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謝大家關注讀書的帥貓,我是帥貓。時光荏苒,身邊的孩子不知不覺就長大了。有時候我甚至在想。如果不抓緊時間教,他快比我強了。於是,趁我現在懂的還比他多,我製作了這套《再不教,孩子就要比我強了》係列。我決定先從國學講起。如果你也是中學生,可以一起來聽一聽。希望也能對你有所幫助。
《幼學瓊林》這本書,你一聽這名字,是不是就覺得它充滿了書香氣息,聽起來就像是給小朋友們準備的寶貝盒子,但實際上,它不僅僅是小孩子的專利,同時也是古代學子們啟蒙教育的“秘籍”。這本書,最早叫《幼學須知》,後來又有了《成語考》、《故事尋源》這些別名,就像是它內容的預告片,告訴你裏麵藏著成語的奧秘和故事的源頭。《幼學瓊林》之中,不僅蘊含了豐富的知識,更穿插著諸多傳說與典故。如那飛廉與箕伯,便是上古時期的風神。飛廉,鳥身鹿頭,或鳥頭鹿身,能隨心所欲地喚起狂風、平息風暴,是天地間風的主宰。而箕伯,最早被稱為箕星,主簸揚,能致風氣。漢以後,飛廉與箕伯逐漸融合,形成了民間所熟知的風神形象。這些傳說不僅增添了書籍的趣味性,更讓孩童在閱讀中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神秘與魅力。這部書大家普遍認為是明末的西昌才子程登吉先生編著的。相傳程登吉編纂此書之時,字字斟酌,句句推敲,力求做到言簡意賅,易於誦讀。他深知兒童記憶之特點,故全書采用對偶句寫成,朗朗上口,便於記憶。如此一來,《幼學瓊林》便成為了兒童啟蒙的絕佳教材,流傳至今,影響深遠。
這本書到了清朝嘉慶年間,經過鄒聖脈先生的增補,搖身一變,成了我們現在知道的《幼學故事瓊林》。更是被朝廷高度重視,定為幼學必讀教材。無數孩童在這本書的陪伴下,開啟了求知的旅程,逐步成長為社會的棟梁之才。更有偉人毛澤東,亦能熟背此書,可見其影響於世之程度。到了民國,還有費有容、葉浦蓀、蔡東藩等前輩們繼續添磚加瓦,讓它更加豐富和完善。
《幼學瓊林》它可不是一本普通的書,它是用駢體文寫成的,每一句都是對偶句,讀起來朗朗上口,就像唱歌一樣,記起來也特別容易。可以說,這是古人給我們編的一首首知識小歌謠。全書分為四卷,內容廣泛得不得了,簡直就是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上至天文地理,下到花鳥魚蟲,從帝王將相到平民百姓,從婚喪嫁娶到生老病死,應有盡有,無所不包。
咱們中國有句老話,叫“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這句話說得一點都不假。《幼學瓊林》裏,不僅介紹了大量的成語出處,讓你出口成章,還能讓你了解中國古代的那些大人物、小故事,天文地理的奧秘,還有那些繁瑣的禮儀製度。比如說,你知道“指鹿為馬”這個成語背後的故事嗎?它講的是秦朝末年,趙高如何玩弄權術,欺騙群臣的典故。這樣的故事,在《幼學瓊林》裏比比皆是,讀著讀著,你就仿佛穿越回了那個時代,親眼見證了那些曆史的瞬間。
這本書裏還有很多警句、格言,比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些話語,穿越了幾百年的時光,至今仍然在我們耳邊回響,激勵著我們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
所以啊,同學們,別看《幼學瓊林》是古人寫的,但它裏麵的智慧,是跨越時代的。讀懂了它,你不僅能夠“走天下”,還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穩健,更加自信。你想吧,下次當你聽到某個成語,或者聊起某個曆史人物時,信手拈來,引經據典,那是多麼帥氣的一件事。
好了,今天咱們就先說到這裏,如果你對國學有其他的收獲和感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也可以點擊訂閱按鈕,關注之後話題的更新,謝謝大家,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