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間的一天,權傾朝野的宰相和珅剛下朝回府,仆役就拿著兩張名帖進來:“新安縣令牛而能、馬唐縣令孫昌求見。”
和珅連瞅都沒瞅一眼名帖,就擺手說:“不見。”
要知道,和珅是乾隆皇帝麵前的第一紅人,權勢熏天,平時巡撫將軍要想見他一麵都難,何況兩個小小的縣令。
不料,仆役下去後,不久又回來,還捧著個盒子,說那兩個縣令死活不走,還說如今有個大案子,跟和珅有密切關係,盒子裏的東西就是贓物。和珅奇怪,打開盒子一瞧,發現裏麵是個巴掌大小的金錘子。
望著金錘,和珅臉色突變,沉吟半晌,他讓仆役把兩位縣令帶進密室。牛縣令和孫縣令進來,還沒開口,和珅就急著問:“此錘是從何而來?”兩縣令對視一眼,說起了事情的來龍去脈-—馬唐縣境內有座太平山,山下住著個叫朱四的漢子。這朱四天生嘴饞骨頭懶,種地嫌太苦,做工嫌太累,幹個小買賣吧,他又不識秤杆斤兩。
這太平山上有成群的山雞野獸,俗話說靠山吃山,朱四就以挖陷阱捕鳥獸為生。每次他挖好三尺寬、九尺深的陷阱,再罩上羅網,表麵用枯枝敗葉偽裝一番,過路的野獸如果一不小心跌落陷阱,就算不摔死,也會被羅網裹住,動彈不得。有時運氣好,一天能捉到十幾隻山雞野兔。
這天一早,朱四照例上山收獲獵物,不知是運氣差,還是野獸學精了,幾處陷阱上的偽裝紋絲未動,連一根山雞毛也沒捕到。朱四罵罵咧咧,來到一處新挖的陷阱,發現坑底的羅網好像捕到了什麼東西。朱四大喜,趕緊使出吃奶的勁把羅網拖上來,然後仔細一瞧,不禁“媽呀”一聲,癱坐在地。這羅網裏哪裏是野獸,竟然是個活人。
朱四驚慌失措,一試那人的鼻息,發現還有熱乎氣,看來那人跌落陷阱,摔暈了而已。朱四雖然好吃懶做,卻不敢謀害人命,他急忙把那人背回家裏,燒來熱湯熱茶,給那人灌下。不久,那人醒來,他告訴朱四,他名叫錢大壽,是個過路的客商,他本想抄小路過山,沒想到一不小心踩到了陷阱。
錢大壽問朱四是幹啥的,朱四哪敢說是他挖的坑,隻隨口胡謅,說自己是個樵夫,上山砍柴時遇到摔暈的錢大壽,就把他救了回來。“真是好人呐!”錢大壽信以為真,不但滿口感謝,還從懷裏掏出一大錠銀子,塞給了朱四。
朱四差點樂出屁來,沒想到這錢大壽真是“二”到家了,跌進別人挖的坑裏,還蒙在鼓裏呢。那錠銀子有十幾兩,真是天上掉下的橫財!晚上,朱四躺在炕上,摸著銀子怎麼都睡不著了,他想,自己挖坑抓半年山雞,還不如蒙錢大壽一次賺得多。思來想去,心裏打起了小九九。
此後,朱四便偷偷在一些山野小路上挖了許多陷阱,有時遇到有人跌落進去,他就“挺身而出”,救起那人。被救之人自然感激,事後送錢送物,朱四的日子過得也越來越滋潤。
轉眼過了大半年,一次朱四上山,發現陷坑裏又掉進個人,那是個年輕後生,不過由於跌落陷坑時,腦袋碰到了坑底的石頭,竟然一命嗚呼了。朱四嚇傻了,坑是自己挖的,如今出了人命,如何是好?思前想後,他一咬牙,把屍體拖到僻靜處,草草掩埋。這時坑底還有一個包袱,應該是摔死的年輕人的,朱四打開包袱一瞧,眼珠子差點掉下來,裏麵除了衣裳幹糧,還有個紅木盒子,裏麵是整整五十張銀票,每張二百兩,足足一萬兩。
朱四差點樂傻了,沒想到自己挖了個土坑,就逮到個財神爺。有了錢的朱四,丟了自己的窮酸行頭,揣著銀票進了城。這朱四的祖上本來也算一方富戶,可惜朱四的老子是個敗家子,吃喝嫖賭抽五毒俱全,不幾年便揮霍盡了家產,最後被追債的人活活打死在茅坑。朱四自幼耳濡目染,好事沒學上,他老子那點花花腸子倒是熟門熟路,以前窮,現在有了錢,他就露出了本性,整天上酒樓、泡妓院、逛大煙館、下賭坊,沒過多久手裏的錢就花了個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