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0日曝出摩根大通發現與債券相關的衍生組合交易巨虧20億美元問題,一度引發華爾街恐慌,美國政壇為之震動不已。而從當時反映的金額數量上看,才區區20億美元,回頭再反思那600萬億,想想不寒而栗。
而根本原因,則在於美元不與黃金儲備和實物數量掛鉤,大量金融服務人員從事虛擬經濟製造泡沫,誘發危機,背後的原因,則是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係崩潰,這也是全球範圍金融危機頻發的原因,包括著名的1974年發生的石油危機、1985年發生的美國金融危機、1990年發生的日本金融危機、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破滅和近期的美國“次貸”危機。這些危機,無不伴隨國際資本的大規模流動發生,也嚴重衝擊著世界各國金融與經濟,最終轉化成政治危機並引發社會動蕩。
而美國的“次貸”危機之所以不可避免且危害至深,根本原因就在於寅吃卯糧,過度創新,過度運用杠杆,過度貪婪,結局既害人又害了自己。
今天的所有跡象無不揭示這樣一個真相:美國占據了虛擬經濟主導地位,但是實體經濟被完全掏空。華爾街的創新,無異於自掘墳墓,正加速走向毀滅。
而根源,在於資本主義製度。危機,已彰顯其腐朽、垂死特征。資本主義過去之所以長時期垂而不死,並引發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的懷疑,根本原因在於人們認識上的膚淺,以及資本主義世界廣泛采取了通過公共債務手段兜底等針對性措施。但是一旦政府破產,以及超級大泡沫自動“爆炸”,所有這一切化為灰盡的時候,美國,拿什麼再來兜這個底?
債務,無疑將成為壓垮美國政府的最後一根稻草。處理債務的正確方式,本應勒緊腰帶還債,逐步改善甚至解決財政狀況。但是過慣了優裕日子的美國人,會因為瘦身的痛苦而放棄該做的事情。剩下的要麼不應對,等死,但這可能嗎?如果持續“量化寬鬆”無異於吸毒,最終必然傷害到美國人自己,同時激怒全球,剩下的唯一選擇就是吞並一個資源型國家,以化解危機,這就是戰爭。
戰爭,是轉嫁與“大中東計劃”的交集。
在美國政客眼裏,不將“無賴”、“流氓”、“邪惡”國家政權一一更替掉,美國的“大中東計劃”如何實現,美國國內統治危機如何能夠轉嫁出去,美國“一超獨霸”美夢又將如何得逞?
2012.6.9
於三亞
注釋:
[1]卷毛:指卡紮菲。
[2]2011年6月24日,美國聯邦眾議院以295:123的壓倒性多數否決了總統奧巴馬指揮軍隊繼續參加利比亞軍事行動的權力,原因是奧巴馬違反了美國的《戰爭權力法》。
[3]係指自2010年12月份突尼斯一些城鎮爆發動亂以來,部分阿拉伯世界國家民眾要求改革體製而走向街頭的抗議,被西方樂觀地認為新中東即將誕生的“革命”。
[4]哈裏發.希夫塔為卡紮菲過去戰友,從上世紀80年代流亡美國並定居弗吉尼亞州郊區。希夫塔長期接受CIA的培訓指揮,從事著顛覆利比亞政權行動。2011年3月初,美國總統奧巴馬秘密授權援助利比亞反對派,希夫塔隨後由美國回到境內,領導著“利比亞民族解放陣線”推動內戰升級,直至美國軍事幹預及後續顛覆行動,為美國滅亡自己的祖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5]阿裏·塔爾胡尼,大學資深講師,曾任利比亞“過度委”財政部長。古賈長期擔任反對派發言人。
[6]發生於2012年5月25日敘利亞胡拉鎮的襲擊事件。當日,聯合國敘利亞監督團確認共有108人死於襲擊事件,包括49名兒童和34名女性。
[7]安格拉.默克爾,現任德國總理。默克爾1954年7月生於德國漢堡市,物理學博士。在德國統一後迅速“崛起”的短短的15年中,默克爾一舉成為德國曆史上的第一位女總理,2009年9月27日獲得連任。默克爾曾經力阻“地中海聯盟”計劃,主要基於經費及德國影響力等諸多因素考慮。
[8]多米尼克.斯特勞斯.卡恩,1949年4月25日出生於塞納,中學畢業後進入HEC科技商業學院攻讀政治經濟學專業,獲得了公共法律、經濟學博士學位。法國經濟學家、律師、政治家,法國社會民主主義政黨社會黨黨員,曾任法國財政部長,2007年9月28日獲選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
[9]1985年6月,德國、法國等五國在盧森堡邊境小鎮申根簽署了《關於逐步取消共同邊界檢查》協定,又稱《申根協定》,涉及相關國家公民出入邊境檢查方麵的要求。
[10]定期存單CertificatesofDeposit,一種風險較低且容易轉換成現金的投資。
[11]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俄羅斯現總統。普京1952年10月7日出生於俄羅斯的聖彼得堡(列寧格勒),大學法律係畢業,共產黨員,前蘇聯克格勃官員。1999年9月被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指定出任總理,12月31日葉利欽放心地辭去職務由普京接任總統並獲得連任。2008年,任期已滿的總統普京堅持不修改憲法,屈就為總理扶助年輕總統德米特裏·阿納托利耶維奇·梅德韋傑夫。2011年11月27日,普京正式成為俄羅斯總統候選人。2012年3月5日,普京以64.39%的得票率再次當選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前麵8年兩屆總統任職期間,通過調整中央與聯邦主體關係、健全法製、整肅寡頭、解決車臣問題及振興經濟,帶領俄羅斯崛起,重新回到世界強國之列,被普遍譽為“鐵腕總統”。2011年8月1日,普京在謝利格爾湖參加青年夏令營活動時,對美國“寅吃卯糧”的做法發出譴責,批評美國為“寄生蟲”,稱美元主導對金融市場構成威脅。
[12]拉斯穆森以北約的導彈防禦體係為例作過解釋,筆者認為旨在強調團結,增強凝聚力,希望各國出力共同應對危機。
[13]2010年3月26日晚,韓國“天安”號警戒艦在西部海域值勤時因發生爆炸而沉沒,艦上104名官兵中僅有58人生還。
[14]2010年9月7日10時15分許,日本海上保安廳一艘巡邏船,對在中國釣魚島附近海域進行捕撈作業的一艘有15名船員的中國拖網漁船“閩晉漁5179”號實施衝撞,13時左右,日本巡邏船上的22名海上保安人員非法登上航行中的中國漁船並命令漁船停止航行,宣稱違反日本“漁業法”,非法扣押中國漁船漁民、非法拘留詹其雄船長的行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