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6章 文化傳播的使者——我的朋友司景文(2 / 2)

北京藝海雅趣國際拍賣公司還就司老書法專評:濃縮古風今意、氣象萬千,或宏麗、或娟秀、或靈動,宏麗如巨鼎大石,娟秀如秀玉著彩,靈動如飛流奔瀉。於用筆伸張處見精神,墨色濃淡處賞風骨。讀其書法,勁健秀逸與奔放淋漓兼備,如觀清純心靈,在輕鬆自然的氛圍中給人以美的享受。

由此,我愈加對司老與日俱增的成績感到欽佩,為他臻於上乘的書法功底而欣慰。我在想,征服我們的難道僅僅是他的書法嗎?不,絕不。他的作品洋溢著中華傳統神韻,閃耀著國學文化的光芒。有人寫書法是在寫字,而司老早已超越了寫字本身,他在寫文化,真正吸引我們的是其對書法理念的傳播及通透敞亮的心智。

他勸導青年要“銳氣藏於胸,和氣浮於麵,才氣行於事,義氣施於人”;他認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夫妻和睦、兄弟和諧,子女要善待老人,因此他鍾情於“琴瑟和鳴”;他覺得人生天地間要以“德”服眾,並為此注解“德無常師、主善為師、經師易得、人師難求”。

他相信這世界上有一種力量叫愛,愛你的祖國,愛你的事業,愛你的家庭,於是他提“仁”;生我所欲也,義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我是舍生而取義者也,於是他倡“義”。“仁義”二字頻繁出現在他的辭典裏,足可見司老的價值取向。

“為文以載道,論詩將通禪”,司老還把詩詞歌賦的瑰麗奇葩融入書法,無論是唐朝張繼的《楓橋夜泊》、孟浩然的《春曉》,還是《三國演義》的“大江東去”,經過他的神來之筆,頓時增色萬分,令收藏者趨之若鶩。

為了更好地弘揚書法文化,他與時俱進地流行了一把,一頭紮進網絡世界,開通了屬於自己的博客空間。他的博客界麵友好,素材包羅萬象,收集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活動圖片和不同時期的書法精品。司老用其獨特視角向我們立體呈現出一幅幅美麗的畫卷,讓我們在領略藝術家風範的同時,更多了一份對書法無窮魅力的膜拜。

是啊,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持之以恒的努力、堅韌不拔的執著、不計名利的付出,司老以真誠當紐帶、用實力做標牌,在積極進取中完善,在勇攀高峰中超越,收獲的自然是無窮無盡的寶藏,一代著名的書法家就是這樣煉成的。

我參加過不少展覽和筆會,也結識了不少書畫家,可總覺得他們離我很遙遠,讀他們作品,也極難引起我心靈上的共鳴。司老卻不是,他的非凡業績、他的勵誌言語總在春風化雨中點撥我的發展理念、貫通我的人生脈絡。

與其說司老是書法家,倒不如說他是哲學家,是思想家。一個人的思想有多遠,他的藝術道路就能走多遠。珍藏司老書法,便是珍藏其人格魅力,珍藏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份美好沉澱。

我相信,“景文書法·文化傳播”將會以一種嶄新的、永不褪色的標誌鑲嵌在中國書法的藝術寶庫裏,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