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農產品信息收集和利用(2 / 3)

(1)注視市場種植或養殖某一農產品以後,要經常性地在網上注視這一農產品的市場信息,主要是了解掌握銷售市場這一農產品的價格和成交量等。大家知道,“物以稀為貴”,如果某一市場這一農產品的價格很高,但成交量很少,那麼不能說明問題。如江蘇農業網曾經通過跟蹤全國多個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蔬菜價格而得出結論:產地和銷地蔬菜差價較大。

上述信息是這樣敘述的:“從江蘇來說,月日韭菜價格在~元/千克,其中徐州市淮海蔬菜批發市場最低,為~元/千克,常州市淩家塘農副產品批發交易市場最高,為元/千克;蒜薹~元/千克,其中徐州淮海蔬菜批發市場和沛縣蔬菜批發市場最低,為~元/千克,南通市百花蔬菜批發市場最高,為~元/千克;番茄~元/千克,連雲港市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最低,為~

元/千克,南通百花、常州淩家塘最高,為~

元/千克。”“從全國範圍來看,銷地與產地蔬菜批發市場的差價也比較大。月日,番茄銷地市場價格多在元/千克以上,北京大鍾寺市場元/千克,上海曹安市場元/千克,武漢皇經堂批發市場元/千克,新疆北園春市場元/千克,而產地市場多在

~元/千克,山東壽光市場元/千克,廣西田陽市場元/千克。蒜薹銷地市場的東北地區和南方城市價格較高,齊齊哈爾、牡丹江、福州、廣州、深圳等地蒜薹批發市場價格都在元/千克以上,齊齊哈爾元/千克,廣州、深圳元/千克,福州元/千克,而徐州等地市場僅在元/千克左右。北京、天津、長春、齊齊哈爾、牡丹江、杭州、武漢等蔬菜批發市場的黃瓜價格都在元/千克以上。”

從以上文字我們可以了解到江蘇省和全國蔬菜的批發市場價格,特別是銷地市場的價格行情,而且這些銷地市場(北京、上海、天津、長春、齊齊哈爾、牡丹江、杭州、武漢、廣州、深圳、福州、常州、南通等)都是很大的,麵對的是上百萬、幾百萬、上千萬的消費人口。了解了這一點,就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在農產品的運銷上實實在在地做一些文章。

(2)關注氣候農產品的生產往往受氣候的影響比較大,如台風、暴雨、澇災、幹旱等易造成蔬菜、畜禽、水產、糧油等農產品的大幅度減產。因此,注視全國各地的氣候變化,對生產、銷售農產品是十分有利的。中國農業信息網曾發布過這樣一條消息:“在江蘇射陽縣召開的全國蒜薹產銷協調會議上傳出信息,今年全國蒜薹產量下降,價格有所回升。據統計,全國大蒜播種麵積為萬畝,僅比去年減少約,而產量

萬噸,比去年降低。究其原因,主要是今年氣候的影響。從春節到月份,北方大部和江蘇省淮北地區的降雨量不足常年的,幹旱相當嚴重,而這一階段正好是大蒜生長的關鍵時期。同時據分析,近年來氣候多變是影響目前蒜薹耐藏性的首要原因,使蒜薹耐藏性有所降低。”

一般情況下,當某一地區受到災害性氣候的影響時,那裏的農產品尤其是蔬菜、水產等鮮活農產品供求狀況就可能發生變化,當你在網上發布所提供的農產品的信息後,你的農產品銷售的成功率就會大大地提高。

(3)摸索規律全國各地農業專業網上信息量很大。在龐大的信息量麵前,如何捕捉到有用的、對自己有利的信息,已成為上網銷售農產品的關鍵。首先,應該關心與自己種植或養殖項目有關的市場行情、市場動態、供求變化等。江蘇省江寧縣原農業開發區與一個村聯合辦了一個香豬飼養場,由於信息不靈,銷售困難。後來,他們開始關注網上有關香豬的信息,不到兩個月發現多條求購香豬的信息,他們隨即與求購方聯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香豬飼養場一舉扭轉了虧損的局麵,不僅擴大了規模,而且獲得了穩定的效益。其次,應該摸索自己種植或養殖的一些農產品網上信息的規律。這就是說在網上跟蹤一些產品的市場價格,熟悉一些產品的市場行情,摸索一些產品的市場變化,把握一些產品的市場走勢。以這些產品為突破口,逐步擴大範圍。江蘇省沛縣沛城鎮有一位張姓農民,將畝多糧田改種西紅柿,並開始到縣農產品信息中心了解全國各大蔬菜批發市場的西紅柿價格行情,他將每天的價格分市場畫成表格,繪成曲線圖,從中摸索出規律。經過不到一年時間的跟蹤、摸索,基本掌握了哪個季節哪個市場西紅柿好銷,哪個季節哪個市場西紅柿不好銷。由於掌握了西紅柿市場的脈搏,第二年中,他每隔天運銷一卡車西紅柿,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次虧損,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農民運銷西紅柿大戶,後來他增添了上網設備和運輸工具,還帶動周圍的農民走上這一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