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2043年
“不周山”基地正式定名,零區作為和原來世界的中轉及指揮機構。其餘區域也按照各自的功能區劃開始正常運轉。修真者們合力研究出了一個能穩定靈氣流動和抗擊靈氣風暴的法陣。築基期修為以下的修真者終於可以在法陣的保護下進入封印世界,不過還隻能呆在法陣庇護的基地裏,但靈氣總歸比在原來的世界強得多了。各個宗門紛紛要求根據事先與中央達成的協議劃分給自己宗門在“不周山基地”的一塊紮根之地。其中三條產出高階靈石的礦脈被“方尖山雙聖”按協議分走了一條,雙聖將其定名為“方尖山”,在礦眼處設下法陣,並在附近建起了洞府石室等建築定居下來,區域編號是190。另兩條礦脈被國家收歸國有,產出的所有靈石分好等階歸類後進入國庫統一分配,區域編號是61和127。其中產出的高階靈石經幾次試驗,可用來傳送近330人左右,可以傳送的物資體積可觀。不過這幾次試驗被幾個大宗門心中大罵“敗家子”。正魔的四個大宗門都分到了不錯的靈石礦,其餘靈石礦脈均被收歸國有。小宗門和散修雖未分到靈石礦,但得到了不少靈石獎勵。一時間眾人皆大歡喜。聞訊前來“幫忙”的散修更多了。
經過進一步改進,更為複雜的法陣被研發出來,並被部署在零區四周方圓四百裏範圍內。它的作用是將周圍混亂狂暴的靈氣以上百個小的五行陣分流引導,分別彙聚於五個聚靈法陣中,形成五個由精純靈氣彙集的區域。這五個單純靈氣區域後來被修真者們用作突破境界的場所。
有了穩定的修煉環境和大量靈石的供應,各宗門陸續有人突破當前境界進入下一階。特別是淩雲宗等幾個大宗的長老突破了金丹初期進入到了中期,其中千魂教的教主甚至突破到了金丹後期境界。究其原因,還是原來世界的靈氣幾近枯竭,本來那些高手們的心境都已達到突破門檻,就隻差適合的靈氣環境了。雖然在原來的世界裏各宗門都使用了聚靈法陣將原本不多的靈氣統統拘於山門之內,更有甚者像千魂教那樣將山門四周近百裏靈氣也一起吸入致使四周百裏內形成了一個“絕靈之地”,但那也是遠遠不夠的。
在世俗界,一個名叫“龍組”的新培訓機構成立了。為了避免驚世駭俗,機構被掛靠在氣功研究所的管理下,但其背後的實際管理單位卻是中(違)央(禁)軍(字)委。這意味著這個機構是由軍委直屬的。幾乎所有進入該機構培訓的學員都是軍人,而且是特別選出來的。選拔的標準,由該機構的“特邀講師”來確定,雖然機構管理方不太明白什麼是講師說的“靈根”。“巧合”的是,第一批學員中有吳教授那叛逆的兒子——吳斌(字廣德),一個修為已達到煉氣期四層的解放軍國防生,並“下放”到特種部隊鍛煉的“普通”士官。
西元2044年
近一年多的研究讓各國鬱悶不已,各地的“神跡”似乎隻是曇花一現,無論怎麼做都沒辦法再重現當時的情形。也因此,那些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的“神跡”其成因成了一個懸在全人類(除了天朝)心中的迷。各國政府在花了一筆“昂貴的研究經費”後選擇了將所有“研究成果”封存,並向研究組的人員下了封口令。整個世界又恢複了平靜……
而天朝境內的阿瑪尼卿山區卻不平靜,雖然進入“不周山”的人數攀升到十五萬人。但第一次遇襲事件的出現,讓不周山總部陷入被動。
一個搜索小組在零區東麵偏北兩點鍾位置大約兩千公裏處遭遇不明物體襲擊,17人中除了3名築基期的修真者生還,其餘14名凡人全部遇害。而三名築基期的修真者也負了輕重不同的傷,其中一名甚至昏迷不醒。次日,大致距離的零區南麵偏東大約五點鍾位置的另一個小組也遭到襲擊,24名隊員僅有三名築基期修真者和四名凡人生還。據生還者描述,該不明物體移動速度實際並不快,但防禦極強,火牆、冰封、風刃、地刺等低階五行法術對其基本無效。而凡人的五點八MM口徑手槍也無法對其造成有效傷害,隻能造成其不足零點一秒的遲滯,作用有限得很。修真者們由此推斷那不是生物,應是封印內的某些看護傀儡,由於修真者們將封印鬆動而流散出來,由此對進入封印的華族眾人和修士們形成了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