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持責任心,任何崗位不懈怠(4)(1 / 1)

當工作中出現問題時,人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可能是:“這可不是我的錯”,或“這個問題好像很複雜,很難解決”。這些話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事實上,對於說者而言,這些話就像是腐蝕人心的慢性毒藥,很可能是人們“找借口”習慣的開始。

人的習慣特別是壞習慣的殺傷力極大。當某種行為、思想、態度在腦海深處逐步成型,就具有了很強的慣性,進入到潛意識,很難根除。它會讓你在不知不覺中這樣做或那樣做。在習慣的作用下,人會降低辨別和反應能力,有時候即使是做出了錯誤的決定,也會覺得是理所當然的。

當你第一次為工作中的過錯和應負的責任開脫時,你可能首先會感到忐忑不安,隨後則是暫時的舒適和心安理得。但是,這種借口所帶來的舒適感會使你在第二次、第三次遇到同樣狀況時本能地趨同於之前成功逃避責任的經驗。如果你不加以克製這種行為,長此以往,你就很可能養成遇到問題尋找借口的習慣。這是一種十分可怕的消極心理習慣,它會讓你在工作中變得拖遝而沒有效率,讓你變得消極,得過且過,最終在職場中碌碌無為。

張尼是一個編輯,在大家的眼中,他是個勤奮好學並且非常尊重老板的人,他會抓住一切機會向上司請教,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這個方案行不行等等。

在獲取老板的認可後,他就會開始按部就班地開始工作。如果當有人提出疑問或對操作細節質疑時,他會立即說:“我問過老板,他讓我這麼做的!”慢慢地,他的上司才明白,他事事彙報,並不是不知道該怎麼做,而是為了規避自己的責任——都是按老板的指示做的,出了問題和我無關。

這就是典型的推卸責任的表現,這樣的情況在我們身邊並不少見。張尼在找推卸責任的方法方麵可謂費盡心思,自以為做得滴水不漏,可惜他不明白,這種招數在短期內也許能夠明哲保身,可是長此以往,這種小聰明其實很容易被人識破。沒有哪個老板願意承認自己的決策失誤,當然,更沒有哪個老板願意在員工麵前丟麵子!

所以,如果你堅持以這樣的方式規避責任,下場估計隻有一個,那就是被解雇。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員工是負責任、有擔當、肯用心工作的人,這樣他才能放心地把工作交給員工去做。因此,為了避免自己養成推卸責任的壞習慣,有必要檢查一下自己是否有以下言行:

◆遇到不想做的事就推說自己忙沒有時間處理;

◆遇到麻煩事就幹脆推說自己病了,不來上班,或者想盡各種方法把事情推給別的同事去處理;

◆麵對客戶的要求,很少思考自己如何應對,而是先抱怨客戶太挑剔;

◆遲到時的第一反應不是“我出來晚了”,而是說一些堵車、下雨之類的外部因素,總之一切都是別人的錯,與自己無關……

◆當被分配到一個創新課題時,先抗拒“我們以前從沒那麼做過,或這不是我們這裏的做事方式”,言外之意是“我按照你的方式做,萬一做得不好可不要賴我!”

◆當麵對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時,第一反應是:“超越他們?不可能吧,他們在許多方麵都超出我們一大截。”

沒錯,在做事之前你可能會有一絲擔憂,所以,你花了不少心思給自己找後路。但是,知道這句話嗎?一流的人找方法,末流的人找借口。如果你從未嚐試,便永遠不知道自己行不行。“隻要精神不滑坡,方法總比問題多”。請相信這句話的魅力吧!它會讓你因為懂得找方法而脫穎而出,還會為你迎來獲得高薪的機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