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語:有些人在團隊中工作時,總是認為別人的工作有趣,別人的工作好幹,別人的工作容易操作。而自己的工作又累,又枯燥,事務多。實際上,每項工作都有各自的特點,又有各自的規律。一個團體,需要分工合作,發揮每個人的特長,才能將總體工作幹得出色。一個人如果已經熟練掌握了某項工作,那麼他就掌握了這項工作的特點,把握了它的規律,就能夠靈活自如地操作,避免出現各種差錯。而如果他進入一個陌生的工作環境和工作項目,肯定沒以前靈活,會顧此失彼,在熟練操作手眼裏看起再簡單不過的動作,也可能操作失誤。
一家餐廳人手多,每個人都負責專項工作,供水的隻管供水,和麵的隻管和麵,配菜的隻管配菜,切肉的隻管切肉,煮飯、炒菜、司爐的都各司其職。
可時間久了,大家都對方方麵麵的事情有些煩,所以他嫌報酬低,你嫌事務忙,他又嫌環境不好。總之,人人抱怨,人人不平。
抱怨之聲傳到了主管的耳中,他意識到這種情緒必然影響工作效率,最終會影響餐廳的業務。他通過做思想工作,試圖改善這種情況,仍然效果不佳。適當加薪,還是不能解決問題。怎麼辦呢?
一天,他突發奇想,認為大家隻是對不同工種有抱怨,那為何不讓他們更換角色,體驗別人的辛苦呢?於是,他組織起了一次餐廳內的聚餐,要求飯菜質量達到本店的最高水平,人員的工作征求個人意見進行重新安排,但必須交換成其他工種。就這樣,煮飯的變成了炒菜的,加水的變成了燒火的,司爐的變成了和麵的……
交換工作後,大家手忙腳亂,炒菜的燙傷了手,切菜的割爛手指,生火的弄了一屋煙,加水的將廳內變成魚池。一頓快樂的會餐,變成人人喪氣的場所。
大家終於明白,人人的工作都各有特點。主管再不需做任何工作,大家都安心地從事自己的工作去了。
啟示:有些孩子在團隊工作過程中,往往不守本分,自作主張。在沒有做好自己的事之前,又去做能力範圍以外的事,結果自己的事沒做好,可能把別人的事也給誤了。孩子意識不到每個成員在各自崗位上的作用,就像餐廳中各個成員成為熟練工之後一樣,操作就變成了簡單的重複,才能保障餐廳正常、高效、有序地運行。家長要教育孩子,尊重每一個成員的工作,要像餐廳主管通過工作變換以後,每個成員得到的認識一樣,能夠體會熟練工的優越性,體會別的工種的特點,分工合作,事情才能做得圓滿。家長要教育孩子,在團隊工作中,每個人都應該本本分分地做好自己的事,才能再圖下一步的發展。堅守自己的崗位,是團隊產生最佳效果的途徑。
訓練支招:
(1)家長讓孩子經常性地參加一些有安全保障的野營活動,讓孩子體會集體生活,體會相互合作、相互幫助的集體氛圍。
(2)讓孩子嚐試參加各種生產活動,比如假期裏力所能及的打工活動,學校組織的勤工儉學活動,讓他們體會不同工種的辛苦,從而產生尊重各種工種的意識。
(3)家長有意識地組織孩子形成團隊,讓他們分擔一定的任務,完成一定的目標,體會集體分工合作帶來的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