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在實施攻心戰之前,先要使者背熟了他的話,再去向王罕等人口述。從這點可以看出,當時還沒有蒙古文字。
成吉思汗的攻心戰是奏效了,但也惹怒了王罕的兒子桑昆,不斷派兵追蹤他們,侵擾他們的營地。
成吉思汗不得不撤出統格黎溪,遷至班朱尼河下營。
這一路走得非常艱苦,要吃沒吃,要喝沒喝,而且不斷受到攻擊,隊伍傷亡、失散嚴重。到達班朱尼河的時候,成吉思汗身邊隻剩十九個人。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成吉思汗也沒有絲毫氣餒,始終保持著頑強的鬥誌。為了激勵大家,他解下自己的鐵盔,舀起班朱尼河的泥湯,對這十九人說道:“與我同飲此水者,世為我所用。”並許諾,共飲班朱尼河水的人,可以犯九次死罪不殺。
這十九個人都被深深感動了,與他共飲泥水,宣誓一生追隨他,效忠他。
這就是著名的班朱尼河盟誓。
這時候的成吉思汗,顯示出高超的外交手段,在聚攏失散人馬的同時,他開始遊說駐牧於附近的部族,爭取他們的全力支持。
豁魯剌思部頭人搠斡思察罕麵見成吉思汗,隨後率百姓歸降。
伊斯蘭教商人阿三騎著白駝,趕著千隻羯羊,路過班朱尼河,遇見成吉思汗,傾慕其風采,心甘情願地獻出了所有羊。
這一千隻羊對成吉思汗太重要了。
就是靠吃這些肥羊,將士們的體力迅速恢複,又生龍活虎了起來。而且經過這段休整,戰馬也養肥了,養壯了。成吉思汗的營地人嘶馬鳴,又煥發出勃勃生機。
就在這時候,他失散的弟弟哈撒兒找來了。原來,王罕大軍突襲成吉思汗的時候,哈撒兒因為駐紮在別的地方,所以沒和哥哥一起撤退。但不久,還是遭到桑昆的襲擊,妻兒、財產、部眾都被擄走,隻有他和少數幾人逃脫。一路上,曆盡艱辛,就連生皮條都做了食物,好不容易才找到哥哥。
見弟弟平安回來,成吉思汗非常歡喜。可是弟弟的妻兒、財產、部眾被擄走的遭遇,又讓他非常悲憤。他拍案而起,決定與王罕、桑昆父子做個徹底了斷。
成吉思汗能夠戰無不勝,絕不是單純依靠騎兵的閃電戰,更多是以智謀為輔助。這一戰,就體現出他非凡的智謀。
成吉思汗派合裏兀答兒、察兀兒罕去見王罕。讓這倆人以哈撒兒的口氣對王罕說:“我哈撒兒想念汗兄,出來尋找,但是連影子也未見。雖然哭叫,但一點消息也聽不到,不知哥哥去哪裏了。我無可奈何,隻得披星而宿,枕土而眠。我的妻兒在罕父那裏。如果能夠派一個親信的人來,我就投奔罕父。”
隨後,成吉思汗又囑咐這二人:“你們一走,我們就出動,秘密趕到客魯漣河的阿兒合勒苟吉,你們從王罕哪兒出來就去那裏找我們。”
這實際上是要接近王罕的營地,以便在最短的距離內,發動迅雷不及掩耳的進攻。
合裏兀答兒、察兀兒罕來到王罕那裏,轉達所謂哈撒兒的話。王罕正在金帳設宴,聽過二人的話,說:“如果這樣,就讓哈撒兒來吧。我派親信亦禿兒堅去好了。”
這個亦禿兒堅是個鬼子六。他隨合裏兀答兒、察兀兒罕來到阿兒合勒苟吉,看見有好多人馬,馬上就產生了懷疑,轉身就跑。
合裏兀答兒的馬快,眨眼攆上了他。可是亦禿兒堅泥鰍似的滑,怎麼也抓不到。
察兀兒罕的馬慢,落後一箭地,索性彎弓射箭,正中亦禿兒堅的馬臀,將他摔在馬下。
倆人將亦禿兒堅交給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又把他交給哈撒兒處置。哈撒兒連問都沒問,就將他的黑頭砍下了。
合裏兀答兒、察兀兒罕告訴成吉思汗:“王罕毫無準備,正在金帳設宴。”
成吉思汗聞聽,立即派主兒扯歹、阿兒孩為先鋒,首先出發。隨後全軍連夜進軍,包圍了王罕的營地,發動了突如奔雷般的進攻。
經過三天三夜的激戰,攻占了王罕的營地。再找王罕父子,早就逃之夭夭了。
王罕的部下合答黑吉把阿禿兒來投降,對成吉思汗說:“為了不讓我們的罕被擒,我力戰三天三夜。現在他父子已經逃走了,所以我來投降。”
成吉思汗聽後,降旨說:“不拋棄自己的主人,為救主人的生命而力戰的丈夫,誰可斥責?這是可以做同伴的人。恩賜活命。我的忽亦勒答兒死了,合答黑吉把阿禿兒帶來的一百人就做他妻兒的奴隸吧。他們所生的男子,世世代代為忽亦勒答兒的子孫服務。所生的女子,父母不能做主嫁她,須要好好服侍忽亦勒答兒妻兒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