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楊順得到答複,董卓已經被自己說通,張揚獻出函穀關,自己親自去宣旨加封張揚為並州牧,保證與其永遠交好。
楊順聽後連連感謝,並表示回去後立刻請張揚讓出函穀關,請李肅回複董卓,馬上派人接收函穀關。
李肅按照董卓意圖,帶郭汜與二萬人馬前去函穀關宣旨,來到關下,李肅以擔心有變為借口,讓郭汜帶大軍暫時駐紮關外,若張揚有變,就殺進關去。
郭汜聽後大是感動,連連讓李肅小心。
李肅被接進關中,他直接把聖旨交給張揚,也沒要求張揚跪接,隻是臉上微現不滿之色說道:“如此聖旨不需跪接,都是董卓之意”
張揚聽李肅一說,知道李肅對董卓不滿,但是也怕李肅試探他,便大喝道:“你深受董相國信任竟敢出此言,我豈能容你”
李肅聽後失望的說道:“我以為張將軍是英雄,是肅看錯人了,可惜啊”
張揚聽後說道:“李將軍何意”
李肅道:“我隻是認為張將軍不過是暫時依附董卓發展勢力,如此一看張將軍是真心依附,肅也無話可說,要殺要剮悉聽尊便,隻是死在你這種人手上肅實心不甘”
在李肅的一番說詞下,張揚相信了李肅,說道:“揚確非真心依附,不過為收複並州爭取時間而已”
李肅聽後大喜,拿出了董卓的書信,張揚一看頓時心驚,李肅卻說道:“張將軍不必擔心,隻管抓緊接收並州,肅自有辦法讓董卓不為難張將軍”
例肅也將自己欲與呂布謀取董卓之意說與張揚,張揚表示平定並州後願為外援,隻等李肅號令。
董卓與馬騰、韓遂相持在陳倉多日並未交戰,數日後,張濟親自出城來到馬騰、韓遂營中,向二人言明朱儁已死,諸侯已散,並說以厲害。
馬騰本就忠心漢室,聽聞皇帝就在長安,隻是要求皇帝下旨,自己立刻歸附,韓遂也同意。
李肅接到董卓命令後,立刻請董太後和皇帝加封董卓為太師,並下旨讓馬騰、韓遂歸附董卓。
馬騰、韓遂接到聖旨後,立刻歸附董卓,董卓加封馬騰為平西將軍、加封韓遂為涼州牧,讓二人共守西涼。
董卓回兵長安後,繼續施仁政,對董太後和皇帝也算恭敬,漸漸的在百姓和朝廷百官中有了好感,李肅看後心中雖然焦急,但是也是無奈。
一時間上黨太守張揚斬殺大將軍朱儁依附董卓,加封為並州牧;
馬騰、韓遂投降,分別被加封為平西將軍與涼州牧;
天下諸侯震動,個人都有了自己的想法。
曹操追擊董卓中計被關羽所救,就返回東郡,此時的曹操是元氣大傷,加上鎮守東郡的曹仁的三千人馬,所剩兵馬不足八千。
但是曹操雖敗卻不喪誌,他看出天下必將大亂,為今天下是以實力為主,隻有擴充實力才能稱霸天下。
為了擴充實力曹操采用戲誌才之計策,先聯絡陳留太守張邈,結為同盟,欲先誅殺了山陽太守橋瑁、濟北相鮑信。
再與張邈威逼兗州刺史劉岱讓出兗州,然後再廣招賢能迎回天子,號令諸侯,曹操在緊張的準備著。
袁紹回到北海後,得到從兄袁遺讓出的青州牧,虎視冀州。
幽州牧公孫瓚亦是對冀州垂涎三尺,也有吞並之意。
河內太守王匡兵少將微,看事不好,投奔了上黨太守張揚。
北海太守孔融一無雄心、二無壯誌,聽聞董卓不計較張揚曾經討伐,還任命其為並州牧,主動放棄了北海,舉家投奔長安,去投靠當今小皇帝去了。
孫堅帶家眷及一部分投靠他的江東士族、門閥前去豫州,關羽張飛共同推薦廖元為廣陵太守,得到小皇帝的準許。
孫堅與劉備暫時還算安穩,未有任何舉動。
童宇看天下即將大亂,自己手中又有討伐揚州叛亂的聖旨,便欲起兵討伐揚州叛亂。
童宇命令關羽留守新野,協助賈詡等人鎮守鎮南將軍府,自己帶張飛前去吳郡準備平定揚州。
起點女生網www.qdmm.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