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季天戰陣(2 / 2)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被後世稱為“暗之月”的月份撩起了覆蓋其臉上的神秘麵紗。

隻是所有的人都沒想到,發生在這個月中的第一場戰事的戰場,不是在王國的北方,而是南方。

※※※

摩羅曆473年11月25日,在達爾那斯城破後的第五天,也是齊格諾的兩位王子被“盜賊”所殺的第三天,早已駐紮在邊境的季天第一軍團三萬四千名士兵在其軍團長,也是季天王國軍務尚書鳳天揚的率領下,越過了國境線,向原齊格諾王國的都城達爾那斯前進。

也就在同一刻,隱藏在其後的一支神秘部隊也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從另一個方向突入齊格諾的國境。

12月2日,在經曆了幾場小的戰鬥後,季天第一軍團終於到達了達爾那斯,而克米拉的兩萬多騎兵也在城外列好了陣勢,靜待其到來。

其實,放棄達爾那斯堅固的城牆而與季天的步兵軍團對決城外,做為克米拉一方的統領將軍仇誌雄也是被逼無奈。

季天王國地處大陸南部的最南端,雖擁有廣闊的平原,但那都是由海水經千萬年衝刷而形成的,其間水道縱橫,根本不利於大的騎兵軍團運動作戰。因此,從季天建國以來,除斥候部隊外,季天的軍隊中始終沒有騎兵的編製。

但這並不表示季天的軍隊實力就弱於其他國家,在攻守城池方麵,季天的步兵軍團如果稱為大陸南部第二,那絕對不會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步兵軍團敢稱第一。

就是在這種背景之下,仇誌雄將戰場轉移到城外,將原先的城池攻防戰變為一場平原陣列戰。

這樣做的目的是一方麵逼開敵人善於攻城的長處,一方麵也是想發揮自己騎兵在平原作戰中的優勢。

戰鬥一開始,仇誌雄就利用騎兵強大的衝擊力與較高的機動性,頻頻從正麵對季天緊縮的步兵陣形進行衝擊,但收效不大。

雖然在平地作戰中,步兵明顯弱於騎兵,但季天二百五十多年的步兵軍團在對付騎兵的平地作戰方麵可是花了相當多的精力,最終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抵禦平原騎兵衝擊的陣法。

首先是位於陣列最前麵的盾牌,高達一人左右的巨型盾牌在季天的陣前豎起了一道堅固的“城牆”,在其後麵的則是手執近五丈長槍的長槍部隊,用以延緩和阻擋敵人騎兵的衝擊速度,並在盾牌的掩護下殺傷敵人騎兵。再後麵則是短弓手,在敵人騎兵的速度因長槍部隊的阻擊而放慢速度的時候,用以近距離殺傷敵人。緊隨其後的則是長弓手,用來射殺遠處陣容整齊的騎兵攻擊隊列。最後是人數眾多,也是季天最值得驕傲的鐵甲重裝步兵,他們是決定最後勝負的的力量。而在整個季天步兵軍團戰陣的外圍則是有長弓手和短弓手組成的混合部隊,如果對方想從兩麵與會包抄,必將使自己的騎兵置於其殺傷範圍之內。

在激戰了一個上午後,仇誌雄在下午改變其單從正麵衝擊的單一戰術,而該為從正麵和兩翼同時衝擊敵陣,想將季天的步兵陣形斷為幾截,最終趁亂殲滅之。

但從兩翼進攻的騎兵先是在敵人訓練精良的長短弓手的箭矢下吃了虧,後又被從陣列中突出來的重甲步兵擋在季天的戰陣外。

在戰鬥前後進行了將近三個時辰,克米拉騎兵在付出傷亡三千多的代價後,除消滅一部分敵人長槍手和重甲步兵外,毫無成果。

而做為這支部隊的指揮仇誌雄除了大罵其部下無能外,自己也想不出一個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