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3章 漢國皇後(1 / 2)

他的唇輕觸我的掌心,那種柔軟、細膩的觸感,有點癢。

自從劉曜帶我離開洛陽,就和以往不一樣了,尤其是他和劉聰相爭開始,他待我極為溫柔,以各種奇巧的心思討我歡心,對我做出堅定的盟誓。

其實,劉聰何嚐不是如此?和以前那個殘暴、狠戾的劉聰相比,簡直是天淵之別。

也許,他們想通了,強取豪奪、霸王行徑隻會把我推得更遠,隻有柔情攻勢才能讓我選擇他們當中的其中一個。

可是,我真的要在他們之中選擇其一嗎?

劉曜移過我的臉,“在想什麼?”

我莞爾,“我在想,假若你清唱那曲《相思》,不知會是什麼樣?”

他挑眉,“真的想聽?”

我頷首,他果真揚聲唱起來:“落花三千,相思漫長,誰惜流年……”

他的嗓音低沉醇厚,這曲空靈的天籟之音變成一曲沉厚綿長、憂傷落寞的相思之曲。

真沒想到,他的嗓子這麼好,唱出了別韻。

一曲畢了,我拊掌稱讚,“很好聽。”

劉曜的長臂攬在我腰間,“我們一起唱。”

琴弦斷了,蒼天老了,誰曾記如霜明月。情如流雲,愛如飛花,相思無斷絕……

這年冬,劉淵再派劉聰、劉曜、石勒等大將率精騎五萬進攻洛陽,三萬步兵為後援。

消息接連傳來,劉乂告訴我,晉廷以為漢軍剛剛遭遇大敗,短期內不會再南下用兵,就疏於防備;當漢軍大舉進攻晉境,便如入無人之境,長驅直入。

可是,漢軍兩個主將被殺,軍心大亂,漢軍潰退,劉淵覺得士氣已落,下令撤兵。

劉乂又告訴我,劉聰上表,晉軍孤弱,是強攻洛陽的良機,不可退兵。

劉淵應允他留軍,繼續進攻。

之後,劉聰進兵洛水,尋機屯兵宣陽門,卻到嵩山祭祀。司馬越趁此良機,派兵進攻留守的漢軍,斬殺大將。劉聰匆忙趕回,另一員大將王彌勸他撤軍,他還是不肯撤軍,稱父皇旨意令他留軍在此,不敢擅自撤軍。

不幾日,劉淵下令,命劉聰撤軍回平陽。

此次進軍洛陽無功而返,劉乂分析說,還是劉聰輕敵、太過急躁所致。

由於工期急趕,這年冬,漢國皇宮的興建初具規模,劉淵下令進住皇宮。

整個皇宮,殿宇宏偉,內置華麗,氣象恢弘,與此時的漢國大勢極為符合。

光極殿分前殿、後殿,用以“朝群臣,饗萬國”,其後為建光殿、徽光殿、溫明殿、昭德殿,再後為六宮妃嬪的住所,其餘還有太廟、社稷台、武庫等場所。

漢軍和晉軍打得如火如荼,平陽城內也發生了一件大事,呼延皇後薨。

劉淵日理萬機,小病小痛纏身,因此北宮、南宮的工期就由呼延皇後監督。她還要親自侍奉夫君,不出三個月就病倒了。臥床靜養半月,病情好轉,卻在這時,驚聞兒子劉和被夫君仗劍殺之……

這事情是這樣的,劉乂訓練了那歌姬兮兮,讓她唱那曲《相思》為父皇解憂除煩。劉淵每次聽完兮兮的天籟妙音,就煩憂頓消,不久,就納她為妾。兮兮擁有一副黃鶯般的嗓子,也長得清麗脫俗,劉和起了色心,就趁夜深人靜的時候,潛入她的臥寢,強暴了她。

次日,兮兮最後一次為劉淵獻唱之後,中毒身亡。劉淵大為震驚,追問服侍她的侍女,這才知道,她是不堪劉和的淩辱而服毒自盡。震怒之下,他叫來嫡子,問兒子為什麼這麼做。劉和非但沒有懊悔、認錯之心,還口出狂言,說是兮兮勾引他。

劉淵氣得全身發抖,仗劍殺他,值此危急之際,呼延皇後趕到,眼見兒子就要死在夫君的劍下,她飛奔撲過去,推開兒子,那劍鋒就刺入她的血肉之軀。

發妻死在自己的劍下,劉淵悲痛欲絕。臨死之際,呼延皇後說,兒子是她的命根子,懇求夫君饒兒子一命。劉淵痛徹心扉,就沒有再追究。

其後,劉淵下詔,將呼延皇後風光大葬,舉哀一月。

這年年末,劉淵廣為封賞,拜劉歡樂為太傅,劉聰為大司徒,劉延年為大司空,劉洋為大司馬,大赦境內。冊立單氏為皇後,劉和為皇太子,封劉乂為北海王。

誰也沒想到,他會下這些詔書。

劉和強逼兮兮的逆行,在劉淵的心中已經失去分量,沒想到他還是冊立嫡子為皇太子。也許,他因為感念亡妻、愧對亡妻,才冊立嫡子為儲君。

張夫人本以為自己會升任皇後吧,卻沒想到,皇後的寶座賜給了我,她一定恨我,恨得咬牙切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