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群星璀璨(1 / 3)

好一個瑰麗的清晨。

初夏的太陽還沒有爬上地平線,它的火焰卻把東方的白雲燃燒起來,五彩雲霞,飄逸在蟒河市的上空,樓房、大街、花草、樹木,還有林間的小鳥,全被塗染得金黃。城市周圍,一望無際的田野,麥浪滾滾。正是麥穗揚花的季節,芬芳的花粉彌漫著這座城市。

群星建設集團大廈坐落在北京路上,鶴立雞群,格外壯觀。大廈黑色的大理石牆麵,遠遠望去,有股帝王之氣。大廈廣場正中央,一排彩旗簇擁著國旗,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隨風飄揚。廣場左右兩側,停放著一輛又一輛各種牌子的轎車。早上剛上班不多會兒,前來辦事的人進進出出,絡繹不絕。

賈星心裏很清楚,群星建設集團的組建,為群星的事業發展帶來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新氣象。天賜良機,必須緊緊抓住。任何機遇,都是為有準備的人提供的。群星是有準備的。兩年的沉默,兩年的曆練,才換取了群星的今天。如果說兩年前的郊區一號樓坍塌事件讓群星公司脫胎換骨,那麼賈星起草的《建設者的建設》便是集團建設思路、發展軌跡上的又一次漂亮的轉身。

開始,賈星寫這篇《建設者的建設》時,隻打算向集團領導人提出要求,壓根就沒想搞什麼大動作。但是群星建設集團的副董事長們認真了,這個提筆修改幾處,那個提筆補充幾點。後來是一位分管集團文化建設的副董事長把修改成熟的這份東西印刷成手冊,分發給集團經理以上的管理人員。

《蟒河日報》記者周悅在走基層的采訪中無意發現了這本小冊子,她翻開看了看,笑著對被采訪的經理說:“群星建設集團真牛!”經理沒弄明白周悅的意思,他問:“牛啥?”

周悅拍著小冊子說:“這叫《白皮書》,職業經理人建設白皮書。”

周悅把小手冊帶回家,對周晟俊說:“爸爸,賈星搞了本《白皮書》。”說著,她便從包裏掏出小手冊,遞給周晟俊看。

“《白皮書》?”周晟俊接過小冊子問道:“《白皮書》可不是誰都可以隨意擺弄的。”

周悅嘿嘿笑了起來,她見老爸一驚一乍的樣兒,便說道:“是我給起的名字,你看咋樣?像回事吧?”

周晟俊開始並沒在意,隻是隨便翻看了一下,讀了兩條,就放不開手了。他一邊吃飯,一邊讀。看完後,周晟俊一拍飯桌,叫了一聲:“好!”飯桌上的碗被他不小心弄翻了,雞蛋湯灑了一桌子。

周夫人嚇了一跳:“犯啥毛病了?有氣別往湯碗上撒呀!”

周晟俊不知咋回事,怎麼就把湯碗給弄潑了呢?他傻愣愣地盯著桌麵上一攤雞蛋花,腦子轉不過彎來了。周悅看著老爸憨態可掬的樣子,撲哧,把嘴裏的飯給笑噴了。

周夫人倒犯糊塗了,這爺倆今天是咋了,神經病了是不是?“存心氣死我呀?”她說著起身拿抹布。周晟俊和周悅你看我,我看你,哈哈大笑起來。

周晟俊下午上班,召集了市經貿局、市工商局、市工商聯和市企業家協會負責人,就群星建設集團的這本小冊子召開了座談會。參加會議的人第一次看到這玩藝兒,都感到挺新鮮的,一個集團,竟給自己的職業經理人編寫了一份手冊,很有創意嘛。起初人們並沒有認識到它的意義。主持會議的周晟俊給了大家半個鍾頭的閱讀時間。人們看著看著便發出自己的感歎:寫得好。夠全麵的,很有價值,管用。有人大聲說:“周副市長,這本小冊了,全市企業、工商界人士,都應人手一冊。”

周晟俊說:“今天召開這個會,就是討論這個問題的。”

市企業協會主席說:“我們回去就辦,翻印出來,發到全市企業家手頭。”

周悅搶先在《蟒河日報》企業家論壇欄目,摘錄發表了小冊子的核心部分內容,題目就叫:建設者的建設。報紙發出後,市一建中層幹部率先學習。他們放下國有大型企業的架子,虛心向群星建設集團學習。總經理在中層幹部學習討論會上,用洪亮的聲音邊讀邊講:

我們必須要從八個方麵來加強職業經理人的修煉:

第一,世界眼光。企業家要有世界眼光,不能小家子氣,不能坐井觀天。任何企業的發展都是這樣的,我們都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過去企業都習慣縱向比較,不習慣橫向比較,自己和自己比,和五年前、十年前比是前進了、發展了。但更要橫向比,和國際上的大企業比,我們差距在哪裏?我們要用世界眼光看中國的發展,企業也是如此,應該有世界發展的眼光。目前,經濟全球化,世界各國人民是在一個地球村工作,中國建築市場也是世界建築市場的一部分,所以要有世界眼光。作為中國的企業,要了解世界的市場信息,了解世界市場信息是為了走出去,去實現更多的目標。中國的鋼結構企業在迪拜的鋼結構建築中展現技能,聯邦大廈也有我們的鋼結構企業在那裏幹活,我們的鋼結構隻有走向世界,和國際水平比較,才能找到差距,不斷推廣,占有更大的國際市場。

我們講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吸收消化再創新,不是閉門造車,是掌握人類已經掌握的技術往前走。要了解人類最新的鋼結構技術是什麼,要為我所用。一個企業要實行跨越發展,必須了解世界的管理信息,學習世界上的管理經驗,學習的目的是什麼?是追趕,超越,使企業真正做大做強。還要了解人才信息,我們的鋼結構專家,不僅能在國內講學,還要能去國際上講學,同時外國的專家,我們也可以請到中國來,專家是跨國的,也是國際型的。人才是我們事業發展的第一資本。

第二,戰略思維。戰略思維很關鍵。任何一個企業,從小到大,從組建到發展壯大,當企業原始積累完成後,將逐步進入快速發展、擴張式發展時期,企業家的戰略思維非常重要。從我國的情況看,有相當一部分企業不太重視企業發展戰略的規劃。一些企業往往是找幾個筆杆子,寫一本企業發展戰略,寫完了,就放在那裏不用了,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情不勝枚舉。一個企業發展戰略的選擇,決定了其發展方向,決定了企業的經營活動。在發展戰略選擇上,要擺脫傳統的經濟成長模式的束縛,按照自身經濟的要求,依靠知識信息資源的利用,形成強大的生產力,謀求企業的發展。在投資戰略上要加快對高新技術投入,重視高新技術的推廣利用,不斷地自主創新。在品種發展戰略上,要利用高新技術研製開發新的、有較多知識含量的、生產有知識品位和文化內涵的產品。對建築業,要著眼於國內外市場考慮,著眼於建設全過程能力的發揮,著眼於與工程相關的技術谘詢、新產品的開發。在文化發展戰略上,要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要珍惜、培養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將這種文化滲透到企業各個方麵,充分利用網絡優勢,開展有效的需求合作,包括技術合作。我們的建築企業往往缺乏戰略管理的理念,缺乏長遠的戰略考慮,目光較短,而研究企業發展戰略,是企業發展最急切、最艱難、最困難的一項工作。沒有戰略眼光的企業家,不管短期成就如何輝煌,命運注定隻能是流星,而不可能是恒星。

企業家的戰略思維要求企業家瞄準同行業的最好水平,不斷地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和市場創新能力,創造產品使用價值和剩餘價值的能力,發展生態市場的能力,引入世界產業的成果和經濟產業的循環方式,做到為實現戰略目標不斷調整戰略,緊緊圍繞戰略目標組織實施、勇往直前。

第三,儒商誠信。我們要承認,做建築也好、做鋼結構也好,建築承包商首先是商人。作為一個商人,特別要強調的是做儒商,中國商人自古就有儒商誠信品德,應該看到,我們現在出現了一些問題,我國的市場經濟還處在不斷完善階段,或者說還不太完善。我們和企業家們座談,就談到現在好東西賣不出去,到處壓價、圍標,能講出很多市場不規則、不公正的行為。現在市場上是存在吹、假、賴行為,吹牛不上稅,能吹盡量吹。一個小公司也叫集團、十幾個人也叫董事長,蓋的房子不叫大樓,叫大廈、叫山莊、叫花園、叫廣場。開發商蓋幾千平米的房子,中間挖個坑,放上水,在做廣告宣傳時就說本小區碧波蕩漾。餃子店不叫餃子店,叫餃子城,再開就叫餃子世界。能做假都作假,假煙、假酒、假藥什麼都有假的,世界上有的我們都有,但是假貨充斥。還有賴,幹活賴賬不給錢,拖欠工程款,我們有些人真夠嗆,還研究怎樣用人家的錢發財,用賴賬的辦法發財,就是不講誠信。這些問題,畢竟是在市場經濟發展不完善的過程中的表現,在當前的市場經濟環境中,有的企業飛速發展,有的企業停滯不前,有的企業怨聲載道,有的企業信心百倍,什麼樣的人創造什麼樣的業績。所以要講究誠信,講究社會責任,要讓血管裏流淌道德血液,對社會負責。

第四,智商才智。在科技發展的今天,聰明才智對企業家非常重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管理是企業發展的重大動力。從管理科學來講,我們要不斷地創新,人類的管理科學,從美國科學家研究的動作管理,到行為管理,到日本的全麵管理,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管理,到今天國際上的比較管理,發展到信息管理、知識管理、文化管理,必須要有管理的科學理念,實現管理的創新。

對鋼結構工程來說,特別強調質量管理,工程質量不光是結構質量,建築結構質量要好,也不能把房子都蓋成碉堡,還有其他功能質量、魅力質量、可持續發展質量,質量的概念要完全。要真正樹立生命第一是建築的最高準則,把人的生命視為企業經營的最高原則。

強調科技創新,要認真推行的十大新技術,鋼結構十大新技術包括在建築業十大新技術中,有地基技術和地下空間的設計、混凝土技術、鋼筋與混凝土技術、模板與腳手架技術、鋼結構技術、綠色安裝技術、防水技術、抗震加固技術、信息化技術等,現在還要加上一個太陽能應用技術,要考慮創新,要有自己本企業的專利,創造自己的工法。

要善於資本經營,從經營來講,智商不單單講生產經營,還有講資本經營,都要有所創新。在各種經營中,要圍繞資本經營有所創新,企業的根本目的是實現資本增值。比如說企業上市,現階段上市肯定是對企業有好處的,但上市後企業家的責任更加重大。作為企業家,要緊緊圍繞企業轉軌、機構調整、企業改製、增長方式轉變進行研究,實現低成本擴張經營,避開和化解經營風險,增強企業的實力。

第五,人力資源。節約土地、用水、節約能源講得很多,講得少的是如何節約人力資源,現在最大的浪費是人力資源的浪費。作為一個企業家要做到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有本事有能力的企業家應該把自己身邊的人都培養成人才。中國有個武大郎,生怕別人比自己高一點,武大郎是絕對搞不好企業的。美國的營銷之父叫卡耐基,他的墓誌銘是:“一個高度重視比他能力高的人葬於此地”,作為企業家,就要高度重視比自己能力強的人,發揮他的作用。人是最關鍵的,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人力資源是企業最重要最寶貴的資源,要真正重視人力資源,把企業搞好,首先要有一個創業團隊,任何一個企業家、老板、經理是這個企業人力資源策劃部的總經理。

第六,競合理念。競合理念是當今倡導的新理念,我們不要光看到競爭,過去說市場經濟就意味著競爭,競爭是殘酷的、無情的、你死我活的,現在更多的是合作的關係,合作是更高層次的競爭。在一些場合下,兩個企業共同投標是競爭對手,在更多的情況下是合作夥伴。現在國與國的關係更多的是合作關係,金磚五國、上海合作組織、博鼇論壇、東盟合作組織等統統講的是聯盟、合作。中國與很多國家建立了戰略性合作關係,企業也是如此,要有競合才能,強調合作,強調目光遠大。競爭與合作形成一個新的理念,叫競合理念。還有競合才能就是競爭和合作的才能。

第七,文化自覺。我們說文化是客觀的,個人、企業都有文化內涵,它是精神和物質的總和。但是要有文化自覺,要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改造、引領本企業文化,這是至關重要的。要培養本企業的企業精神,要在社會上打造企業形象,做到以人為本。要把企業變成學習型組織,全世界都在強調這個問題,美國提出要變成人人學習之國,日本要把大阪神戶變成學習型城市、新加坡提出2015學習計劃,德國提出終身學習的口號。我們的企業要成為學習型企業,我們的員工要成為知識型員工。

第八,自我修煉。自我修煉對企業家來說至關重要。企業家的自我修煉是與社會相對應的,建設法製社會,法律是無情的,相當一部分企業家過去非常有名,頭上戴著全國人大代表、“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的光環,最後也鋃鐺入獄。這是絕對不行的,可以這樣說,職業經理人麵臨的誘惑很大,麵臨的陷阱很多,很有可能從成功走向失敗。

蟒河市國營企業也好,民營企業也罷,沒有誰號召,卻自發地組織一撥又一撥地來到群星建設集團。來幹什麼呢?賈星剛開始不知道,隻聽辦公室的人說找董事長。賈星去了,一出場便被兄弟企業的人給包圍起來。他們圍著賈董事長問這問那,沒有他們不問的,弄得賈星不敢進辦公室。

賈星想這是好事呀。不單單對群星建設集團是個宣傳,還是個促進。同時,還可以推動全市企業的建設和發展。他打電話給各位副董事長,要求各單位要熱情接待,盡可能地滿足參觀、學習人員的要求。堅持實事求是,介紹工作經驗或做法,不添枝加葉,也不要保守。把好經驗、好方法講給別人聽。古人說得好: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難道我們不希望春滿園嗎?

姬丹楓建議抓緊時間編寫一本圖文並茂的集子,客人來了送一本,既可以宣傳,又可以給客人作紀念,可以隨時翻看。賈星說:“這個建議好,讓企業文化部那群大學生幹,他們年輕,有創意。”

姬丹楓把賈星董事長的意見給幾位副董事長通報了,他們在一起一合計,認為這不過是個短期行為,主張建一座群星建設集團博物館。意見轉到賈星這裏,賈星一聽這個建議,他問誰提出來的?

姬丹楓說:“大家唄!”

賈星朝姬丹楓伸出大拇指:“真牛!”

群星建設集團大廈附樓,就是一座現成的博物館。修建附樓的時候,集團公司準備用它來展示建築模型和其他產品。現在正好派上用場。賈星對博物館要求很嚴,不僅要展示集團公司的成就,更要展示自己的失敗。郊區一號樓事故,占了整整一間展廳,排位也靠前,列為二號廳。賈星說:“這是我們集團公司最重要的一筆財富,全集團公司的員工每年至少要到這個展廳,認認真真地看上兩遍,牢記血的教訓。”

集團公司企業文化建設部的那幫年輕人以二號展廳為主題,堅持開展征文比賽活動,對集團公司員工的征文,設一、二、三等獎。賈星喜歡這群年輕人,他們的創意常常給他很大的啟發。在一次董事會上,賈星提議集團公司開設年度創新獎,不僅生產工藝、科學技術有創新獎,集團公司的自身建設也要有創新獎。對敢於創新、善於創新的人,要獎得別人眼紅,獎得別人心跳,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創新環境氛圍,這樣,群星建設集團才有生機,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胡敏說:“姬丹楓副董事長和企業文化建設部該拿創新獎,這次他們的創意,對群星建設集團自身的建設,有著深遠的意義。”

趙欣然說:“群星門窗廠總經理年新立,也可以拿創新獎,我建議大家都去看看,門窗廠真是新人新氣象,工作局麵也打開了。”

宋星說:“設創新獎很有意義,集團公司每年拿出一筆錢來作獎勵,沒問題。一個創新,能給建設集團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現在最關鍵的是製定一個評獎標準,形成一個工作機製,把它固定下來,如生產革新獎、科技進步獎、工作創新獎、科研獎等。”

“好啊!”賈星指著宋星說:“我看你是把這事想透了。你先擬草一個方案,我們再討論。要盡快搞出來,發下去,讓大家都來申報,都參與推薦。”

群星建設集團的成立,讓賈星感到肩上的擔子減輕了許多。過去他是事必躬親,像消防隊員一樣,這裏著火撲過來,那裏著火撲過去,人累散了架,事情不僅沒有做完,還沒有幹好。現在他輕鬆了,隻管大政方針的事,研究商議,最後拍拍板。

賈星回到家裏,胡敏的飯也做好了。他說:“當了董事長,飯也吃得香了,覺也睡得安穩了。”

胡敏笑著說:“我們天天喊解放生產力,就是不去做。建設集團一成立,下麵的總經理權利都有了,我看就像是解開了膀子上的繩索,他們可以甩開膀子幹了。”

賈星和胡敏說著話,正準備上桌吃飯,小院的門被人推開了。賈星從窗戶上望出去,見是周悅和賈月辰說說笑笑。賈月辰還沒進房門,便大聲叫著:“餓死了,飯做好了嗎?”

胡敏埋怨道:“月辰要回家也不事先打個電話,這飯真難做。多做了不來,不做多又來了,叫我咋伺候大小姐喲。”

周悅說:“阿姨,不用忙,煮碗麵條就行了。”

“你吃麵條?我可吃米飯。”賈月辰說著便端起她媽胡敏的飯碗,大口大口吃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