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不可能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創新,也是一個學生基本的學習品質,沒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學生,不可能是好學生。
【素材鏈接】
名人忠告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江澤民)
人之可貴在於能創造性地思維。(華羅庚)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的實在因素。(愛因斯坦)
一條創意可以打贏一場戰爭,一條創意可以挽救一個民族,一條創意可以救活一個企業,一條創意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商界格言)
感受經典
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古代有個叫王質的樵夫,有一天在砍柴,為了避雨來到了一個山洞裏。洞裏有兩個老者在下棋,他便在一旁專心地觀起棋局來。棋逢對手,殺得難解難分,一直下了七天才分勝負。王質恍然大悟,想起回家,一看斧頭的木柄都已經腐爛了。回到原居處,別人認不得他,他也不認得別人,一切都變得非常陌生,不知何朝何代。原來,“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這個荒誕的故事,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你隻要放鬆自己,過幾天“神仙日子”,回過頭來,這個世界立刻就讓你“看不懂”,給你難看。王質所處的悠閑的“農業時代”尚且如此,更何況如今的“信息時代”呢?
創新的價值
無論是商界巨擘洛克非勒,昔日聲名顯赫的亨利福特,抑或是其他世界級的石油大王、鋼鐵大王、汽車大王等,可能也無法看懂今日的世界。就在20世紀末的某一天早晨,“大王”們一覺醒來,驚鄂地發現,他們已經司空見慣了的財富排行榜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以比爾蓋茨為首的一批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貿然闖了進來,並以令無數大家“汗顏”的速度,榮登全球富豪的金銀銅寶座。微軟公司的市值超過了美國三大汽車公司的總和。百年積蓄也難與他匹敵,怎能讓人想通?
“變化太快了!”
因此,隻有不斷創新,才能持續成功。
作者建言:人類的文明史,就是不斷創新的曆史。人類的發展史實質上是不斷創新的曆史;不同國度的經濟競爭,實際上是創新能力和創新規模的競爭。創新是一個民族最重要的素質,是一個國家永立世界之林的可靠保證。
誰掌握信息,誰就掌握權力
在20世紀,有兩個國家就是依靠開發國民的創新能力而實現了本國經濟的騰飛,這就是美國和日本。
大西洋微波蕩漾,天空風和日麗。美國海軍北大西洋艦隊緩緩遊弋。一切都十分正常,平靜而安詳。因為,以該艦隊的的現代科技含量,幾百裏內隻要有鳥飛過,有一條魚躍出海麵,它都可以知道。OK,平安無事!而在千裏之外的美國本土上,馬薩諸塞州漢斯科姆空軍基地電子控製中心內,氣氛卻異常緊張,空氣都似乎快凝固了。一群將軍和政要默默地看著電子顯示屏,一位青年軍官正熟練地操作一台普通電腦;他通過一個普通的調製解調器撥號進入了網絡,隨後又通過一段看似簡單的電子郵件信息進入了目標軍艦的計算機係統,幾秒中後,電腦屏幕顯示:“控製完成”。然而此時,艦長對指揮權旁落渾然無知。事情還沒有完,隱藏在電子郵件信息中的密碼在其他各艦計算機裏不斷複製,整個艦隊沒多久就無聲無息地交出了指揮權。一個人,一台微機,無任何內線支援,就能讓整個北大西洋艦隊俯首稱臣!
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一語道破:“誰掌握了信息,誰就掌握了權力。”
對此,專家已經敏銳的指出:信息革命將成為人類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一次社會革命。它不但重新塑造宏觀的“上層建築”,如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也重新塑造著個人的生活方式、娛樂休閑方式和消費方式。
作者建言:一招不“新”,滿盤皆輸;因循守舊,後患無窮。人因創新而出類拔萃。
創新就是新的生產力
天才都具有非凡的創造力。托馬斯?愛迪生擁有1093項專利,他給自己和助手確立了提出新想法的定額,以此來保證自己的創造力,他的個人定額是每天一項小發明,每年一項大發明。達芬奇一生創作了無數的繪畫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蒙娜麗莎的微笑》和《最後的晚餐》。莫紮特一生創作了600多首樂曲,不管在什麼時候,他都有創作的欲望和靈感。巴赫每星期都要創作一首合唱曲,即使在他生病的時候,他也有極大的創作欲望。我國的陸遊一生創作了一萬多首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