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講故事的《春秋左氏傳》(1 / 1)

大家好!感謝大家關注讀書的帥貓,我是帥貓。時光荏苒,身邊的孩子不知不覺就長大了。有時候我甚至在想。如果不抓緊時間教,他快比我強了。於是,趁我現在懂的還比他多,我製作了這套《再不教,孩子就要比我強了》係列。我決定先從國學講起。如果你也是中學生,可以一起來聽一聽。希望也能對你有所幫助。

在古代中國的春秋後期,天下大亂,諸侯紛爭,各路英雄好漢紛紛登場,上演了一場場精彩絕倫的曆史大戲。而在這一片混亂之中,有一位博學多才、通曉古今的奇人大佬出現了,他就是左丘明。

左丘明不僅精通曆史,還對孔子的思想有著深刻的理解。他看到孔子的《春秋》雖然言簡意賅,但很多地方都留下了懸念和未解之謎,於是便產生了一個想法,決定給《春秋》來個“深度解讀”,寫一部詳細記載春秋時期曆史事件的史書,這就是後來的《春秋左氏傳》。就是我們常說的《左傳》,它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敘事詳盡的編年體史書。

《左傳》從魯隱公元年也就是公元前722年,一直講到魯悼公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453年。這本書的時間跨度長達二百七十多年,就像是給《春秋》這本“大綱”配上了詳細的“注釋和案例分析”,把春秋時期那些諸侯國之間的你來我往、打打殺殺、結婚離婚、權力鬥爭,還有天文地理、風土人情、道德規範,全都一股腦兒地展示了出來。如果你一篇篇的讀下去,簡直就是在看一部活生生的曆史大片。

而且,左丘明在寫《春秋左氏傳》的時候,還特別注重細節和文采。他筆下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仿佛每段曆史活生生的呈現在咱們眼前。他的文字簡練而優美,讀起來就像是在欣賞一首首動人的詩篇。難怪後世有人評價說,《左氏春秋傳》是一部“文約而旨遠,辭微而義顯”的傑作。

《左傳》通常和《公羊傳》還有《穀梁傳》合稱為“春秋三傳”。那麼,為什麼《左傳》能成為“春秋三傳”之首呢?咱們得看看它有啥獨門絕技。東晉時候有個叫範寧的大學問家曾經評價《左傳》,說它:“《左氏》豔而富,其失也巫。”意思是說:《左傳》內容豐富,色彩斑斕,但有時候也喜歡聊聊鬼神之事。不過,跟其他兩傳比起來,《左傳》在敘事上那可是秒殺級別的存在。它不僅記錄了魯國的事兒,還涵蓋了其他諸侯國的大小事務;不僅講政治大事,連社會生活的邊角料都不放過,簡直就是個全方位、無死角的曆史直播間。

《左傳》還特別喜歡引用古代的曆史典故,這樣一來,咱們在讀這部書的時候,不僅能了解到春秋時期的事兒,還能順便學習很多上古時期的知識,這更加增添了史料價值。而且,《左傳》改變了《春秋》那種簡單粗暴的記史方式,讓曆史變得有頭有尾、有血有肉,這對後世史學研究做出了重大貢獻,直接奠定了編年體史書在史學界的地位。

所以啊,咱們別看《左傳》年代久遠,但是它那裏麵藏著的智慧和故事,可是咱們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學習古代曆史的金鑰匙。

好了,今天咱們就先說到這裏,如果你對國學有其他的收獲和感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也可以點擊訂閱按鈕,關注之後話題的更新,謝謝大家,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