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上賓(3 / 3)

首領“嘿嘿”一笑,執劍的右手高舉頭頂往下一撇。

那下馬黑衣人一躬身,舉刃向那老者刺去。

忽然狂風大作,灰塵四起,待再能看清對方麵孔時,那老者早已不見。

黑衣首領大驚,環顧四處。隻見陽光當頭,恰是正午時分,朗朗乾坤,除了森林陰陰,周圍一覽無餘,見那匹馬還在包圍圈中。遂冷冷地道:“天招此人,殺了馬,我們走!”

※※※

那老者但聞耳邊風聲響過,自己被一雙有力臂膀所抱,再一睜眼,見眼前是一身著胡服的魁梧少年笑咪咪看著自己,不由撲通跪地,謝道:“多謝壯士相助!”

老者眼中的魁梧少年就是趙文了。

趙文剛才實在不忍心,一時出手就救了這老者。

趙文本以為要大費周折,搞不好自己小命也要賠進去。沒曾想趙文奮力一躍,竟然帶得狂風四起,又如閃電般迅速,好像會飛似的。在一片灰濛濛中,趙文就這麼神不知鬼不覺地從那黑衣人的刀口下,抱起老者跳回森林裏了。

趙文還未從自己的神奇中醒悟過來,見老者跪地道謝,連忙扶起他,問道:“他們為何追殺於你?”趙文是盡可能讓自己古化一點。

那老者喘了口氣,歎道:“老夫司馬昭……”

趙文大驚:“你是司馬昭?大魏司馬昭?!”天啦,趙文來到一千五百年前的三國了,而且可能是三國末期。看眼前司馬昭都如此老了,那趙文所崇拜的諸葛孔明想必早已作古了吧。

“正是老夫……”老者見趙文如此驚訝,便探問道:“莫非壯士有事找司馬昭?”

趙文醒了過來,連忙擺手:“噢,不,沒有,沒有,隻是久聞老人家的大名,一時好奇而已。不知老人家因何遭人追殺,可否告知?”

司馬昭見趙文聽到他大名後,雖略有詫異,但很平靜很溫和的樣子,就知道非他所能左右。聽趙文發問,顏色一霽,歎道:“此乃家門不幸,愚兄司馬師病危招趙文進京授位,不料侄兒司馬羽心懷異數,竟親領人手欲狙殺老夫,好逞其心術。老夫貼身三千護衛死殆已盡,最後十首領亦苦戰戮死,若非壯士相救,老夫已一命嗚呼了。”

司馬昭又歎了一口氣,道:“實際上小羽不用這麼急的,趙文早已打算將位子傳給他了,隻是他從小陰僻乖張,真得不太適宜做這君位,但老夫帶他長大,有老夫和他幾個兄弟扶佐,又有什麼天大的事不可商量。”

趙文聽了不置可否。為了皇位,殺父軾兄太正常了,賢如李世民還有玄武門之變呢。不過曆史記載,司馬家族內部團結還是可以的。他的話趙文雖不太相信,但也沒有過多懷疑,兩可之間吧。轉爾想到那麼多無辜士卒就這麼死去,天下那麼多百姓在這戰亂之年受苦,而自己卻莫名地回到這無情的時代,心中陡然感歎萬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正當司馬昭發怔之際,趙文問道:“老人家現欲何往?趙文可相助一陣。”

司馬昭大喜:“那就有勞壯士了。”

按照司馬昭所指,趙文很快帶著司馬昭回歸軍營。司馬昭重點三千兵馬做護衛,給趙文換了衣服,一道上京城而去。

剛到京城門外,隻見鼓樂大起,黃羅傘蓋紛紜,竟是魏帝親自來接。司馬昭謙遜一番,率眾人一並進宮去了。

趙文見魏帝一臉清秀,卻一副驚弓之鳥的模樣,不由暗自歎息:想當年曹操《短歌行》、《龜雖壽》是何等豪邁,真是侯不過三代,這曹髦已成傀儡。

司馬昭按趙文囑咐,未向眾人告知趙文的身世,當然別人也不敢問。隻是無論何等場合,司馬昭總是帶著趙文出入。趙文呢,反正一時也回不去,也就冷眼旁觀。

司馬師死後,司馬昭權大曛天。為避嫌,司馬昭告病在家,與趙文閑壘聊天。

司馬昭見趙文有異眾人,仿佛道仙一類,也不避嫌,有問必答,將所知的事情一古腦傾訴。

趙文成天錦衣玉食,感慨萬千,對眾人若即若離,隻與司馬昭遊伴。夜深時分,趙文一人獨處,謝絕婢女,靜習《無名經》。

趙文知道是因《無名經》而來,有一天必因《無名經》而去。趙文怕色相會使趙文永墜此境,永難回歸。

司馬昭為籠絡趙文的心,要封趙文官。趙文直言拒絕。

趙文對司馬昭說:“你我相逢是天意,天意不可違。承蒙老人家在學識上多多指教,待趙文若上賓。趙文在這兒一天,會負責你一天的安全,至於其它,還是維持現狀的好,趙文不想參與。隻希望你念在趙文份上,少殺無辜。”

司馬昭淡然一笑,隻給了趙文一塊出入金牌,雲方便趙文進出宮苑軍營,再不提此事。

為了方便,趙文接受了這塊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