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
範段3:—個土裏土氣的瘦老漢,也競然夾雜在買蟹的人中,使這支小隊伍顯得非常不協調。黑蒼臉,絡腮胡,背有些駝,眼睛灰蒙蒙,像落了一層土。看上去,似一株老了的幹鬆樹。
仿寫(要描寫人物肖像):
修改:
範段4:“可俺錢……錢……”旱煙袋囁嚅著,手伸進口袋裏,摳索出一個又破又髒的小布包,放開了,拿出僅有的五元錢,擎到小姑娘眼前。手有些抖。
仿寫(要通過動作描寫表現人物的性格):
修改:
四、作文訓練
1.認真閱讀範文,想想本文作者的發感點是什麼?他是如何有感而發的?
範文:
勤奮——讀《居裏夫人傳》有感
李彤
《居裏夫人傳》一書詳細地記敘了人們熟知的科學家瑪麗·居裏偉大的一生。居裏夫人在化學及物理學領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任何一個人都會欽佩她,敬仰她;任何一個人也都會被她的那種堅韌不拔的個性,勤於鑽研,勇於探索的精神所感動。
上中學時,瑪麗被認為是一個有天賦的學生,但還沒有跡象表明她是一個天才,無數事實證明,是終生勤奮把她變成了天才。中學時代,瑪麗總是準時地在午茶後開始全神貫注地學習,那些在其他孩子眼裏看來是枯燥無味的功課,她卻學得津津有味,甚至於每一篇課文她都會一字不差地背誦下來。任何與學習無關的事情都休想將她和心愛的書本拆開。就這樣,她始終如一地學著,畢業時獲得了一枚金質獎章。我們現在和當時的瑪麗年齡相仿,正值學習的黃金時代。勤奮是我們從這裏走向成功的第一個必要條件。正常的人在成長到一定年齡時,彼此之間在智力上的差異不會很大,如果想要出類拔萃,就得勤奮學習。人的腦細胞隻有在不斷使用後,才會變得靈活。人的雙手隻有在不斷地使用後,才會變得靈巧。學習知識隻有做到勤動手,勤動腦,才能把知識學得透徹,學得靈活。勤奮是一個人得以通向光輝頂點的基礎。生活對於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不經流汗而僥幸獲得成功的人是沒有的。隻有全身心地投人到事業中去的人,才可能有所成就。
居裏夫人在巴黎上大學時,在陰暗狹窄的閣樓裏,忍受著饑餓與寒冷,但是她仍舊專心致誌地學習,幾乎是分秒必爭,甚至忘掉了休息。一個人要能每時每刻都做到勤奮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在條件惡劣的情況下。因為,要做到勤奮,需要有一種主觀能動性起作用。當條件稍不如人意時,這種主觀的能動性就會鬆弛下來,導致人們思想上的鬆懈,也就難以做到勤奮了。倘若“丟掉”了勤奮,那麼,一個人就將一事無成,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在人類曆史上做出貢獻的人都將證明這一點。
居裏夫人在資金、設備缺乏的情況下,辛苦地工作了十餘年,才從八噸鈾瀝青中提煉出了一克氣化鐳。她自己說:“我的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了。”勤奮工作的人,他們的汗水不會白流,苦盡甘來,人們終將會從自己的勞動中得到欣慰和滿足。勤奮的人能夠獲得成功,這決非偶然,他們的汗水和力量是築造成功的堅實的根基。如果說機遇也有偏心眼兒的話,那麼它的心眼兒永遠向著勤奮者。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沒有人會甘心落後,沒有人會甘心失敗,在競爭激烈的今天,要想取得領先地位而不付出艱辛的勞動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