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大國相爭 第一百九十七章 鉗製思想(2 / 2)

苻留生緘默,這時,霧靄便笑嗬嗬地道,“這麼嚴肅幹嘛,咱們今天不是做了一樁好事嗎?”

“你們來宋都,究竟是什麼目的?”苻留生直愣愣地問道。

“老先生出題邀請,所以我們就來了,難道留生君你不是嗎?”風許塵反問。

苻留生抿了抿唇,這話剛好正中他的要害,畢竟他確實是不請自來。

“宋國和晉國邊界緊張,我不認為在這個時候你會因為一個邀請就跑過來。”

“我與老先生有十數年的交情,他的邀請,我一向不曾拒絕。”風許塵搖頭道。

苻留生沉下眼去,考慮了片刻道,“老先生是真有其人?”

“你不是見到了的嗎?”風許塵用著篤定的語氣說著,隨後,他又覺得不應該與苻留生在這個話題上較勁,於是又道,“留生君,我今日是清談會最後一日,老先生清談會的規矩你也知道,暢所欲言,天下之事皆可,若是你對我,或者晉國有什麼不滿的,皆可說出來,讓在座之人評判。除此之外,你現今什麼也做不到。”

“你是在警告我?”

風許塵搖了搖頭,“我隻是告訴你事實,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規矩,留生君是君子,君子是不會不遵循規矩的。”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苻留生擺出了他的立場。

“我現今不想與你爭論這些,等到清談會開始再談論也不遲。”風許塵淡然笑著,打了個哈欠,“老實說,這一夜未睡,我倒是有些困倦了,留生君也請養精蓄銳,等稍後即將開始的清談會才好。”

苻留生無法駁斥他的話,拱了手,而後離開,“告辭。”

“請慢走。”

清談會再次開始是兩個時辰以後,一切照舊。

老先生先發話,將對晉國和衛國的討論引向了宋國,再讓眾人自由發揮。

“縱觀關內三國,乃至天下而言,宋國都是最為繁榮的,這便是源於宋國的體製最為完善。宋國一向遵循孔孟之道,廣施仁政,所以宋國才能一直處於國家的頂峰。”一太學學生用著驕傲的語氣說道。

“閣下此言差矣,在下倒不認為宋國是因儒家之道而興的,宋國之所以能夠站在頂峰,我覺得該是因為未有戰爭的原因。”一人道。

“以君主之能,不使宋國卷入戰爭,難道這不是一種仁嗎?”另一太學學生道。

“但是宋國現今卻已經卷入了戰爭,而且這場戰爭還可能對宋國的整個政權造成毀滅性的打擊。”那人又道。

“這話未免太危言聳聽了?宋國乃泱泱大國,即使短暫的失利,也很快能夠重新站起來。現今那晉國不是都主動休戰了那麼久,怕是不敢在與宋國交手了吧。”起先發言的太學學生又道。

“宋國皇帝被晉國軟禁的事情,難不成宋國都完全不知曉嗎?”再有一人說道。

風許塵輕咳了一聲,以提醒不要沿著這個話題說下去,然後他啟唇道,“這清談會從來不以現有勝負論英雄,戰無常勝,我們還是就體製而言比較好。”

淩雪看也跟著他的話附和道,“昨日與眾位談論了衛國和晉國,此二國均是在求新,但宋國卻是依舊實行分封建立的舊製度,毫無疑問的是,宋國現今所推行的政策製度,絕對算是有史以來封建製度的頂尖,所以宋國如今才會如此出色。”

“姑娘說的不錯,在下以為,新的嚐試,就等於是要麵臨之前未曾麵臨過的嚐試,而政治常識,更是拿著千萬人的命去賭的。若是賭成功還好,但要是賭失敗了的話,那可都是命!”

淩雪看聽出來了,這是路子遠的聲音。

“但是……”淩雪看突然加了兩個字的轉折,然後歎了口氣,“但是,有句話叫做,勝極衰初。一個事務一旦過了他的極限,就會朝著它原先的反方向發展。若不求進步,滿足於現今天朝上國的迷夢之中,那可就危險了。”

“不知姑娘對宋國有何見解?”苻留生盯著她問道,他現今的決定是,先聽她把話說完,再從中找漏洞。

淩雪看也不懼他,直接道,“宋國現今的製度,說白了就是皇權專製,並且世襲。就像剛剛最開始發言那位所說,宋國一向信奉孔孟之道。這並沒有什麼錯,但是,為了加深皇權,而在思想上獨尊一家,這樣的做法就並不正確了。”

她說道這裏時,已經有學生不滿意起來,“常言道,半本論語,可治天下。至聖先師所言句句在理,何錯之有?”

“閣下別激動,我方才說了,信奉孔孟之道並沒有錯,錯的是把它變成政治工具,鉗製天下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