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樂羊子妻規勸丈夫改正過錯,兩次用的方式不同。
第一次:
第二次:
取得的效果:
文章結構嚴謹,過渡自然。舉例說明。
五、錢塘湖春行
孤山北賈亭西,水麵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誰家新燕珠春泥。
亂花漸欲迷義成,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予盡,綠楊陰裏白沙提。
這首詩的作者是
結合語境解釋詩中加點的兩個詞語。
暖樹:
不足:
用波浪線畫出詩中的對偶句。
詩人是步行遊西湖的碼?為什麼?
答:
詩人的遊湖路線是怎樣的?
答:
詩中描寫的景物具有什麼季節特點?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答:
六、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材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麵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曰,還來就菊花。
1本詩題目中的“過”是什麼意思?答:
1這首詩的寫作線索是什麼?答:
熟讀詩文,填空。詩的頭兩句隻寫友人邀請,卻能顯出氣氛;三四句隻寫卻能見出一片清新的天地;五六句隻寫,卻能表現心情與環塊的愜意的契合;七句隻談重陽再來,卻自然流露對這個村莊和故人的。這些句子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意境,把恬靜秀美的農村風光和融成一片。
遊山西村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逍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柱杖無時夜扣門。
這首詩選自――,它的作者是
標出這首詩的韻腳。答:
抄寫這首的名句。
閱讀下麵文字,完成文後各題。
一、《論語》五則
貧子曰:“吾曰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誌?”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襲,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誌。”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日,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一昔者吾友嚐從事於斯矣。”
二、和氏之壁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地。”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
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依,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斷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誰,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遂命曰:“和氏之壁”。
楚人和氏因為獻璞,先被厲王冤枉,砍掉左腳,後又被武王冤枉砍掉右腳,這表現了他什麼精神?答:
這則寓言的寓意是什麼?答:
三、《狼》二則
有屠人貨肉歸,日已暮。欲一狼來,瞰擔中肉,似甚涎垂,步亦步,尾行數裏。屠懼,示之以刃,則稍卻;既走,又從之。屠無計,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懸諸樹而務取之。遂鉤肉,翹足掛樹間,示以空空。狼乃止。屠即逕歸。昧爽往取肉,遙望樹上懸巨物,似人縊死狀,大駭。逡巡近之,則死狼也。仰首審視見口中舍肉,肉鉤刺狼齶,如魚吞料。時狼革價昂,直十餘金,屠小裕焉。緣木求魚,狼則罹之,亦可笑已!
一屠暮行,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者所遺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顧無計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極力吹移時,覺狼不甚動,方縛以帶。出視,則狼賬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張不得合。遂員之以歸。非屠烏能作此謀也?三查皆出於屠;則屠人之殘,殺狼亦可用也。
1這二則故查,一寫狼為吃掛在樹上的肉而被釣刺齶而死,一寫狼為吃屠夫而“自苫中探爪入”,這表現了狼的什麼共同性?又各自突出了兩隻狼的什麼本質特征?答:
2在夜間遇狼的緊急情況下,兩個屠夫的表現有何不同?
這表現了他們怎樣不同的性格為人?
答:
四、樂羊子賽(續文)
嚐①有它舍雞謬入②因中,姑③盜殺而食之,妻對雞不餐而泣。姑怪問其故。妻曰:“自傷⑤居貪迎,使食有它⑦肉。“姑競⑧棄之。
後盜欲有犯@妻者,乃⑩先劫⑩姑,妻聞,操刀而出。盜人曰:“釋@汝刀從0我者可全不從我者,則殺汝姑。“妻仰天而歎,舉刀刎頸⑩而死。盜亦不殺其姑。太守聞之,即捕殺賊盜,而賜妻縑帛,必以禮⑩葬之,號曰“貞義”。
文言文中,省略句中成分的現象很普遑。將下麵的句子譯出來並將省略的部分加上。自傷居貪,使食有它肉。
“對雞不餐而泣”和“仰天而歎,舉刀刎頸而死”,表現了樂羊子妻的什麼性格特征?又反映了什麼社會現實?答:
五、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而,孤篷萬裏征必。
浮雲遊子意,③!
揮手自茲去,蕭蕭斑馬嗚。
解釋詩中加點的詞語。
郭:
去:
詩中的空白處應填人的詩句是
此別何時遇雲傍馬頭生
落日故人情,哀哀淚如雨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運用了―的修辭方法,交待了
詩中將什麼比作孤蓬?為什麼這樣比喻?
答:
詩中寫班馬蕭蕭長鳴的作用是什麼?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