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豬飼糧的配製及計算
(一)合理飼糧的基本要求
1.營養全麵,基本平衡。豬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的比例、水平以及性狀,我國及各省都已製定出有關標準。盡管這些標準還在不斷修訂之中,但學員隻要參考這些標準中的—個(國家的,各省的或美國的),依照豬的不同生長階段(哺乳期,小豬期,中豬期和大豬期),不同用途(作種畜用還是育肥出售等),對營養的具體要求去配製,就可以得到基本合理的飼料。
2適口性好。日糧既要配合得營養全麵、平衡,又要適口性好。使豬願意吃。影響飼料適口性的主要因素有:①飼料顆粒粉碎得不夠細;②鹽分過高或過低;③含粗纖維較高的飼料搭配過多;④某些飼料有異味;⑤缺乏含賴氨酸較多的動物性蛋白補料。
3飼料種類多樣化,有利於飼糧營養的平衡,又可以增加適口性。但配製中要避開有毒物質(如木薯皮中的氫氰酸、棉籽中的棉酚等,應在原料加工中去除),開辟新的飼料資源,必須經過飼養實驗。
4飼糧要經濟省錢。要熟悉各種飼料的主要營養價值及飼料價格,選擇合算高效的原料配製。要因地製宜應用原料。如玉米產區多用玉米,稻穀產區多用玉糠,種番薯、木薯多的地區多用番薯、木薯,作為主要的熱能飼料.
(二)農戶自配飼糧的步驟
有一定文化基礎的學員,最好能學會飼糧配合的計算,以便能更好地利用本地飼料資源,其步驟是:
1查兼用型或瘦肉型豬在現階段對消化能和粗蛋白兩項營養的需要量表。
2選擇飼料,根據飼料營養成分表,列出各種飼料的消化能和粗蛋白的含量,計算各飼料的實際消化能和粗蛋白含量,並進行試配合。
3調整飼料記方至營養達到需要量,先調整消化能,再調整粗蛋白。
4要先少量混合,並進行試喂觀察,根據適口性和增重效果考察配方是否合理。如合理可大量混合;如不合理則要調整。
配合飼糧的計算方法很多,下麵介紹適合農戶需要的簡單方法:
1、按各類飼料比例配合飼糧
2、按百分比的方法配合飼糧
3、用試差法配合飼糧
試差法也叫加減法。所謂試差法是根據飼養標準、原料情況以及實踐經驗,先粗略地編製一個配方,然後再對照飼料標準,按去多補少的原則,反複對照,反複計算,逐一調整,直到所有營養指標都符合或接近飼養標準要求為止。這種方法、道理簡單,容易掌握,目前在生產實踐中廣泛應用,但計算比較繁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