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1 / 1)

姥爺彌留之際母親提到“五兒”絕非偶然,五小姨三個字已經深深刻在了我的大腦裏,想不去想都不成了。

綜合表姐肖容的提及加之母親在姥爺臨終前的神秘表現,起碼傳遞出三個信息:第一,我的確有個五小姨,她的容貌就在那張照片裏;第二,她死了,死得不明不白;第三,她的死不但對我們這一輩人諱莫如深,還一直對姥爺隱瞞。

或許出於好奇或許我長大成人了,關於五小姨和她的死,從那一天起,謎一樣纏繞我揮之不去。

姥爺去世後不久,我幸運地被中國醫科大學錄取。後來我才想,中國醫科大學在沈陽,也就是說,肖容當初希望我報考北京之說,我根本沒往心裏去。這不能不說我們這個家族未能給我帶來對親情的重視,忽略和漠視成為習慣,慣成一個人的品性。我的弱點,我的行為習性,家庭環境氛圍的潛移默化難說不起作用。

大學讀書期間,我發現醫學與死亡是一對難解難分的親兄弟,我對死亡話題異常敏感。隨之,那個籠罩在母親家族頭頂上的陰魂——也就是五小姨和她的死,如鯁在喉令我不爽。逐漸,我竟然形成了一個思想理念,常常拍打著我,演化成一種情緒:我沒必要繼承家族諱莫如深的異樣氣氛!

憑什麼呀?!

大學校園,使得我的眼界和我心目中的世界豁然廣大了,深厚了。大三那年,當我第一次麵對一具即將被解剖的女人僵屍時,不明不白死去的五小姨刹那間以模模糊糊的畫麵形象晃在了我的麵前。

那一刻,或許是心血來潮,秘密探尋五小姨和她的死亡真相的想法隱約確定。什麼目的?卻並不確定。這就是我的行為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