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細胞概述(四)(1 / 1)

(三)的分子結構

DNA在化學組成上很相似,隻是核糖代替脫氧核糖,堿基代替了。DNA分子構型基本上以單鏈形式存在。但是,有的分子的單鏈在某些區段能折疊起來,在這種回折的多核苷酸中,由於堿基的互補配對,從而形成局部的雙鏈,並且尚能螺旋起來成為局部的雙螺旋結構。但有些堿基不能互補配對,形成單鏈環狀結構。通過互補,一條鏈可以與DNA的兩條鏈中的一條形成雜交鏈。

生物體的分子主要有3類:信使RNA轉運入核糖體,所以稱DNA是指它能傳遞DNA分子上遺傳信息而言。DNA分子中的核苷酸序列決定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但是DNA不能直接指導蛋白質的合成,它首先轉錄合成RNA,以DNA為次級模板,再去指導蛋白質合成。DNA分子中每3個相鄰的核苷酸形成一個三聯體密碼子,它可以決定多肽鏈中特定氨基酸的位置。

既能識別核苷酸堿基,又能識別氨基酸,它能將活化的氨基酸轉運到相應的位置。單鏈置上。DNA分子為單鏈結構,有些部分折疊成假雙鏈,整個分子呈三葉草形,遊離的3端三聯體DNA能與特定的氨基酸結合,與之相對的一端呈球形,稱為反密碼環,在環上有3個堿基,叫反密碼子。

DNA是構成核糖體的重要成分,占核糖體總量的60%,其餘40%為蛋白質。核糖體是細胞內蛋白質合成的場所。

第三節細胞的大小與形態

細胞是微觀體積,其計量單位一般用納米表示。

已知最小的細胞是支原體,最大的細胞要算鴕鳥卵,其直徑約120厘米。不過,高等動植物細胞的直徑大多在20-30厘米之間,當然也有例外,如人卵細胞直徑可達20厘米,個別神經突起長達1米,但其直徑不超過100厘米,成熟紅細胞直徑約1厘米,小型白細胞。

人體內的細胞多數體積,機體的大小以及器官的大小與細胞的數量成正比,而與細胞的大小無相關性。這種關係有人稱之為“細胞體積的守恒定律”。

細胞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遊離細胞常呈球形或近似球形,例如動物卵細胞。組織細胞的形態因受相鄰細胞的製約和細胞生理功能的要求,有球形、柱形、星形、多角形、蝌蚪形和樹枝形等。也有的細胞形態是可變的,如變形蟲、白細胞等。細胞的形態還受環境的影響,例如扁平上皮細胞當離體培養時即成球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