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神鞭加神拳(1 / 3)

光緒二十六年,有個歌兒唱徹天津城:

一片苦海望天津,

小神忙亂走風塵,

八千十萬神兵起,

掃除洋人世界新。

這歌兒來得突然,事情來得更突然。天下鬧起義和拳!但如果您要在那時候活過,身子叫在教的二毛子們當驢騎,眼見過知府大人在洋人麵前不如三孫子,您又不會覺得義和拳來得離奇突然。俗話這叫:事出有因嘛!

清明一過,直隸省遍地義和神拳紛紛豎旗立壇。一入五月,文安、霸州、靜海、豐潤、青縣、滄州、安次、固安等地團民,呼喇喇潮水般湧進天津衛,憑借著兩丈高的城垣,與紫竹林的毛子們交上火。炮彈來來去去,像蝗蟲一樣飛。人都說義和拳能避洋槍洋炮,天津衛的哥兒們應聲鬧起來,把各個廟宇、祠堂、公館、公所、學院,甚至大家宅院,全都占做壇口,鎮守天津的總督裕製軍彈壓不住,換個笑臉,穿著朝衣補褂,方頭靴子,向各路拳首三拜九叩行大禮。這一來,滿街走的都是義和拳了。文官遇上下轎,武官碰上下馬,叫這些平時仰頭走路的大老爺們垂頭喪氣,小百姓們自然高興。這時,像廣來洋貨店那樣的字號,在"洋"字上邊貼個"南"字;像玻璃花去紫竹林坐的那類東洋車,也改稱做太平車。一切沾"洋"字都犯忌。信教的二毛子、三毛子、直眼們大都給團民們捉去,腿快的逃往租界。楊殿起雖然不在教,平時發了洋財,無人不知,他機靈得很,不等義和拳鬧起來,便提早躲進紫竹林,後來"天下第一團"的首領張德成,用八十一條火牛往租界裏一衝,他怕租界守不住,就隨同貝哈姆的家眷坐輪船出海渡洋,從此不當中國人了。

這些日子,外邊人都嚷嚷傻二去紫竹林拿神鞭打毛子,其實他一直呆在家。他心裏癢癢,想擺個壇口,但又犯嘀咕,不大相信義和拳真能閉住洋槍洋炮。金子仙更是不叫他和亂民摻和一起。他整天悶在屋裏,並不死心。

五月十七日,傻二在家,聽大街上有人叫喊,傳告各家用紅紙蒙嚴煙囪,不許動火吃葷,三更時向東南方供饅頭五個,涼水一碗,銅錢五枚。義和拳大師兄要到紫竹林去拆洋人大炮上的螺絲釘,如果馬到成功,洋毛子的炮彈就落不到城裏來了。不一會兒,又有人喊叫,各家都用竿子挑起紅燈一盞,紅燈照仙姑今晚要降神火燒教堂。傻二將信將疑,叫金菊花照樣做了,一天一夜,竟然真的沒有洋人炮彈落下來;當晚城那邊果然起了大火,冒起三炷粗粗的黑煙,夾著一閃一閃的大火星子,直把東半邊天都燒紅了,比正月十五放煙火盒子還要輝煌壯觀。一打聽,原來是西門內、鎮署前、倉門口的三座洋教堂,給紅燈照借來神火燒著了。

轉天,傻二在家中無事,忽聽有人敲門找他。開門進來一個穿團服的矮小老頭兒,倒梨樣的圓臉兒,腰間別著一根九孔小管,自稱是傻二老鄉--安次縣廊坊西邊香蘆村人。他忙請老頭兒屋裏說話。他不認得這老頭兒,老頭兒卻知道他。因為老頭兒和傻二的爹同輩兒。

"你聽說一個外號叫'青頭楞'的嗎?"老頭兒問他。

傻二想起,爹爹生前提到過此人,吹一口好笛,在村裏的"吹歌會"領頭。這會是純粹的音樂會,紅白喜事不吹,隻在逢年過節演奏一番,講求音調和味道。"青頭楞"本姓劉,排行老四,由於頭皮青得發藍,鄉人給他起了這個螞蚱的綽號。傻二說:

"原來您是劉四叔嗬!"

老頭兒高興地咧開嘴唇,直露出牙花,連連點頭。這劉四說,早在鄉間就聽說天津衛出了一個"神鞭",他猜到這是傻二爹,誰知這次到天津一打聽,沒料到傻二爹沒了,但功夫已經傳到他身上。傻二問劉四,怎麼會猜到是他家。劉四說,天下還有誰會這獨門奇功?跟著,他告訴傻二所不知道的事兒--

傳說傻二的老祖宗,原先練一種問心拳,也是獨家本領,原本傳自佛門,都是腦袋上的功夫。但必須仿效和尚剃光頭,為了交手時不叫對方抓住頭發。可是清軍入關後,男人必須留辮子,不留辮子就砍頭。這一變革等於絕了傻二家的武藝。事情把人擠在那兒,有能耐就變,沒能耐就完蛋。這就逼得傻二的老祖宗把功夫改用在辮子上,創出這獨異奇絕的辮子功……

劉四嘖嘖讚賞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