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四章 與下屬保持等距接觸(2 / 2)

有的領導者想出了這樣的“聰明”辦法:在解決下屬之間的矛盾時,故意“偏向”和自己關係疏遠者,“懲罰”和自己關係親近者,以此來顯示自己的公道正派。誰知道,其結果卻適得其反,不僅疏者不領情,而且親者也不服氣,最後落了個“豬八戒照鏡子,裏外不是人”。由此得到啟示:等距接觸,是在和下屬長期相處中形成的一種“感情均勢”,決非是事到臨頭才急忙培植起來的虛假的裝飾品。結交“公事以外的朋友”,也應該防止“私情”泛濫和滲透到公事以內去。從理論上說,公事內外是能夠區別和劃分的,但在實踐中,這種嚴格意義上的區別和劃分,是很難做到的。因此,從這個角度上說,提倡等距接觸,還應該警惕“公事以外”培植的“私情”的失控,盡力防止某些擅長此道的下屬,利用公事以外的私情,來不知不覺地影響和左右公事以內的事態發展。

堅持等距接觸,確實很不容易。但如果要找到一句話來概括掌握此道的“塊竅”,卻也不難。這就是:交友處世,勿忘了領導者的“身份”!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領導者為了遵照等距接觸原則辦事,都根據自己的不同“個性”,分別采取了風格迥異、內容不同的處人方式。他們有的在上班時間裏,盡量減少與下屬的非工作性接觸;有的在處事用人過程中,嚴格按照下屬的德才條件進行決策,從不考慮與自己的親疏關係;有的給自己立下一條規矩:不上任何下屬家裏吃吃喝喝;有的嚴肅地對來訪者說,工作上的事,請到辦公室去談,不要找到家裏來;還有的嚴格將“關係”和“工作”區別開,別看平時和下屬關係不錯,到了關鍵時刻,照樣公事公辦,“翻險不認人”——這些行為方式,盡管有的巧妙,有的笨拙,有的靈活,有的死板,但都能看出,這些領導者是十分信奉等距接觸原則的。

敬愛的周總理,是有效地運用等距接觸原則的楷模。在他半個多世紀漫長的革命生涯中,他廣泛接觸了無數知名或不知名的各界人士。他待人既熱情周到,溫文爾雅,又講究分寸,不失原則。在幫助朋友時,他能做到寓情於理,寓理在情,情理交融,渾然一體;在和敵人作鬥爭肘,他又能做到敏捷機智,鎮定。若,嚴肅而不失禮義,堅定而不失靈活。他一生中結交了許多誌同道合的朋友,保護過許多陷入困境的同誌,可是誰也沒有認為周總理偏袒誰,傾向誰,大家都一致公認:周總理是屬於人民的,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無私地奉獻給人民。

由此可見,等距接觸和廣交朋友、槁好人際關係,並不矛盾。它不是束縛領導者手腳的“繩索”。關鍵在於:如何善於在“廣泛結交”和“等距接觸”之間找到一個結合“點”,使下屬感到你既“感情豐富”又“不徇私情”,從而由衷地仰慕你,擁戴你,信賴你,敬重你。作為一個領導者,唯有做到這一點,才可能贏得絕大多數下屬的信賴,進而擁有從事創造性領導活動所必需的專長權和個人影響權。在這裏,值得提醒各級領導者注意的是以下4點:

其一,在做出用人決策時,應當盡力擺脫“私情”的影響和幹擾;

其二,應該將“私情”融進“公情”之中,變隻對少數下屬的“偏愛”為對所有下屬的“摯愛”;

其三,時刻記住領導者的“身份”,努力用理昝控製和駕馭自己的感情;

其四,在公事圈裏隻講“公情”,到了公事圏外才講“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