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氣質和排場上看,孔慶昌絕非當年那個窮困潦倒的窮書生了。他此次來,會不會是專程來羞辱他一番以報當年支銀不遂之怨呢?
莊雲祥臉兒一熱,抱拳還禮,原來是孔老弟,不知大駕光臨有何貴幹?
孔慶昌說,我早就聽說莊掌櫃現在處境窘迫,所以,特來幫莊掌櫃一把以解燃眉之急。我聽說莊掌櫃有一軸高其佩的《孟冬圖》,所以,特意趕來購買收藏,不知莊掌櫃意下如何?
莊雲祥一愣,孔慶昌怎麼知道他們家有一幅家傳的高其佩的《孟冬圖》呢?這幅高其佩的《孟冬圖》是三十年前祖父從一個商人朋友那兒得來的。
高其佩,是莊雲祥一生之中最為仰慕的畫家。自得《孟冬圖》後,莊雲祥對高其佩頗有研究。高其佩,康熙壬寅年生,遼東鐵嶺人,字韋之,號且園;隸籍漢軍,父天爵,以蔭敘宿州知州,宮至刑部侍郎,浙江鹽運使等,卒後諡恪勤。擅畫花鳥、走獸、人物、山水,其簡練蒼勁處,幾近明代吳偉,尤以指頭作畫著稱。傳世畫跡有《高岡獨立圖》、《稻穗螳螂圖》、《孟冬圖》、《指畫人物》冊(十頁)等。《孟冬圖》,絹本,設色指頭畫。縱141厘米,橫77厘米,描繪孟冬時節野外出獵的情景。在構圖處理上,畫麵的上部以“截取”法畫了兩棵古勁老樹,占據畫麵三分之一。兩棵老樹皆截取了樹幹的一段,這種特寫景雖有限,但使人回味無窮。下部以三分之二的畫麵描寫了獵人狩獵的情景。其狩獵者神情形貌,生動畢肖。獵犬緊跟馬後,驚覺地回頭盯著獵物,其探頭翹尾的姿態,亦十分傳神。此圖在表現技法上亦有特色,人物衣褶、犬、馬的輪廓等線條,用指甲勾勒,工細勁挺,隨意飛動,既拙且活。從這幅中可看到作者運指施墨極為得心應手,而不留絲毫指跡墨痕,求奔放於規矩之中,恰好地發揮了指墨作畫的特長。
據祖父說,當時,那個商人朋友開一家客棧,可客棧卻在一場天火中被燒了個精光。為了開這家客棧,那商人從祖父莊老掌櫃那兒借了不少銀子,生意沒了,他還不上莊老掌櫃的銀子。莊老掌櫃就說,你們家不是有一幅家傳的高其佩的《孟冬圖》嗎?不如將這幅畫轉給我,咱們的賬就兩清。那個商人朋友說什麼也不願意,莊老掌櫃就說以三天為期,如果過期還不上銀子,他就報官。那人無奈,隻好拿出這幅畫來抵債。祖父對這幅畫愛若至寶,除了嫡傳的長子之外,外人並無從知曉這件事情。因為這件《孟冬圖》,孟雲祥的祖父孟老掌櫃將莊雲祥的字改為孟冬,可見這幅畫在莊家的地位。
這孔慶昌是如何知道的呢?
莊雲祥必竟闖蕩商海多年,早練成了一付處事不驚的本事,於是,他吩咐家人上茶,麵上佯裝驚訝,暗裏卻穩定了一下心緒說,孔老弟,該不會是道聽途說吧?我家世代從商,哪兒來的高其佩的《孟冬圖》啊?
孔慶昌呷了口茶頭也不抬地說,如果我願意出五萬銀子莊掌櫃肯將這幅畫讓給我嗎?要知道,五萬銀子雖不多,卻足以使你應付幾位股東的股本。到時候,你莊家的買賣說不定就能起死回生!
這可是個足以讓人心動的籌碼!孔慶昌的話音不高,但擲地有聲。一副《孟冬圖》換回五福星重新興旺的資本,也未嚐不可!莫非,是祖宗冥冥之中的佑護通過這副畫來使他莊家逃過這次劫難?莊雲祥是個精明人,他知道,那幅畫放在那兒,也不過是廢紙一張,與其束之問閣,倒不如拿來做為莊家起死回生的資本。境況窘迫,莊雲祥猶豫再三,在祖宗麵前痛哭流滋禱告一番後,最後以五萬銀子將這幅《孟冬圖》賣給了孔慶昌。
孔老弟,我想請教一下,您是如何知道我們家有這幅《孟冬圖》的?莊雲祥一邊將《孟冬圖》遞到孔慶昌手裏一邊問道。
孔慶昌說,莊掌櫃,這幅畫是您祖父從一個商人朋友那兒得到的。當時,令祖父借給那個朋友五千兩白銀資助他開起了一家客棧。可一場大火將客棧燒了一幹二淨,令祖父就提出以這幅畫抵債。那個朋友無法,隻好將這幅畫抵給了令祖父。
莊雲祥點頭說我好像聽祖父提起過這件事兒。
孔慶昌說,莊掌櫃,可你知道,那個小商人是誰嗎?他就是我的恩師張子雲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