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聽了說:“作為敵對之人,對殺害人的事情,多隱瞞不露。你毫不隱瞞,能夠老實說出來,可見你是個可以交心的朋友。你的名字叫兒豁阿歹,今後改名叫者別(箭的意思)吧。要像利箭一樣護衛我!”
成吉思汗收服大將軍者別的經過就是這樣。
成吉思汗征服了泰赤烏人,斬殺了他們的首領阿古出、豁敦斡兒長、忽都兀答兒,率領百姓遷至忽巴合牙一帶過冬。
雖說報了與泰赤烏人的一箭之仇,可泰赤烏部大首領塔兒忽台卻跑了,這讓成吉思汗很是耿耿於懷。
就在這時候,傳來了塔兒忽台的消息。
有個叫失兒古額禿的貧窮的老人,與兩個兒子阿剌黑、納牙阿一起抓住了躲藏在密林裏的塔兒忽台。塔兒忽台過於肥胖,沒法騎馬。父子三人就把他綁在車上,去獻給成吉思汗。
正走在路上,塔兒忽台的弟弟們、兒子們追了上來。
失兒古額禿見情況不妙,便坐到塔兒忽台的肚子上,用刀刃對著他的咽喉說:“你的弟弟、兒子們來救你,他們肯定不會放過我們。殺你也是死,不殺你也是死,不如殺了你當墊背。”
塔兒忽台這家夥很惜命,大聲哭喊著對弟弟、兒子們說:“失兒古額禿要殺我!我如果被殺,你們搶回一具死屍有什麼用?趁我還沒被殺的時候,你們趕快回去!鐵木真不見得一定殺我!”
他的弟弟、兒子們商量:“我們是來救人的。人如果被殺,搶回個屍體又有什麼用。咱們還是撤吧。”說罷就回去了。
他們一散去,躲起來的阿剌黑、納牙阿回來了。爺仨帶著塔兒忽台繼續趕路。到一個叫忽禿忽勒的地方,納牙阿忽然說:“我們這樣抓住塔兒忽台,把他交給成吉思汗,不見得是好事。成吉思汗會認為我們是冒犯首領的沒有忠信的賤民,而處死我們。不如放了他,再去投奔成吉思汗。”
那爺倆都讚同,就把塔兒忽台放了,然後來見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問他們的來由。
納牙阿說:“我們雖然抓住了塔兒忽台,但一想,怎麼可以捕捉自己的領主獻給別人,就把他放了,這才趕來為您效力。”
成吉思汗聽後,說:“你如果把自己的主人捕捉來,我將以犯上的罪名殺光你一族。你們忠心事主,這是對的。”表揚了一番納牙阿。
從納牙阿的做法可以看出,此人相當有頭腦。他用統治階級共同提倡的符合綱常倫理的做法,達到了投靠的目的,而且還受到成吉思汗的賞識。
成吉思汗手下又多了個不簡單的人物。
老話說,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
可見,成吉思汗實有非凡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