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九、我的得獎(3 / 3)

於是再次有“暫停”的時候,我拿出了錄音筆開始給布置戰術的山東男籃教練葉鵬錄音:他很奇怪地看了看我——大概以前從來沒有文字記者給他錄音的。我也不告訴他我的用意。暫停後我就將目光死死盯住鞏曉斌、劉鐵、鞠維鬆等“臨危受命”隊員。

這一看確實看出了門道,山東男籃主力們的“執行能力”確實不錯:教練的“用兵”也確實看出了成效。“暫停”時教練怎麼布置的隊員們上場後就確實照樣執行的。最後山東男籃大獲全勝——我也收獲了記者的快樂:用別人沒使用過的方法寫出了嶄新的新聞稿件。

事後《煙台晚報》的體育迷們大呼過癮:因為我第一次將外人以為很神秘的“暫停”時空展現在了他們麵前:一段是教練暫停時候的戰術布置錄音引用;再一段是上場後的隊員如何執行的表現;反複運用這樣的形式,給讀者以很直觀的感受。到過現場和沒到過現場的球迷們都評價說“如臨其境如臨其境!”

7.後來居上的得獎——法製獎

我有篇稿子得獎是“後來居上”的:當初省級得獎沒被看好,結果中了全國一等獎後補了個“山東省一等獎”。

這個“幸運兒”是我的《英雄群體》。

其實當時寫稿的時候就已經是“後來者”了:因為第一消息是我的晚報同事采訪到的,再寫稿時就提前捉摸開了:怎麼也得和同事不一樣的角度才不至於被人譏笑為“拾人牙慧”對不?這樣的心理讓我從去采訪開始就琢摸著尋找新角度。

別說,細致的采訪讓我很快確定了主題:這邊是同仇敵愾,那邊是眾人相助。“冷”的“熱”的方麵一下就平衡了起來。

第二天,我的那篇文章就在晚報的頭版刊登了。因為市長剛剛慰問了文章的主人公,文章又把事情的前前後後敘述了個大概,所以那篇文章的讀者反響是很好的。但沒想到後來它會力壓群雄,在全國都得獎了——那年月,我們一個地級市的小文章是極少能在全國範圍內的“法製新聞”評選中得獎的。至少到現在,我的煙台同行們沒有再在那個新聞獎評選中重複出現過“一等獎”。

第一個通知我得獎的,不是同行是朋友:當時煙台市法製委副書記後來煙台市中級法院任院長的劉為群的語氣讓人感覺和他得獎一樣高興:“浩洋,你的《英雄群體》在全國法製新聞評選當中拿到一等獎啦!全國16個一等獎隻有你一個是地市級!你可為咱們煙台爭光了!”

劉為群也是我們當年煙台青聯委員圈子中極為活躍的一個,而他的老爹又是我們《煙台晚報》法製新聞的常年撰稿者,他當然懂得這樣的獲獎是對一個記者怎樣的肯定!也正是他的極力推薦,才讓這篇當時在山東省得獎作品中並不突出的作品在進入了全國評獎的行列。北京的評委們這樣表彰這篇文章說:“在媒介普遍熱衷於凶殺色情暴力怪誕案件的大背景下,這篇文章用很短的篇幅、緊湊的結構、翔實的新聞要素,形象的描寫和表現了我們這個社會的正義的力量,讓人感覺到煙台不愧為‘平安城市’的風貌,也體現了輿論的正麵推動作用……”

8.最自豪的獎——遊泳比賽

其實我自豪的獎是煙台日報傳媒集團公認的我的優勢項目:我的遊泳記錄之獎。

煙台日報傳媒集團第一次搞遊泳比賽的時候,我有個400米蛙泳的項目。比賽之前報社的老員工提醒我:“浩洋,你這個組的可全是報社的遊泳高手:當年天天到東海崖遊泳紮猛子的人都在你這個年齡組。你要加油了!”我確實不知道大家的水平,心裏確實有點兒惴惴。下水後第一個轉身我猛然看到我的前方恍惚有由泳帽顯現,便以為有比我遊得快的——其實那是同組的選手在我身後。

於是我格外拚命地遊了起來, 兩個轉身後好像看到許多的同事蜂擁到我轉身的池壁前,我無暇他想,用著自己的節奏快速地遊著。

後來聽同事們說,從來沒看到業餘的遊泳選手有那樣漂亮的轉身動作,“老遠看著你就是一個大白鯊嘩嘩地過來了,然後到池子邊上一個大白鯊肚皮亮相呼啦一個轉身就潛到了下麵,然後出水就比別人多遊出了一個身子長的距離!後麵的人和你的距離越拉越長!”

我那裏知道這些:總想著我前麵已經有小帽子領先了。我要拚命追趕……

終於聽到了裁判的提醒:最後一個25米!我拚命衝刺,然後臉色煞白地爬在了遊泳池的終點處。回頭看看,咦!怎麼遊泳池裏還有7個帽子在忙碌著:沒有誰超過我呢?我是第一?

沒想到所有“帽子”們到我身邊後沒有停止,而以各種各樣的姿勢又轉身回去遊泳了。哈!原來我超了他們最少有50米了?!

從那以後,我們單位隻要舉辦遊泳比賽,想拿點兒獎品的同事們就提前來打探我:“狼哥,你準備報什麼項目?”他們是要避開我的意思。有些同事幹脆開玩笑:“你年年都拿遊泳比賽的獎品有什麼意思?就別參加項目了!”

我確實很喜歡遊泳。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何時學會了遊泳。但凡出去旅遊隻要有條件遊泳,我是不會放過任何機會的:包括黃果樹瀑布下的犀牛潭和武夷山的“九曲”之“五曲”處。至於長江珠江黃河黑龍江……我更是但凡有條件就下水的。

所以後來得知算命先生說我是“船底木”的命我好笑:我確實是願意天天在水裏廝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