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頂商人做到胡雪岩這樣的,可以稱為傳奇,為政為商,他都堪稱典範。
胡雪岩幼時家境貧寒。為了養家糊口,作為長子的他經親戚推薦,進錢莊學徒,從掃地、倒尿壺等雜役幹起,三年師滿後,就因勤勞、踏實成了錢莊正式的夥計。正是在這一時期,胡雪岩靠患難知交王有齡的幫助,一躍而成為杭州一富。
王有齡,字英九,號雪軒,福建侯宮人。在道光年間,王有齡就己捐了浙江鹽運使,但無錢進京。後胡雪岩慧眼識珠,認定其前途不凡,便資助了王五百兩銀子,叫王有齡速速進京混個官職。後王有齡在天津遇到故交侍郎何桂清,經其推薦到浙江巡撫門下,當了糧台總辦。王有齡發跡後並未忘記當年胡雪岩知遇之恩,於是資助胡雪岩自開錢莊,號為阜康。之後,隨著王有齡的不斷高升,胡雪岩的生意也越做越大,除錢莊外,還開起了許多的店鋪。
庚申之變成為胡雪岩大發展的起點。在庚申之變中,胡雪岩處變不驚,暗中與軍界搭上了鉤,大量的募兵經費存於胡的錢莊中,後又被王有齡委以辦糧械、綜理槽運等重任,幾乎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戰時財經,為今後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胡雪岩之所以可以迅速倔起,除了得益於王有齡之外,另一個人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個人就是左宗棠。1862年,王有齡因喪失城池而自縊身亡。經曾國藩保薦,左宗棠繼任浙江巡撫一職。左宗棠所部在安徽時晌項已欠近五個月,餓死及戰死者眾多。此番進兵浙江,糧飽短缺等間題依然困擾著左宗棠,令他苦惱無比。急於尋找到新靠山的胡雪岩又緊緊地抓住了這次機會:他雪中送炭,在戰爭環境下,出色地完成了在三天之內籌齊十萬石糧食的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左宗棠麵前一展自己的才能,得到了左的賞識並被委以重任。在深得左宗棠信任後,胡雪岩常以亦官亦商的身份往來於寧波、上海等洋人聚集的通商口岸間。他在經辦糧台轉運、接濟軍需物資之餘,還緊緊抓住與外國人交往的機會,勾結外國軍官,為左宗棠訓練了約千餘人、全部用洋槍洋炮裝備的常捷軍。這支軍隊曾經與清軍聯合進
攻過寧波、奉代、紹興等地。胡雪岩是一位商人,商人自然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左宗棠任職期間,胡雪岩管理賑撫局事務。他設立粥廠、善堂、義墊,修複名寺古刹,收鹼了數十萬具暴骸;恢複了因戰亂而一度終止的牛車,方便了百姓;向官紳大戶勸捐,以解決戰後財政危機等事務。胡雪岩因此名聲大振,信譽度也大大提高。這樣,財源滾滾來也就不在話下了。自清軍攻取浙江後,大小將官將所掠之物不論大小,全數存在胡雪岩的錢莊中。胡以此為資本,從事貿易活動,在各市鎮設立商號,利潤頗豐,短短幾年,家產己超過千萬。
晚清時期著名的洋務運動由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三人發起。此三人在同太平天國戰爭中,認識到了西方先進軍事技術的重要性,迫切地要求向西方學習、自強禦侮,但由於他們的特殊身份,不便與外國人打交道。這樣,與左宗棠聯係極為密切,諸通華洋事務的胡雪岩在洋務運動中又找到了用武之地。他協助左宗棠創辦了福州船政局、甘肅織呢總局;幫助左宗棠引進機器,用西洋新機器開鑿徑河。毫不誇張地說,左宗棠晚年的成功中有著胡雪岩極大的功勞。
作為一代紅頂商人,胡雪岩叱詫商場,寫盡人間風流。更令後人稱道的是,他為富且仁,善好施,做出眾多義舉,在贏得胡大善人的美名、黃馬褂加身的同時,亦獲得了更多的財富。在他的這些義舉中,胡慶餘堂藥號的開辦,尤為後人們所稱道。
關於創辦胡慶餘堂雪記國藥號的緣由,流傳至今的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為胡雪岩因胡老太太生病抓藥受阻,怒而開藥號;一種說法為胡雪岩因小妄生病,抓回的藥中有以次充好的一兩味藥,要求更換時遭到藥店夥計的搶白,激憤而開藥號。實際上,任何偶然事件都有其必然性,胡慶餘堂的開創與胡雪岩深受杭州悠久的中醫文化熏陶,身處亂世而興濟世救人之念有著密切的關係。其實,早在1875年由於戰亂、疫病等原因,死亡率劇增,人口負增長之時,胡雪岩便己打定救死扶傷的主意。他邀請江浙一帶的名醫研製出諸葛行軍散、八寶紅靈丹等藥品,贈給曾國藩、左宗棠等部及受災區民眾。胡雪岩在全盛時期開創的胡慶餘堂將他救死扶傷的對象範圍擴大到全天下所有的百姓。在胡雪岩的主持下,胡慶餘堂推出了十四大類成藥,並免費贈送辟瘟丹、痧藥等民家必備的太平藥,在《申報》上大做廣告,使胡慶餘堂在尚未開始營業前就已名聲遠播,這正是胡雪岩放長線釣大魚的經營策略。1878年春,以上的耗費換來的是成倍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