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王重陽和全真教(1 / 1)

大家好!感謝大家關注讀書的帥貓,我是帥貓。時光荏苒,身邊的孩子不知不覺就長大了。有時候我甚至在想。如果不抓緊時間教,他快比我強了。於是,趁我現在懂的還比他多,我製作了這套《再不教,孩子就要比我強了》係列。我決定先從國學講起。如果你也是中學生,可以一起來聽一聽。希望也能對你有所幫助。

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這些都是金庸小說裏的武俠高手。其中以中神通王重陽為武學泰鬥。不過這個隻是小說,曆史上的王重陽是金代的一位道士,而且,他還是全真道的創始人。今天咱們就一起聊一聊這個了不起的道士。

王重陽,原名中字,字允卿,後來覺得不夠霸氣,就改名世雄,字德威。不過,這還沒完,等他入了道門以後,自己又改了一次,叫喆,字知明,號重陽子。不同時期的名字,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他人生觀的轉變。

王重陽的老家在陝西鹹陽大魏村,後來搬到了終南縣劉蔣村。從小他就非常喜愛讀書,後來還中了進士,成了京兆學籍的一員。是個標準的學霸。同時,王重陽文武雙修。金天眷元年,他還去考了武略,中了甲科,難怪金庸老先生在《射雕英雄傳》裏把王重陽設定為武功天下第一。王重陽一高興,又把名字改成了世雄,意思很好理解,他要成為當世英雄。

可命運這東西有時候就是愛捉弄人。王重陽到了47歲,發現自己文不成武不就,心裏非常鬱悶。於是,他決定不幹了。辭了官,跑到山林裏去隱居修道。

金正隆四年,王重陽開始了他的“奇幻漂流”。 據說,有一天王重陽在甘河鎮閑逛,突然看到一個瘋瘋癲癲的老頭,穿著一身破衣爛衫,手裏拿著個破碗,嘴裏念念有詞。王重陽一看,心想:“這老頭,怕是有點來頭。”於是,他就上去跟老頭搭話。這一搭話,不得了,老頭三言兩語,就把王重陽說得感覺如沐春風。老頭說:“你小子,有慧根啊!想不想得道成仙?”王重陽一聽,連忙點頭。於是,老頭就傳授給他一套內煉的真訣,讓他回去好好修煉。這一次的邂逅,可不得了,王重陽直接出家了,成為了一名道士。後來,他又在南時村挖了個“活死人墓”,自己住進去,潛心修煉了兩年。這“活死人墓”聽起來挺嚇人的,但其實就是他修煉的一個地方,咱們可以理解為是一個閉關的修煉室。

大定三年,王重陽修煉成功,從墓裏“複活”了,搬到了劉蔣村。過了幾年,王重陽開始四處傳教,特別是到了山東,更是發展的風生水起。王重陽的詩詞歌曲勸人修道,他的詩詞裏,既有儒家的思想,又有佛家的智慧,還有道家的玄妙,真是讓人大開眼界。除了詩詞歌曲,王重陽一些驚世駭俗的傳說。

比如說啊,有一次他在山東寧海宣講教法,突然天降大雨,眾人都躲進了屋子裏。可王重陽呢?他不慌不忙,站在雨中,張開雙臂,對著天空念念有詞。他這一念,雨竟然停了!眾人都看得目瞪口呆,紛紛感歎王重陽真是神通廣大。

這個故事可能聽起來有點玄幻,但是王重陽的修為和智慧那是實打實的。他不僅創立了全真道,還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著作,比如《重陽立教十五論》、《重陽教化集》等。這些著作都是咱們了解王重陽思想的重要資料。另外,他還收了七個徒弟,就是咱們說的“全真七子”。分別是:馬鈺、孫不二、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郝大通、王處一。這七位,個個都是修道的好手,跟著王重陽一起,把全真道發揚光大。

後來,王重陽帶著幾個徒弟回到關中,結果在去開封的路上就去世了,葬在了終南劉蔣村。不過,他雖然人走了,但影響力可沒消失。至元六年,他被追封為“重陽全真開化真君”,到了至大三年,又進封為“重陽開化輔極帝君”。這影響力,幾乎堪比神仙了。

王重陽的主要思想就是糅合了儒釋道三家,主張三教合一。他認為,修道的關鍵在於修心,隻要心裏清淨,就算身在凡塵,心也已經在聖境了。這種思想,到現在都很有啟發意義。

好了,今天咱們就先說到這裏,如果你對國學有其他的收獲和感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也可以點擊訂閱按鈕,關注之後話題的更新,謝謝大家,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