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為複利的如此神奇的增長而興奮地同時,也不要忘記“負複利”存在。
相對於正複利,負複利也同樣的發揮著強大的作用,甚至比正複利作用更大。在複利發揮同等作用下,下跌三分之一需要上漲50%才能複原,下跌50%則需要上漲100%才能複原。
巴菲特規避“負複利”增長的方式,在全世界是做得最好的。研究一下巴菲特1957~2007年共51年的投資業績,可以看出,僅有2001年的收益率為-6.2%,為負增長,其他所有年份的收益都為正的增長。巴菲特的這一業績充分說明了複利的魅力,也充分說明規避負複利增長的重要性。
規避“負複利”增長是巴菲特一貫的投資目標。巴菲特1966年7月12日給合夥人的信中指出:“當大多數人賺錢時,我們也賺,而且賺的程度差不多;當大多數人輸錢時,我們也輸,但是輸得少一些。”在1960年2月20日給合夥人的信中說道:“在熊市中取得優秀的業績,在牛市中取得平均業績。”
所以想實現複利增長的夢想,關鍵之處是要規避“負複利”。
在投資市場中,規避熊市中的“負複利”,在熊市中繼續獲利,需要克服人性的弱點:貪婪與恐懼。熊市初期需要克服人性的貪婪,熊市中後期需要克服人性的恐懼。
華爾街有一句名言:“市場是由兩種力量驅動的:貪婪和恐懼”。也就是說,貪婪與恐懼是每一個投資者的本性。在投資過程中,投資者的獲利心理是永無止境的,投資者對利益的貪婪是永無止境的。同樣,投資者麵對風險時,希望其少些更少些,最後使得投資者害怕風險到了恐懼的地步。
在股市繁榮的時候,投資者往往都會忘記以往市場上崩潰時的慘痛教訓。因為,投資市場的繁榮不僅會增強投資者信心和對股市上漲的預期,而且也會讓已經進入了的投資者來哄抬或操縱股市的價格,以便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進入;反之,如果被悲觀或恐懼的力量所籠罩,那麼股市的價格就會發生逆轉,而投資者認為股市的價格會進一步下跌,整個股市就會處於恐懼之中,股價跌到最低也沒有人敢購買。
投資市場的暴漲暴跌,是由於市場的本性及投資者的人性貪婪的作用,更在於這種恐懼與貪婪在複利的作用下比在其他環境裏更能無限地放大。
6.讓金錢為你工作
金錢幾乎象征著人們的利益和幸福所必需的一切……金錢意味著自由,自立和權利。
——埃·比爾斯
洛克菲勒曾經請兩兄弟為他蓋倉庫。兄弟倆蓋好倉庫後去領工資,洛克菲勒對他們說:“你們要學會讓錢為你們工作。如果你們手中有了錢,一定很快就會花光,不如把它換成我們公司的股票作為投資,你們覺得怎麼樣?”
哥哥聽從了洛克菲勒的建議,當場答應了。但是,弟弟則堅持要現金。
洛克菲勒把錢給了弟弟,沒過多久,他就把錢花光了;而哥哥因為公司的股票上漲,賺了不少錢,賺到的錢又作為本金買入公司股票。結果,複利的效用得以發揮,洛克菲勒的公司源源不斷地賺錢,哥哥的財富也隨之得到了增長。
一談到掙錢,大多數人唯一的出路就是努力工作。事實上,真正獲取財富的唯一途徑就是讓你的金錢為你工作。與此相反,現在人對經濟有著長久的擔憂,為了金錢不得不勞累的工作,犧牲掉自己的健康和自由。大多數人都成為金錢的奴隸,而不是金錢的主人。
如果想獲得財務上的自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熱愛金錢並且會利用金錢。要學會把金錢當作是一種工具,千萬不要為金錢而活著。錢隻是一種工具,一種交換方式。所以,讓錢賺錢總比永遠為金錢苦苦掙紮奮鬥要快樂。
富人每年要求錢要有至少有10%的回報。富人會經營錢財,他的錢在富翁睡覺時都替他賺錢。例如:借錢給朋友開店,但要收取合理的借貸利息,還要有抵押品;或者投資在房產上,收租金同時也享受房產升值回報。
富人更懂得利用他人的錢替自己賺錢。例如:富人需要買一套住房,現在他手中有70萬元,他會從銀行借70~80萬元,並且再買一套房,這是一種投資,於是銀行的錢也在替他賺錢。而我們的一般習慣全部付清房款,不喜歡借貸。
以下是幾條關於財富的法則,這是從富人的財富經驗中總結出來的智慧。
(1)不要忽視小錢的威力
投資理財需要很多錢嗎?很多人都認為投資是有錢人的事,如果手頭上的錢暫不寬裕的話,就沒必要進行投資。事實上,每個人的錢也是從一塊錢攢起來的,關鍵是你怎樣對待這一塊錢。撿破爛這一行業曾經產生過很多富翁,各種廢舊物品,看上去值不了幾個錢,但經過對錢的善於利用,就能累積到超過千萬的資產。所有的積蓄都是從不起眼的小錢投資開始的。所以從小錢開始到累積百萬,並不是不可能完成的目標。
(2)做好儲蓄
人們都知道,擁有錢的越多,其發揮的效益就會越大。要重視儲蓄的威力。如果你當前有收入來源,那麼你就從今天開始積累財富,可能一次隻有5塊、10塊錢,但每一次微不足道的積累都將成為你實現財務自由之路的基石。
(3)立足現在,放眼長遠
很多人會說:不願意投資股票,因為不想等10年才成為富翁。每個人都想享受眼前的生活,不想為多少年後的財富付出目前的代價。於是,在多年後我們仍然是現在的生活狀態,肯定不會比現在過得好。你當前的生活條件是由你過去所做的投資而決定的,所以,不妨在此刻為你的將來做好準備!
(4)選擇有回報的產品
為什麼總存不下錢?人們總是覺得花錢是天經地義的事。其實人和人用錢的地方並不相同。美國對有錢人(年收入22.5萬或持有300萬資產)做的一項調查表明,富人會把他們全部收入的30%左右拿去投資或儲蓄。這並不一定是可以致富,但卻是他們成為富人的原因。如果希望花出去的錢能夠有所回報,就必須改變消費習慣,選擇有回報的產品進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