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忠心不變,不做跳蚤做忠臣(6)(1 / 1)

所以,你對老板的真誠沒有得到你預期的回報,並不是你的真誠犯了錯,更有可能是你的績效不夠好。但不管怎樣,真誠的對待老板一定是你職業生涯的加分項。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他們都是懂得感恩和回報的,隻要你真誠地對待他們,就能收獲他們的真誠,正所謂“將心比心”“以心換心”。這個道理在心理學上也有所驗證,即人際交往中由於一方給予另一方的獎(懲)、恩(怨),另一方產生相應的獎(懲)、恩(怨)交換的效應,即為人際互動效應。

這種“交換”即是一種互動,可以是積極、肯定的,也可以是消極、否定的。更通俗地說,就是“你對我有恩,我自然也會幫助你;你給我好處,我也會給你好處。相反,你若是處處給我下絆兒使壞,我也讓你不痛快。”

在與老板的相處中,你也要用心地盡可能地使“人際互動效應”充分發揮積極的作用,以樹立自己的良好職業形象,贏得老板的信任,成為老板的心腹和幹將。

那麼,麵對這個特殊的人——老板,我們應該如何表現出自己的真誠,並將“人際互動效應”發揮到極致呢?

第一、坦蕩。

羅曼?羅蘭說:“要散布陽光到別人心裏,先得自己心裏有陽光。”做一個真誠的人就要不藏私,心懷坦蕩。不在老板背後說不利於他的話,不傳播不利於公司的流言,不挖公司的牆角,對於公司的事情,能幫忙就幫忙,能出力就出氣。不必說太多漂亮話,但說出話來一定要真誠。

第二、不要事事要求回報。

很多職場人總是算計自己的“付出”能換來老板的多少“回報”。因此,他們在心裏總有一定的期望值,但是人情並不同於“做買賣”,並不是你花多少錢就能買到多少東西。

人情很難衡量,若是有了“定價”,有超出你期望的驚喜時刻,自然也就會有讓你失望的“賠本”時刻。患得患失不僅會影響你的心情,還會讓老板覺得你過於勢力,從而疏遠你。反倒不如保持平常心,得到回報當作驚喜,沒有回報當成正常之事,如此一來反而會時常得到驚喜了。

第三、盡量減少說謊的次數。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參加實驗的人被分成兩組:一組在交流中要說謊,一組則不說謊。結果顯示,說謊的一組兩個人之間的距離拉大了,因為說謊而引起的心虛感使他們不由自主地想逃避。

在和老板的交流中,也要盡量減少說謊話的次數,除必要、善意的謊言外,盡量不要說謊,否則,隻會降低老板對你的信任度,也會疏遠你。

中國有句古話叫“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種下了真誠,通常都是有所回報的。也許有人會說,我真誠待老板,他若不真誠待我,那我豈不是很傻、很吃虧嗎?

不可否認,並不是每個老板都有一顆正直、善良和感恩的心,甚至有一部分人虛偽、狡詐、陰險,似乎對誰都不安好心,以怨報德、以惡報善。不管你怎麼用心對他,都難以打動他那一顆石頭一樣的心。如果你的老板屬於此類,那麼勸你還是及早離開他,投奔明主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