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5章 一飯之恩(1 / 2)

我明白,如果他不知道我的抉擇,至少還有一線希望,“你有什麼打算?”

劉曜的黑瞳猛地一縮,“四哥應該告訴你了,他已經做好部署,隻要大哥一有動靜,他就動手。”

“會不會和司馬氏諸王內鬥一樣,伏屍如山,流血遍地?”

“料想得到。”他眸光凜凜,“四哥擁兵十萬,雄踞城外,大哥這帝位搖搖晃晃的,怎會安睡?即使大哥信任兄弟,那些擁護大哥的大臣也會進言,勸他先發製人,穩保帝位。”

“王爺不會讓太子坐上皇帝寶座,太子不會讓王爺擁兵自重、威脅自己,因此,一山隻能容一虎,他們當中必有一人落敗。”我沉重道。

其實,漢國手足內鬥,我並不覺得什麼,我關心的是,如何趁這個混亂的時機帶著司馬穎逃出漢國。怎麼做,才能無聲無息地溜出皇宮、溜出平陽,劉聰不會派兵追我?

劉曜道:“兩虎相鬥,必有一傷,我可以坐收漁人之利。不過,我並非父皇親子,即使我參與其中,也沒有資格問鼎帝位。”

我心中一動,“你想怎麼做?”

他眼中的赤光愈發鮮亮,像是火焰,熾熱灼人,“按兵不動,容兒,倘若你不願留在平陽,我可設法安排你離開……”

我掩飾了激動,淡然道:“此事非同小可,我考慮一下。”

劉曜難掩喜色,“好,我等你的好消息。”

若有劉曜暗中安排,我和司馬穎一起離開平陽,應該不是難事。可是,如此一來,他就知道我的行蹤,以他的秉性,我想和司馬穎隱居避世,就不可能了。

我應該如何是好?

翌日,劉和登基,百官稱賀。是夜,大宴群臣,君臣同樂。

做為劉淵的皇後、劉和的繼母,我以太後的身份出席了酒宴,雖然新皇沒有下詔封我為太後。

宴上歡聲笑語、推杯換盞,劉聰卻沉默寡言,一副從容沉著的模樣;劉曜則是言笑不斷,淡定地應付眾人的敬酒與寒暄。劉乂坐在諸王中間,雖然年紀不大,但是經過幾個月的軍旅曆練,少了幾分公子習氣,多了幾分堅毅與剛硬。

劉聰和劉曜時而看我,時而飲酒,好似新皇的良臣,甘當順民。

一人來到我的宴幾前,一道黑影籠罩下來,我抬頭,看見一個威猛、高大的武將淡笑看著我。

這人如劉曜一般高,劍眉,虎目,挺鼻,豐唇,臉膛暗黑而方正,那雙眼眸迫出一種凜冽之氣,經年的沙場鐵血生涯沉澱出一股煞氣,比劉曜、劉聰身上的鐵血煞氣還要森寒迫人。

他是誰?為什麼這麼看我?

“臣敬太後一杯。”他的眼梢蘊著笑,煞氣騰騰的臉膛柔和了三分。

“陛下並沒有下詔,還是不要這麼稱呼哀家罷。”我莞爾道,“將軍如何稱呼?”

“臣石勒。”他的嗓音分外沉厚,一開口,好像胸部都會震動。

“原來是石大將軍,久仰了。”

原來他就是石勒,怪不得看起來比劉聰、劉曜還要凶煞、可怕,令人望而生畏。石勒是羯族人,驍勇善戰,勇猛無敵,是漢國一員猛將,劉淵甚為倚重,為漢國打下不少江山,戰功卓著。

我舉杯道:“石大將軍為我漢國立下不少戰功,哀家敬你一杯。”

石勒微微前傾,聲音略低,“不敢當,太後本姓羊,並非姓單。”

我震駭,心突突地跳動,不解地看他。他鄭重道:“太後可還記得,今日姑娘一飯之恩、救命之恩,他日勒必定湧泉相報?”

這句話,好像在多年前聽過,在哪裏聽過呢?洛陽,還是泰山南城?

我冥思苦想,靈光一閃,對了,在泰山南城,我十八歲那年,救了一個身受重傷的年輕男子,他自稱“勒”,與眼前的男子石勒,是同一個字。

難道,石勒就是當年我救的那個男子?

“你是……勒?”我猶豫道,還是不太敢相信。

“你是羊獻容。”石勒麵不改色道,狀似與我閑談。

“此事說來話長,改日再與將軍詳談,不如先幹一杯。”我輕笑。

“好。”他一飲而盡,接著道,“太後若有吩咐,臣必定萬死不辭。”

我若有所思地看著他回席落座,真沒想到,當年無意間救的男子,竟然成為威震中原的大軍統帥,戰功卓著。

這夜,回到寢殿,我一直在想,倘若找石勒幫忙,他願意幫我嗎?

十八歲那年,秋,我在柴房落了耳環,過後去找,卻看到柴房裏躺著一個身受重傷的年輕男子。我心想,也許是他躲避追殺,看見羊府後院的門隻是虛掩著,就躲到這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