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秦牧《藝海拾貝》裏的一篇文章,卻讓我一直難忘。文章寫一頭發情的牛,居然把企圖阻攔它尋找配偶的牧人頂死。我當時看了還學古人在旁邊加了批:“衝天一怒為紅顏,憨牛原來也動情!”
其實,構建和諧社會,必須要善待像牛一樣的普通大眾,這不僅是每一個國家公務人員的事,更是國家的事,國家得營造善待民眾的良政才行。
“牛年但願是個好年頭。”這是世人的共同心願。是啊,鼠年,給中國和世界太多太多不平凡的尤其是悲傷的記憶。牛痘苗的發明,使人類免受天花的災難。1979年世界衛生組織鄭重宣市“天花在地球上絕跡”。這是人類對傳染病預防進行人工免疫的最優秀的範例。但願牛年的牛氣能像曆史上牛痘苗一樣,給世界帶來福音。
遮天
中學畢業回鄉務農。有一次,一老私塾問“指鹿為馬”這則成語怎麼解釋。我盡管那時在中學沒學多少知識,但對這條成語還是知道的。我說: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然而,他卻說不全對,或者說不對,應該加上遮天,或者就是遮天。想想也有道理,這則成語故事出處是秦二世時權臣趙高故意將鹿說成是馬,逼迫大臣們承認,如果他遮不了天,能嗎?
昨日陪小外孫看電視,電視上放著這則成語圖片,當小外孫問起“那明明是鹿,那個人怎麼將它說成馬”時,讓我想起了36年前的往事,還想起了7月22日日全食的事。
日食之日到來之前,媒體就一輪接一輪不眠不休地轟炸:“1814年—2309年間在中國境內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日全食”、“500年一遇”。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日全食這天我們淮安是雨天,雲層厚看不到,又沒有其他設施,隻好在家的陽台上望雨興歎。之後,無奈地看江蘇衛視的現場直播。日食過去了,可因為是雨天,我竟將日食與陰雨天連在一起想。日食跟陰天沒啥本質區別,都是有個東西把太陽遮住了,區別隻是遮住太陽的東西以及他們的高度不一樣。漫天的雲遮住了人們的眼睛,於是就陰天了,人們在“疑雲”背後“不明真相”,隻覺得天地沉悶,胸中有股氣得不到舒展,憋屈得慌;月亮在大氣層外遮住太陽,整個天地瞬間黑暗,黑得徹底黑得完全。可見要想一手遮天你得有厚度或高度,雲層厚到一定程度或位置高到一定程度,才能遮天。
自然界的遮天是罕見的,也是可以預測的,且是不以人的意誌做主的。可人世間的遮天卻不一樣。早年綦江垮橋後,該縣縣委書記張開科召開緊急會議指示:各單位職工不準圍觀,不準議論,不準談這個人有問題那個人有問題,還強調:職工不聽招呼,要堅決處理,嚴重者開除公職。這是遮天。揭露山西某地搞假噴灌的《南方周末》,在某地被全部封存、就地銷毀,這也是遮天。遼寧西豐縣的縣委書記令公安上京城抓記者,河南靈寶市的頭頭們令警察奔上海捕王帥,礦難之後的消息封鎖、不準記者進入和封口費,都是為了遮天……想“遮天”者,肯定遠不止上述幾類。
今天的“遮天”,花樣百出,辦法多多,有權的用權,有錢的用錢,有關係的用關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萬變不離其宗,無非是為了欺上瞞下弄虛作假。
“難將一人手,掩得天下目。”這是唐人曹鄴《讀李斯傳》的詩。“‘搗鬼’有術,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來無有。”這是魯迅的話,如果將這句話中的“搗鬼”兩字改成“遮天”,不是可以恰如其分地道出趙高及其子孫們的真諦嗎?古時信息傳播手段落後,“遮天”操作較為簡便,隻要堵住告狀一關即可。而今是信息社會,要想一手遮天,談何容易?即使你攀到月亮的高度,500年一遇的日全食,遮天最長不過6分39秒!
時代呼喚真正的平民典型
看到《淮安廣播電視》報關於平民典型的宣傳的話題,讓我想起了被評為“感動中國”2007年度十大新聞人物的謝延信。
謝延信作為一個普通煤礦工人,在妻子和他生活一年去世之後,他能夠信守諾言,對癱瘓在床的嶽父、年邁多病的嶽母行孝道33年,伺候呆傻的內弟至今無怨無悔,實屬罕見。
謝延信這個典型具有廣泛的受眾群體,各行各業都可以學,國內可以學,國外的華人也可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