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盤算著:先拿桶,然後到最近的水龍頭打水,這樣最省力。
回頭一看,不得了!房子起火了。原來,當時主管發覺了火警,見到下屬馬上讓他拿水來。
主管腦子裏想的事,員工是不知道的。下屬直埋怨:早知道是救火,附近就有滅火器,何必要跑到遠處去拿水呢!
如果主管起初出對下屬說:“有火警,你趕緊給我拿水來!”這位下屬就會想:要救火,趕緊!但救火不一定非得用水呀!附近不是有滅火器嗎?幾分鍾內火警就會解除。
大道理:有些人總覺得自己是領導,我說什麼你們就給我幹什麼。從提高員工競爭力的角度,從長遠來看這樣做是不可取的。關鍵在於:讓員工辦事,把目的告訴他。
◎漂亮話
三國鼎立之時,北方青州一個叫隱蕃的人,逃到東吳,對孫權講了一大堆漂亮的話,對時局政事也做了分析,辭色嚴謹正然。孫權對他的才華而有點動心,問陪坐的胡綜:“如何?”
胡綜?穴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才?雪說:“他的話,大處有東方朔的滑稽,巧捷詭辯有點像禰衡,但才不如二人。”
孫權又問:“當什麼職務呢?”
“不能治民,派小官試試。”考慮到隱蕃大講刑獄之道,於是孫權派他到刑部任職。到後來,隱蕃作亂於東吳,事發逃走,被捕回而誅。
大道理:有些人常常善於說談,而且能將許多時髦理論掛在嘴上,能迷惑許多識辨力差、知識不豐富的人。領導要時刻提防這些華而不實的人。
◎推銷話術
過去,美國費城電力公司有一個叫威伯的推銷員,他曾到農村去推銷用電。走到一家闊氣的人家,戶主是個上了年紀的老婦,一見是電力公司推銷電的,就把門緊閉了。威伯一看事情不妙,便說:“很抱歉,打擾您,也知道您對用電不感興趣。所以,我這次來不是做生意的而是買雞蛋的。”老人消除了這些疑慮,便把門打開些,探出頭來將信將疑地望著威伯,威伯又繼續說道:“我看見您喂的道明尼克種雞很漂亮,想買一打新鮮的雞蛋回城。”
聽到他這麼說,老人家把門開得更大一些,問道:“你為什麼不用你的雞蛋?”威伯充滿誠意地說:“因為我的雞下的蛋是白色的,做蛋糕不合適,我的太太就要我買些棕色的蛋。”
這時候,老婦人走出門口,態度很溫和地和威伯聊起了雞蛋的事。但威伯這時便指著院子裏的牛棚說:“老太太,我敢打賭,你丈夫養的牛趕不上你養雞賺錢多。”
老婦人被說樂啦。是的,多少年來,她丈夫總不承認這個事實。於是她將威伯視為知己,帶他到雞舍參觀。威伯是小甜嘴,說的話句句入耳,並說,如果能用電燈照射,產的蛋會更多,老婦人好像忘記了剛才的事,反而問威伯用電是否合算。當然,她得到了完滿的解答。兩個星期後,威伯在公司收到了老太太交來的用電申請書。
大道理:用買雞蛋的托辭,打開老婦人的心扉,然後以拉家常的方式,說一些恭維的話,很自然扯到了用電問題,說明用電燈照射,產雞蛋會更多。如果你能這樣,也會博得部屬的信任。
◎趙普進諫
宋朝的趙普曾做過太祖、太宗兩朝皇帝的宰相,他對朝廷的忠誠和政績都是非常明顯的。他是一個勤懇的高級行政官員,學問方麵卻比同級官吏們稍差些,他登上宰相職位以後,其不足的方麵被太祖察覺。一天與太祖議政後太祖溫和地勸他多看一點書,趙普從此以後手不釋卷,退朝以後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裏讀書。
有一次趙普向太祖推薦一位官吏,太祖沒有允諾。趙普沒有灰心,第二天又向太祖提出這項人事任命事項請太祖裁定,太祖還是沒有答應。
趙普仍不死心,第三天又提出來。
連續三天接連三次反複地提,同僚也都吃驚,趙普何以臉皮這樣厚。太祖這次動了氣,將奏折當場撕碎扔在地上。
但趙普自有他的做法,他默默無言地將那些撕碎的紙片一一撿起,回家後再仔細粘好。第四天上朝,話也不說,將粘好的奏折舉過頭頂立在太祖麵前不動。
太祖為其所感動,長歎一聲,隻好準奏。
趙普還有類似的故事。某位官吏按政績已該晉職,身為宰相的趙普上奏提出,但因太祖平常就不喜歡這個人,所以對趙普奏折又不予理睬。
但趙普出於公心,不計較皇上的好惡,前番那種韌性的表現又重複起來。太祖拗他不過,勉強同意了。
太祖又問:“若我不同意,這次你會怎樣?”
趙普麵不改色:“有過必罰,有功必賞,這是一條古訓,不能改變的原則,皇帝不該以自己的好惡而無視這個原則。”
也就是說,你雖貴為天子,也不能用個人感情處理刑罰褒賞的問題。這話顯然衝撞了宋太祖,太祖一怒之下拂袖而去。
趙普死跟在後麵,到後宮皇帝入寢的門外站著,垂著頭,良久不動,下決心皇帝不出來他就不走了。太祖當然為此很感動。
大道理:同樣的意思,反複說服,反複渲染,反複強調,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麵對頑固的對手,這是一種有力的武器。
◎許允說理
《世說新語》有這麼一則故事:有個叫許允的人在吏部做官,提拔了很多同鄉人。魏明帝察覺之後,便派衛士去抓他。
他的妻子趕出來告誡他說:“明主可以奪理,難以請求。”讓他向皇帝申明道理,而不要寄希望於講請求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