裏,記得是去開鋼結構的一個研討會,我主要是想聽聽成院士的講座,還參觀過鋼結構研究院。”他握著李永剛的手,滔滔不絕地談論著那次的學習感受。

張總經理本想著請大家進屋坐,由於辦公室太小,他幹脆說:“就在外麵說話好了。”張總經理和戴袖章的那位經理,忙著搬板凳,大家圍坐在小院子裏,兩旁是倒塌的樓房。

李永剛說:“這次地震給你們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真讓人心痛呀。”

“公司辦公大樓倒了,隻剩下這排平房和後麵的庫房。全公司死了十七人,傷了二十三人。那天,要不是在外作業,損失會更慘重,不過機器設備算是保住了,現在都派上用場,被抗震救災指揮調去了,家裏隻剩下三台打樁機,還閑在那裏,等重建工作開始,也能派上用場。”張總經理向李永剛介紹說。

李永剛謔地從板凳上站起身來,他問張總經理:“打樁機能工作嗎?機況如何?”

張總經理說:“八成新,購置不到一年時間,怎麼了,你對機械感興趣呀?”張總經理不解地問道。

李永剛此時開始激動了,他說:“張總經理,我們合作吧。我想我們董事長聽到這個消息,也會很高興的。”

“什麼消息?”張總經理還是不明白李永剛說的事。

“就是三台打樁機唄。我們路遠,大型機械調運困難,隻派了兩台,不夠用呀。”

李永剛顧不上多解釋,立即撥打了賈星的電話,好半天才接通,信號不是很好。“賈董事長,在災區找到三台打樁機。”賈星在電話上問道:“你說什麼?再說一遍。”李永剛又重複一遍說:“三台打樁機,是災區一家建築公司的,他們願意合作!”

賈星的聲音很興奮:“好呀,你這個李永剛,算是立大功了。”

賈星一路奔波,剛趕到援建指揮部,跳下車便喊李永剛,那時李永剛正在板房裏酣睡著。連夜把三台打樁機拉到工地上,他一夜沒合眼。李永剛還在張總經理的引導下去看了兩個工廠,其中一個鋼廠,李永剛認為可以合作,但事關重大,他是不能表態的,這得請示賈星和趙欣然。有一件東西李永剛是看到了,那就是這家廠的龍門吊。雖說被震倒了,但重新安裝起來不費事。所以,李永剛回到板房便踏實地睡下了,他想躺一會兒,起來去接賈董事長他們,哪知道睡下去就睡過了頭。

李永剛被賈星從鋪板上叫起來,揉著惺忪的睡眼,一看是賈星,慌忙站起來說:“你們啥時候到的,我說去接你們的,咋就睡死過去了。”

趙欣然一拳打在李永剛肩膀上:“幹得不錯呀!派你打前站,果然沒有派錯呀!”

在李永剛的引薦下,賈星、趙欣然、徐洪剛、姬勇斌一行人,在當地那家建築公司同張總經理見了麵。張總經理緊緊握住賈星的手說:“感謝賈董事長呀!感謝群星集團。”張總經理眼圈紅了起來,這場災難留給他的痛苦太深。也許在這時,他又想到公司那些遇難的同事和自己的親人了。

賈星緊緊握著他的手說:“你們受苦了!我們全看見了,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建新的家園。”

“好啊!”張總經理說:“我們就盼著這一天的到來!想不到這輩子能和蟒河市群星集團共事,真是我們的榮幸!”

賈星說:“你把工人們組織起來,群星建設集團所承建工程的基礎樁,由你們來完成。”

張總經理熱淚盈眶,他激動地抓住這個人的手,又去握那個人的手,不知說啥好了。最後他激動地說了一句:“我聽群星集團指揮!”

說幹就幹!張總經理又帶賈星他們去附近一家金屬結構廠,這個廠的損失較大,地震震塌了一座廠房,死傷了不少工人。主車間坍塌一半,整個工廠一片狼藉,雜亂不堪。賈星在廠裏走了一圈,心情十分沉痛。多麼好的一座工廠,一夜之間變成了一片廢墟,能不讓人心痛嗎?賈星對群星建設集團的幾位副董事長說:“我們有責任幫他們一把,要把地方工廠重新建設起來。”

李永剛把廠長找來了。廠長聽說群星建設集團賈星董事長來了,兩步並作一步,來到賈星跟前時竟然痛哭流涕。賈星見一個壯實的漢子這般動情,站在廢墟上的群星人更能體會到他們的苦難。就是眼前這位鐵打的漢子,也融化在大悲大愛之中,眼中含滿淚水。賈星緊緊擁抱住這位廠長。

金屬結構廠廠長叫徐誌鋼,他向賈星介紹廠裏的現狀後說:“廠裏還有五十噸鋼材,一台龍門吊車,如果群星建設集團援建用得上,全拿去好了。”賈星笑了起來,他對鋼結構廠總經理徐洪剛說:“兩個廠長,都姓徐,名字又接近,我看這是天意嘞!”

徐洪剛叫徐誌鋼小弟,徐誌鋼叫徐洪剛大哥,兩人像親兄弟一般擁抱在一起,在場的人被他倆感動了,掌聲嘩啦啦響了起來。徐洪剛說:“你可幫我大忙了,你們的鋼材我們全要了。”

趙欣然說:“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還是去指揮部商談吧。”

趙欣然提醒了賈星,賈星大聲說:“好啊,我們回指揮部!”

李永剛安排廚房多弄幾個菜,一是給董事長們接風洗塵,二是歡迎當地兩家合作單位的老總。李永剛要求廚師們拿出最好的廚藝,他從廚房出來,碰見了胡敏。胡敏微笑著說:“咋這麼讒呀,朝著廚房跑個啥的。”李永剛把事情說了一遍,胡敏神秘兮兮地告訴他:“賈星車上有好酒。”

在群星建設集團援建指揮部裏,賈星同張總經理、徐誌鋼兩家公司簽訂了合同,賈星說:“有你們兩家的支持,群星建設集團如虎添翼,讓我們一道共建美好家園吧!”

賈星話音剛落,李永剛便進來叫大家吃飯,他說:“菜涼了可就不好吃了。”

賈星揮手說:“吃飯,吃飯。”便帶頭朝廚房餐廳走去。李永剛忙著開酒瓶,賈星一愣,指著酒瓶說:“這是我帶來的酒吧,你什麼時候偵察到的?”說著他朝大家笑著說:“啥秘密都藏不住。”

人們圍坐上來,看著這麼豐盛的美味佳肴,都感到肚子餓了。賈星端起杯子說:“我提議大家幹一杯,為災區重建家園幹杯!”大家響應著,喝幹了杯子裏的酒。

徐誌鋼廠長說:“好酒!好酒!”

群星設計院的幾位設計師在胡敏的帶領下,查看了地形和災區重建規劃圖,按照國家建設部的規劃,胡敏他們在現場對自己的設計作了修改、調整。部分施工圖和一部分多層基礎圖繪製完畢後,立即報災區建設總指揮部審定。國家建設部幾位專家優化、認證後,當天便把意見反饋回來。賈星感歎地說:“專家工作組的工作效率夠快的。”他緊接著召集大家過來進一步研究討論施工組織設計。

趙欣然說:“先施工建設學校、養老院和部分民宅,這樣有利於下步的施工。”大家伸頭看規劃圖,趙欣然所指的這個片區,大約二十五萬平米的建設規劃,地勢相對平坦,這對一期工程是有利的。在一期工程建設期間,推土機、挖掘機可把二三期工程的地段開辟出來,這樣可保證工期,加快工程進度。沒有人對此提出不同意見,算是通過了。

賈星說:“抓緊時間按設計圖紙把基礎樁打出來,同時全力以赴準備建築材料,根據地質狀況,能高層的采用高層,不宜過高的可保持在十層左右,敬老院也不能低於兩層。鋼結構、輕鋼結構,一律采用標準定型設計,現場組裝,開工!”

基礎打樁采取先易後難的辦法,首先打了敬老院低層建築樁,然後是學校,最後打高層民宅基礎樁。周晟俊副市長到達災區援建指揮部的時候,敬老院建築的基礎樁已經打好了。賈星建議就在第一期建築工程現場舉行開工儀式,請周副市長給建設者們鼓鼓士氣。周晟俊說:“這樣也好,把消息發回蟒河市,讓蟒河市人民都知道這裏的建設情況,算是給蟒河市人民作第一次工作彙報。”

胡高從鄰近災區鄉鎮趕了過來,他對群星建設集團的開工儀式作了詳細的報道。

建設工地一片繁忙的景象,吊車轟轟隆隆起吊著大型組裝件。鋼結構建築房屋,一天一個樣,不幾天便像一座鋼鐵巨人聳立在這片新區的地麵上。周邊的群眾都擁到工地旁,靜靜觀看鋼鐵巨人的成長。

驕陽似火,工地上的施工人員汗流浹背,衣服濕透了一大片,安全帽被太陽曬得發燙,臉上的汗水不停地往下淌。揭開安全帽擦把汗,頭發跟水洗過似的,濕漉漉地粘成一團。

住在板房裏的當地婦女,自發地組織起來,架上大鍋,為群星建設集團援建工人熬製綠豆湯,一碗又一碗地遞到工人老大哥、小兄弟的手上。賈星、胡敏、趙欣然接過綠豆湯,道一聲謝謝,這感人的場麵被電視台記者拍攝下來。強市長還把電話打到災區,向當地政府表達謝意。有這麼好的群眾,有這麼堅強的災區人民的支持,強市長要求群星建設集團一定要把最優質的建設工程獻給災區的父老鄉親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