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持責任心,任何崗位不懈怠(2)(1 / 1)

身在職場,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保持這種積極的工作態度。否則,縱使你再有才華,如果對工作不能做到盡職用心、認真負責甚至是玩忽職守,絕對不可能得到老板和公司的青睞。

可能有的人會說,“那麼拚命為什麼?大家不拿同樣的薪水嗎?”他們的信條是:隻要按時上下班,職責之外的事情一概不理,分外之事更不會主動去做。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樣的人沒把心用在工作上,而是把心思花在“應付工作上”,他們永遠也不會得到老板“分外”的獎勵,因為少付出,永遠不可能換來多回報!

積極的工作態度是一個優秀員工最基本的素質,也是所有企業和老板都喜歡的工作作風。唯唯有積極的行動才能帶來積極的成果,它的內容很寬泛,包括但不僅限於察言觀色,積極配合老板的工作;多做一些工作計劃、策劃之類的先導工作;能夠考慮得遠一點兒;勤思考、多用心;閑暇時,也不會徹底忘記工作;留心生活和工作中的啟發;勤充電,等等。從平時的點點滴滴做起,努力做到“簡單的事,全力以赴”,這才是我們所推崇的工作態度。

也許你會覺得堅持這種態度很不容易,但最終你會發現這種態度會成為你個人價值的一部分。當你體驗到他人的肯定給你的工作和生活所帶來的幫助時,你就會一如既往地秉持這種態度做事。

隻要態度端正了,心思用對了,工作效率就會轉化成工司的效益,高薪的夢想才有可能實現。請記住,在大多數時候,你無法改變工作本身,但你可以改變對待工作的態度,態度決定一切!

敬業精神助你“柳暗花明又一村”

具有敬業精神的員工為每個老板所青睞。因為,這樣的員工能在本職崗位上盡情地發揮所長,工作績效要比一般員工高幾倍。

詹姆斯·H·羅賓斯是美國偉大的職業成功學家,是繼本傑明·富蘭克林、阿爾伯特·哈伯德之後又一位美國“敬業精神”的闡釋者。他認為:“敬業,就是尊敬、尊崇自己的職業。如果一個人以一種尊敬、虔誠的心靈對待所從事的職業,甚至對職業有一種敬畏的態度,他就已經具有敬業精神了。但是,他的敬業心如果沒有上升到‘敬畏’的高度,沒有上升到視自己的職業為天職的高度,那麼他的敬業精神就還不徹底,就還沒有掌握到精髓。天職的觀念使自己的職業具有了神聖感和使命感,也使自己生命信仰與工作聯係在了一起。隻有將自己的職業視為自己的生命信仰,那才是真正掌握了敬業的本質。”

簡單地說,敬業,就是尊重所從事的職業。敬業精神,就是對所從事的職業用心用情、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盡職盡責的精神。或許有些職場人認為敬業精神已經“早已過時”了,他們認為,“敬業是父輩們的事情,年代不同了,現在我們應該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這才符合時代的特色!”

這種職業觀念未免有些短視,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敬業與個人利益最大化並不矛盾。很多時候,敬業精神不僅是你是否能得到一個機會的重要考核標準,也是老板考慮是否給你升職加薪的重要衡量尺度。

搜狐總裁張朝陽是這樣評價敬業精神在工作中的重要性的:“我公司聘人的標準是要有敬業精神。我認為,工作是一個人自下而上的基本權利。有沒有權利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則看他能不能認真地對待工作。公司給員工一份工作,實際上是給其一個生存的機會,如果能認真、用心地對待這個機會,才對得起公司給予的待遇。能否幹好公司分配的工作,能力不是主要的;能力差一點兒,隻要有敬業精神,能力會提高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