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豬的飼養管理(二)(3 / 3)

2適時注射預防疫苗。如豬瘟、豬丹毒、豬肺疫的疫苗或菌苗,打過以後就可以防止這些疾病發生。

3積肥的豬圈,要勤墊草,勤出糞,以免糞草過多而發酵,溫度升高而引起豬生病。如果糞多,豬舍溫度升高,濕度加大,就容易引起豬患濕疹病。

4注意通風,預防感冒,春季氣溫經常變化,一旦變化,要堵好通風處,以防冷空氣侵入豬舍。

5春季還要特別注意預防仔豬副傷寒。注射副傷寒疫苗。在冷熱變化大的春天,要加強對仔豬的護理。

(二)夏季注意降溫

夏季和秋初,氣溫很高。南方一些地區氣溫有時高達40℃左右,對豬生長有一定影響。在這種情況下,農民往往產生一種錯覺而放鬆對豬的管理。

高溫季節雖對豬生長不利,但完全可以克服的。1982年七、八月間,我們去湖北省當陽縣慈化公社搞試驗,當時氣溫髙達攝氏40℃左右,有的農民就說,“六月不長肉,還搞什麼試驗。”在這樣的天氣裏,試驗的18頭中豬,飼喂了20天,平均每頭日增重1公斤多,群眾看了十分高興。夏季要養好豬,必須采取下列措施:

1給豬舍運動場搭棚遮蔭(或種些有藤植物)不讓太陽直射入豬舍。

2,給豬身和豬舍地麵衝水降溫,豬身衝洗降溫應在飼喂前進行,並注意不能向頭部衝水。另外在豬舍一角増設淺水池,豬熱了自己就會去水池裏泡一泡。

3保證豬有足夠的清潔飲水。

4多喂青料。

5采取防蚊措施,使豬能安靜睡覺。

(三)秋末冬初是養豬的“黃金季節”。

秋末冬初,秋高氣爽,氣溫適究,飼料充足,是養豬的好季節。這個時候,穀類、豆類、藉類、花生都相繼收獲。花生藤、紅薯藤、豆秸等經粉碎後發酵,也是,飼料,花生榨油後的花生餅蛋白質含量高達40%多;薯類報塊含澱粉多,熱能較高;秕穀粉碎後喂豬比統糠哲養價值高;豆類的莢莖含有一定能量和粗纖維,也可以曬幹粉碎用來喂豬。因此,應充分利用秋末冬初的大好時機,做好豬飼料的貯存和生豬育肥工作。40公斤左右的中豬,在飼養時,隻要把飼料的能量、粗蛋白調配適宜,如喂廣州軍區後勤部添加劑廠生產的添加劑,每天定時喂4餐,一般日增重可達1公斤左右,飼喂50~60天,豬體重達卯公斤左右,便可出轉。

(四)冬季怎樣飼養才能使豬長得快?

秋去冬來,氣溫下降,晝夜溫差較大,而且白天時間短,夜晚時間長。冬天氣溫低,豬為了禦寒需要耗費大量的體熱,這對豬長膘有很大的影響。因此,不小農民放鬆冬季飼養管理工作。冬季能否養好豬?實踐證明,嚴寒是可以防禦的,隻要我們采取適當措施,保證飼料的營養和適宜的溫度,也是可以養好豬的。我們在攝氏零下五度左右的寒冷地區試驗過:采取保溫措施,喂給足夠的飼料,補充添加劑。試驗結果,40公斤以上的豬日增重1公斤左右。加強冬季養豬的飼養管理,方法是:

1.認真修整好豬欄,把漏風的部位遮擋,堵嚴,防止冷風侵入,遮擋物可因池製宜,用草簾或塑料薄膜等都可以。

2豬欄內加墊幹草,做到不讓墊草潮濕。

3增加飼養密度,讓豬挨著睡,既可互相取暖,又可提高欄溫。多喂熱能高的飼料,以増加豬體內的熱量。

4有條件的飼養戶,也可以在豬圈內避風一角建溫室,溫室的大小,根據豬多少而定。一般中、大豬每頭0.5~0.6平方米,小豬0.4平方米即可。方法是:砌一米高左右的牆,留一小門讓豬自由進出,上部用稻草蓋嚴,內墊幹草,氣溫寒冷的時候,豬自行進入保溫室避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