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山寨精神來創業(3)(2 / 3)

生產已經進入正常化了。

許強到車間裏一看,秩序一片井然,心裏不覺欣喜。所謂的車間,就是客廳和一間住房,他們就在這種家庭式的作坊裏,為城市的男男女女打造著雷人的手機。工人們都在聚精會神地做著自己的工作,車間裏除了細微的上擰螺絲的聲音,安靜極了。這一批工人文化程度大都是初高中,又基本是80後,由於年輕,接受事物的能力比較快,經過幾天的培訓,很快就能上崗了。工人們這不是做樣子給他看的,因為他早就為他們製定出了一套嚴格的計件工資標準,在他這裏,要真正體現出多勞多得少勞少得的原則,這無疑大大提高了大家的勞動積極性,手工快的人,一天能裝一百台左右。

許強現在生產的這一批產品,就是他在飛虹開發的那一套卡通係列,飛虹公司早已打開了良好的市場銷路,他無須再搞研發,也無須再搞市場調查,隻要按著生產程序,批量生產就可以了。這使得他省去了許多的環節,也免除了不少風險。有人說,這一行業是中國最不需要多少知識含量的IT行業,隻要懂得一些技術,懂得市場,有高中文化程度即可。這話雖然有失偏頗,但是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這一行業的從業人員遠沒有原創性的技術含量高,工作難度大,一般隻是克隆,稍好一點兒的才能在原創的基礎上進行開發。許強計劃等資金回籠之後再開發新的產品。這個新產品是他在飛虹打工時設計的,產品定位大眾版,更側重於工薪族和普通老百姓,價格實惠,結實耐用,外觀美觀大方。就在他正準備向飛虹公司提交方案時有了單幹的打算,他就悄悄把它留了下來,沒有提交公司。

他來到了自己的辦公室。這辦公室要比他在飛虹當總裁助理的差多了,那雖說是個助理,派頭卻要比他現在理想公司的總經理大得不知哪去了。他知道,那種大是虛的,那種好也是虛的,充其量隻是給別人打工,哪天人家不用你了,你屁也不是。現在不同了,盡管他每天忙得灰頭土臉的,可那是在為自己忙,每一滴汗珠,都是流在自己的花園裏。

江欣然一臉喜色地進了他的辦公室,給他交了一份表格,他展開一看,隻見上麵寫著:

表1 BF00款彩信手機成本核算許強看完說:“這出廠單價是不是有點兒低了?好像在市場上要賣600元左右呀。”

江欣然說:“我問陳總了,他說頂多就是這個價。”

許強就叫了一聲:“老陳,你過來。”

江欣然說:“人家還沒有老,就被你叫老了。”

許強說:“他有時候高興了也叫我老許,我不叫他老陳好像不公平。”

陳東傑就嘿嘿笑著說:“叫老許好,覺得有一種交心的感覺。”

許強把表格往他麵前一遞說:“你看看,出廠價是不是定得太低了。”

陳東傑說:“我們的毛利都181元了,還低?不低了,我們交給經銷商是這個價,經銷商批發的時候吃掉50到100元的差價,到零售商鋪,價格都標著700元到800元,顧客再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基本上就600元可以成交。過去在飛虹,出廠單價也是這樣的。”

許強就笑了說:“奶奶的,有錢大家賺,有利大家享吧。東傑,銷售就全靠你了,現在生產線已經成功投產,如果正常情況下,每天就可以生產500台左右,你必須得把貨及時發出去,否則,我們就可能會導致僵局。”

陳東傑說:“這幾天我都忙得一塌糊塗,又是電話聯係,又在電腦QQ上與他們聯絡,發貨沒有問題,都是過去的老熟人,關鍵的問題是,貨款不一定能按時到位,通常情況都是一個月我們去收一次,賣多少收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