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古老的瑪雅文字(二)(2 / 2)

一旦婚禮的日子確定下來,女方家就開始做準備。參加婚禮的客人們通常會帶來豐厚的禮物,而他們也將享受到一頓有火雞、馬鈴薯、玉米圓餅等食物的豐盛飲食。新郎的母親將準備一條裝飾有鸚鵡羽毛的纏腰帶給她兒子,同時為未過門的兒媳婦準備一條裙子和一件刺有精美圖案的上衣。在婚禮儀式上——雖然直到此刻即將成為夫妻的男孩和女孩還沒有交談過一句話——將接受牧師的祝福並向神祈禱,雖然沒有專門的愛神。當然也沒有什麼蜜月之說,第二天生活就像平常一樣了。雖然男人可以一夫多妻,但絕大多數還是一夫一妻。離婚是允許的,可以再婚。在瑪雅人的某些地區,如果丈夫對妻子不滿意,在舉行婚禮之後的一年內,可以將妻子送回娘家。傳教士蘭達在描述被征服之後的16世紀的瑪雅人的生活時寫到:“因為沒有愛,不懂婚姻生活以及婚姻所意味的彼此的責任,離婚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

實際上,從人類學的視角,無論是史料還是口傳的曆史和考古資料分析,中國的金雞崇信,遠比現有的文字記載要早。它是中國江南吳越地區先民稻作鳥(日)複合崇信象征符號——太陽鳥發展軌跡上的一個物象展現。

中日兩國雖然都有著廣泛的金雞傳說,但其崇信的價值理念,深層的相異遠勝於表層的類似。何謂金雞?從中國田野作業獲取的現存傳說崇信資料分析,它是一種神化的山雞,生活在山野之地,長著金色的羽毛,能下金銀質地的蛋。特別是它還具有金子般的心靈和神奇的魔力,專門扶貧救人,助善懲惡,成為人們精神的依托。美好理想的所在。

在日本,金雞崇信由來已久。日本神話的記錄是公元八世紀初。實際上,日本民俗中金雞崇信的流行,恐怕比神話記錄年代要早得多。一衣帶水的中日兩國,流行著豐富的崇雞信仰文化,金雞傳說崇信,便是其中之一。金雞為何神物,使人們會對它頂禮膜拜?金雞的原型之一即是野生的雞——雉。雖說日本也有原生雉,而且在現代被定為國鳥。然而從金雞崇信的源頭而言,恐怕還是在中國。它從中國江南稻作文化區的太陽鳥崇信流變而來。由中國傳入日本的金雞崇信,囿於兩國不同地域生態文化的製約和不同民族心理模式的差別,被深深打上了日本文化特有的印記,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風韻。從中也可窺見日本國民心態固有的文化內涵。

瑪雅文明之根在古代美洲各種文明當中,瑪雅文明被公認為最高的文明。王大有等學者經過長期的研究,從不同角度證實了瑪雅文明根在中國,瑪雅文明是中國文明的一個分支。我認為這大約是可信的,是上古中國史與世界史不應忽略的重要篇章。瑪雅人的十二生肖為虎、兔、龍、猴、狗、豬及六種與中國不同的生肖。這一點說明瑪雅人遷出中國時十二生肖未定型或未統一,也可能是瑪雅人對十二生肖作了改動,就像伊朗人用鱷代替龍、用豹代替豬一樣。有一種意見認為瑪雅人在5000多年前就已從中國遷出,瑪雅文明與中國文明各自經過了長期的發展,瑪雅人的天文學、數學成就達到了極高水平,超過了中國。但是兩者的相同點遠遠多於不同點。隨便舉一些例子就有:

太陽扶桑崇拜。太陽崇拜是各地古老民族都有過的現象,但《山海經》說的扶桑、三足烏與太陽崇拜相結合卻僅見於中國文明和源於中國文明的一些文本。瑪雅有人形扶桑,與甲骨文、金文若、女合體相同。

龍蛇崇拜。《山海經》反映出中國人對龍蛇的崇拜也在美洲印第安人中存在。這與歐洲、近東的觀念差異很大。龍本為鱷,但早已變為虛幻的龍。

太極八卦文化。所有印第安曆圖,中間必有太極形。瑪雅、密斯特克、阿斯特克曆圖均為八卦格局。先天八卦早已傳到美洲。到歐洲殖民者入侵為止,一直在應用。反觀中國自公元前4500年以來的八卦曆圖(河南洛書),可知其深刻內涵。

除了與生肖相關的內容外,旁設的門類有很多。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國家形態,瑪雅文明與古代中國文明(炎黃時代到戰國時代)的相同點遠遠多於不同點。至於體征的相似,古史傳說與神話的相近,瑪雅文明各階段的漢字、錢幣、佛像、服飾等明顯的中國文物,就不用多說了。

瑪雅文明來自中國,但5000年前已分離出去,獨自發展。盡管這樣,瑪雅與古代中國的共同特征還是足以使我們認識到二者的源流關係,理解二者同異的曆史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