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事情貌似並沒有這麼簡單,A和B的話,似乎像是處於對立麵,這就不能排除,A和B才是說真話和假話的人。
照這樣推理,又可以得出,C說的話半真半假。
信息太少無法得出正確結論,宮子俊與老爺子對視一眼,便試探性地問:“我們可以提問嗎?”
如果可以提問,那麼就能從中找到破綻。
三人也不含糊,果然如宮子俊所願,依次答話了。
A:“可以。”
B:“隻能回答在範圍之內的問題。”
C:“隨便問。”
這時,老爺子敏銳地發現到了一件事,他低聲附耳說:“他們帶著通訊設備。”
宮子俊仔細一看,果然,自己之前還沒注意,這三人的脖子上都纏著根線,由於用肉色的膠布掩蓋住,所以很難察覺,但是耳朵裏那耳塞卻比較矚目。
想必,這是組織為了防止三人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而設置的手段。
但這樣反而比較好辦了,如果他們隻是單純的出題者,那麼就不會有漏洞可找,但如果他們是和自己、老爺子一樣,是阿托克島上的工人,那麼就必然會露出馬腳。
比起選擇正確的門出去,眼下還有個問題必須搞清楚。
他們三人為何會在此擔任出題者的角色?
“你們為什麼會在這?難道你們沒有參加選拔嗎?”宮子俊低聲和老爺子商議了一下,便想好了要問的問題。
A:“什麼是選拔?”
B:“沒有參加。”
C:“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三人的回答出奇地一致,這讓宮子俊忍不住笑了笑,隻是意料之中而已,但他們的回答,貌似已經不符合基本設定了。
按道理來說,他們其中必然有人要說真話,而且他們避開了為什麼會在這裏的問題。
於是,宮子俊又問:“你們的設定是怎樣的?一個人說真話,一個說假話,一個人半真半假,我猜得對嗎?”
A:“不對。”
B:“對。”
C:“沒有設定。”
為了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宮子俊和老爺子輪換著問了三人不少問題,其中甚至包含了對方是否在島上生活過,待在什麼區,以及他們已經在這個房間等了多久之類。
細心的宮子俊從中還是發現了一些貓膩,或者說是線索。
沒錯,這三個人都是在阿托克島上待過的,從他們的回答來看,即便是組織裏的人,都難以體會到那種痛苦和無奈。
但他們應該屬於不同的區,應該更高。
在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他們對答如流,基本上不用思考,這更加證明,他們不是按照即有答案來應對的。
但涉及到這個房間解謎的部分,三人就有些力不從心了,甚至A還在回答一個問題的時候,猶豫很久,原因是他沒有聽清楚耳塞那邊傳來的指令,接連調整了幾次耳塞的位置。
最後,宮子俊鎖定了突破口,因為他覺得,這三人的設定,和自己之前想的有些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