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成功的策劃(1 / 3)

1.“2·22救援”背後的“移動聯通之爭”

寫這篇文章我首先要對煙台聯通的朋友們道歉了:因為2003年他們同煙台移動的一場廣告大戰開場大勝最終大敗,最秘密的因素是因為我的參與和策劃。

2003年2月22日海難發生後,正好煙台聯通的工作人員在現場,而且正好他們的手機是最時髦的可以拍攝照片的手機。於是海難發生後煙台聯通的消息和廣告都大出風頭 。煙台移動的上上下下都著急萬分,但他們又確實無計可施——畢竟煙台移動又沒有人員到現場又沒有任何可以實施反擊的手段。

而我,在這場海難中卻站在了一個奇特的角度。

開始我不知道煙台聯通和煙台移動的”廣告宣傳大戰”的。我隻是第一時間知道了海難的發生。指揮海難救助的恰好是我們“煙台青聯的驕傲”王成強,而2003年2月恰好是我倆共同成為煙台市政協委員的時候,我又恰好是那次政協會議煙台青聯界別的招集人。王成強指揮救助自然來不了煙台開會,我作為招集人自然要詢問王成強不來開會的原因。於是那場海難救助的前前後後我都了解到了。而王成強同熟悉的我們發的一句話的牢騷,讓我感覺到了煙台移動的“曙光初現”!

說實話,我當時毫不猶豫地選擇站在煙台移動公司的立場是有很多感情因素的:第一當初煙台移動業務開始初期就是我們的朋友謝崗鬆帶領做的;第二煙台移動公司的第一任總經理也是我們《煙台晚報》的長期朋友鄒立眾;第三煙台移動公司給我們煙台晚報的所有出國采訪任務都給予了很多的支持;第四,連續多年的煙台移動公司隊伍中我個人也有很多上到公司總經理下到工會市場部員工的老朋友;第五,我確實知道當時的煙台移動公司對於煙台聯通公司此次海難事件中“廣告宣傳滯後落後”的尷尬處境。所以聽到王成強的那句牢騷後我馬上給朋友電話開始新聞廣告攻勢策劃。

當然電話不是直接給移動公老總的:我這樣的策劃都是首先同煙台移動公司裏最好的哥們劉誌康溝通:想在“2·22海難事件的宣傳攻勢中後來居上麼?公司有魄力投資廣告麼?相信我們能做一次很好的絕地反擊麼?

所有問題得到了肯定的答複後,我首先幫助煙台移動公司申請了煙台晚報最末版麵24版的半個版麵的廣告位置,然後帶領了“手握尚方寶劍”的劉誌康直接奔長島而去!

王成強的“牢騷”是因為煙台聯通公司的此次宣傳中最顯敗筆的一句話引起的:聯通的宣傳文章中幹脆武斷地說,當時海難現場沒有任何通訊網絡可以利用,隻有他們聯通公司的手機在發揮作用——而作為熟悉的朋友我知道現場總指揮王成強的電話是煙台移動的號碼,而最早報警的旅客的電話號碼也是移動的號碼!

我到長島之前一句話就勾起了總指揮王成強的“再牢騷”:“你說你島上海裏地指揮各方人馬,你說你在現場調度島上的後援救助,你說你們現場的指揮協調有力,但是人家聯通公司說了,當時現場隻有聯通號碼才起作用呢!你是不是撒謊?!”

樸實的長島男子漢確實被震怒了:這簡直是對他們現場救援工作的極大汙蔑。“老哥你幫忙,我要去煙台找他們要個說法!” 我說,“不用了,我馬上到長島去給你還個清白,而且煙台晚報的宣傳不能白白地宣傳:煙台移動公司方麵要有‘表示’我們再給他寫文章!”

我知道這樣的企業宣傳內容的稿件肯定不能當成新聞稿件來發表,所以我預定的晚報末版版的位置是廣告位置——急於扭轉被動局麵的煙台移動方麵自然不會在這個關鍵時刻吝嗇;但畢竟是廣告稿件,我也不能讓我的朋友們輕易就亮相宣傳,所以我提前也給煙台移動公司方麵提議,要給“2·22”海難的救助指揮部的英雄們有個“獎勵措施”:那樣才好讓人家正式出麵給煙台移動方麵說話——畢竟是廣告稿中正式表態。

於是王成強在接受采訪時明確表示“我當時就用我的移動號碼的手機在指揮搶救,我們所有指揮部的成員除了一個人之外剩餘的六七個鎮幹部也是用的移動號碼手機:我們當時根本不知道現場還有什麼別的號碼在起作用!”

征得王成強的同意,我們在宣傳稿件中省略4位數字地把王一直使用的移動手機號碼公布了,同時我們征得了報警旅客的同意,把報警旅客的移動手機號碼也在文章中公布了——當然同時有獎勵措施給報警旅客200元的充值卡。

煙台移動公司為了表示對海難救助指揮部成員的敬意,表示要給所有指揮部成員們都獎勵充值卡——淳樸的長島漢子們誰都沒要。王成強說了,“煙台移動公司花錢打廣告也還我們一個清白一個公道,我們就很感謝了!”

煙台移動公司也確實會做事,他們由長島移動分公司經理出麵,給長島孩子們捐助了1500元的“希望工程款”——在廣告宣傳攻勢中出現了這樣溫馨的一筆費用,讓我們感覺到長島采訪的兩天確實很值得很值得。

第二天煙台晚報末版上的文章是以新聞稿件形式寫的,但是明確的移動號碼和總指揮的明確表態,卻讓此前煙台聯通轟轟烈烈的宣傳劈頭一盆冷水!

可以這樣說,煙台移動的這次“海難宣傳”完全是借力打力、四兩搏千斤而後來居上的典型案例。而我很自豪地說,沒有了我此前的了解和中間的策劃,沒有了我後來的現場采訪和稿件寫作,這樣的案例根本不可能發生!

所以2006年我們晚報需要到德國去采訪足球世界杯而缺少讚助費用時,煙台移動公司的老總很明確地說,“如果是尹浩洋去,我們毫不遲疑地讚助!別說是幾萬塊錢,就是花幾十萬都值得:人家以往幫了咱多大的忙呢!”

2.聯動“火災隱患一條街”

北大西街當年的“建築裝飾材料市場一條街”的消滅,背後是我的“新聞策劃”。

大背景當然是那條街當初確實是民怨沸騰,我們此前接到的投訴真是老鼻子了;小背景是當時我們正好有朋友要在市區西郊建設新的同類市場。

當時在芝罘區法院工作的朋友小相找到我,說是他親戚要創建裝飾材料市場。因為此前我在“三站市場”尤其是芝罘屯路市場的建設上寫了不少稿件——當時我跟隨範慶梅副市長大力推動“三站市場”建設的時候還受到不少“高層人士”的嘲笑,此為後話。所以他們想讓我論證論證市場建設的可行性和發展前景。沒想到在煙台大酒店和小相的親戚朋友們初次見麵就感覺了相見恨晚,於是我不僅幫助了他們的市場論證,而且對他們說,正好我們現在這手頭有類似稿件,可以正經幫助他們招商呢!

我們當時已經開始寫北大西街“火災隱患一條街“的報道了:那條街上的很多商戶正是未來西郊市場的潛在客商。於是我們迅速加大了報道力度:我邀請了電台電視台的新聞同行們“聯合作戰”,我又邀請了市區兩級消防的朋友們一起屢屢去現場報道,在輿論上造成了很大的聲勢。小相的親戚朋友們也是好腦瓜靈活得很:他們也及時上廣告宣傳自己的市場優勢。這邊的“打”和那邊的“拉”兩頭並進,北大西街上的商戶們很快做鳥獸散狀。

最後的結果是:北大西街的百姓們高興了:他們的多年投訴終於有了他們希望的結果;我們的新聞宣傳也成功了:因為連續的報道最終有了百姓高興讀者高興領導高興的“雙贏結果”;市場上的商戶們也高興:他們不僅有了新的據點而且得到了市場的很多優惠措施;新起的市場老板們也高興:他們從來沒想到和新聞界的朋友們見麵一次的暢談不僅可以交往到好朋友,而且好朋友簡單的新聞策劃就可以讓他們事半功倍!

我更高興:因為這樣快樂而繁忙的新聞本職工作中,你會交往到越來越多越來越好的朋友——當然你要多花費心思想想新聞稿件怎樣在符合新聞規律符合行業原則符合行業紀律的前提下“怎樣發揮最大效應”。

3.給誰彩電

還是這個市場。

市場的老板們——因為他們是幾個年輕人共同做事所以我用“們”——後來很推崇我的“新聞策劃”,有什麼事情願意和我共同商議商議。於是我們有了後來很多的“策劃故事”。

他們說,“老哥你是晚報的,晚報不上點兒廣告是不是對你不夠意思?”我說,“”你上廣告要什麼目的?”“當然是宣傳!”我說,“現在不用上廣告:你們市場沒有大活動就不用上大廣告,現在要做的主要是吸引人流來:沒有人流就沒有物流,沒有物流當然談不上財流。現在主要的是吸引人來。”

於是我給他們設計了“吸引人流”之活動:《煙台晚報》頭版連續刊登掛牌小廣告:凡是到那個市場的人都有可能在未來的月內抽獎抽到大彩電!老板們爭論:應當是買東西了有發票才能有抽獎資格罷?我否定:你吸引的是人流還是顧客?老板們又爭論:是不是應當把大彩電內定?不管是誰抽到了大獎你老哥在台上主持的時候就宣布是某某關係領導的老婆獲獎了行不行? 我更否定:堅決不能那樣做:最好是撒拉著脫鞋的民工能在現場得獎最漂亮最有宣傳和傳播效果!

結果第一次抽獎的大獎果然是一位現場的民工:那個驚喜的外地打工漢子不相信自己有那樣好的運氣,看了手裏的兌獎券好半天最後在同伴們的尖叫聲中上了台,發表獲獎感言時都有些語無倫次了!

百姓們對這個結果的好奇和爭相傳說,讓第二次的抽獎活動場麵更加弘大,“吸引人流”的目的完全達到了。

我給這個市場的老板們提出了許多同時並行的“策劃”:比如說給公交公司領導提出建議,捐款!免費裝修這條街上的所有公交站點,隻要公交公司把其中一個站點改到市場門口並命名市場名字為站點名字——當時公交公司領導從來沒遇到這樣的“好心好事”自然立馬答應了。於是市場的“人流”更加豐富了。

那條街上還有幾個市場也是我當年投入不少新聞策劃的地方。到現在我也經常到那個市場和附近的幾個同樣有我“策劃心血”的市場去轉悠轉悠。當年那裏可是被很多人說成“兔子不拉屎”的地方。現在繁榮了我很有成功感呢。

4.“刺激”丁少茸得獎

知道丁少茸在2002年的全省青年歌手大獎賽中獲得了專業通俗組第一名的消息後,我和朋友們一起為她高興和激動,但我特別激動:因為沒有我的“激將法”,永遠快樂永遠嘻嘻哈哈的丁少茸可能真的會同這個獎失之交臂。

已經35歲的她本來不想去同小妹妹小弟弟們同台競爭了,但她周圍的好朋友全都鼓勵她去試試,我甚至都用上了“激將法”:“你總說對自己充滿信心,大家也都吹捧你是‘煙台四大女歌手’之一‘煙台通俗歌後’,你今年再不參加以後就過了年齡了,誰還會相信你的這些頭銜呀?!”這一激,還真把丁少茸逼出來了,於是她便在最後一天報了名。沒想到煙台市的比賽下來,整個昌隆酒店的賽場上還真沒有能和她相提並論的——那個煙台市賽區的現場主持也是我,於是我便很高興地親自宣讀出了最終的冠軍名字:丁少茸眾望所歸地成為濟南決賽選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