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聯合國發布申明已經過去10天,與外界的混亂相比,希望號內更顯得秩序而忙碌。不停有運輸艦飛躍到希望號上空,停頓片刻就立刻飛走。運輸艦停頓的時候,其中的乘客已經被希望號傳送到飛船一層的中心廣場,這是一個長900米,寬700米的巨大空間,可同時容納20000餘人暫時居住。
第一次進入希望號的人員首先要在這裏接受為期1天的基本培訓,他們需要學會如何使用希望號中的基本設備以及在希望號中必須遵守的各項規定。每一個都會配置一台個人智能終端,希望號生產模塊修複以後,製造了大量的終端設備和基因修複液。
在人員接受培訓的同時,由劉麗微負責的行政管理部門將會根據每一個人的具體情況進行分配:科技研究人員將會被分配到第3層的研究中心;技術工程人員將會被分配到飛船的各個工作單位;農業生產人員將會被分配到1層生命循環模塊中的農業飼養區域;軍人和警察將會被分配到4層的軍事管理區域和2層的治安管理區域;另外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員被分配到諸如餐飲、看護、教育、心理谘詢等民政服務區域。所有人員到崗之後還要再進行更專業的培訓以適應新的生產工具和操作流程。
希望號彙集了全球各個國家的成員,為避免地方主義和種族主義的蔓延,在安排住宿的時候,劉麗微有意識的以家庭為單位將各國和不同膚色的人混合布置,這樣做雖然會在一段時間內造成語言溝通上的不便,但長遠考慮還是利大於弊的,加之每一個人的個人終端都擁有翻譯功能,交流上基本不會有太大問題。希望號所有係統的默認語言是中文,劉麗微希望經過若年的融合發展,希望號中可以形成一種以中文為主,混合其它語言的新語種。
飛船的居住區域集中在2層和4層,共有350萬平方米,占飛船總麵積的十分之一,最高可容納12萬8000人。由於希望號平均層高120米,住宅區域內部被分割為25層,每一個家庭都可以獲得一套三居室的住房,即使是單身公寓也有一室一廳。劉麗微甚至在住宅區中規劃處8個小型商業區、2個小學、2個中學、1個大學、1個技能培訓中心和一個行政中心。為了節約空間,居住區的建設形式並不是城市布局,而是密集的船體結構,隻有四通八達的通道和通道兩邊的房間,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會給人非常大的心理壓力。所以居住區的通道上用三維全息圖模擬了天空、白雲、太陽、月亮、白天和黑夜,甚至不時還有鳥兒飛過,住房中也安裝了虛擬窗戶,模擬戶外景觀,這些東西雖然是假的,但至少給人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變化的感覺。
希望號中沒有貨幣的概念,每一個都會獲得最低的食物保證,而在希望號中從事工作的人可以獲得貢獻值,貢獻值數據存儲在個人終端中,可用於買賣和交易。這樣,一個簡單的社會結構就建立起來,將來在希望號漫長的星際旅行中,這個體係將會被逐步完善。
王劍負責組建希望號的軍事單位,加入希望號的士兵和士官在接受基因改造的同時全部都要進行再教育和重新篩選。與民政係統不同,宇宙作戰無法照搬地球的模式,飛船的武器模塊、防禦模塊、宇宙戰鬥機、新的宇宙戰略體係這些都是全新的東西。王劍根據希望號提供的古代人的軍事資料,組建了參謀部,從事這一係列的工作。
葉淩負責安全部門,工作相對簡單一些,因為希望號有完善的門禁係統、監控設備和交通設備,希望號內的規則也大多延續地球上文明國家的法律標準,隻要建立部門的分級管理製度,再進行集中培訓就可以了。現在,已經有部分警察開始在希望號內執勤。
韋佳兵負責的研發部門可以說是整個飛船工作熱情最高的部門。當那些科學家被分配到自己所屬領域的實驗室,接觸到希望號提供的科技資料以後,他們的表情和神態基本上和韋佳兵第一次參觀希望號實驗室時一樣:激動、狂熱、興奮和迫不及待。當然,研發部也是希望號矛盾最多的部門,加入研發部門的都是全球各個領域的精英,麵對這些超越了地球幾百年又與地球的科技體係完全不同的新理論和新技術,他們的理解和思路上就產生了偏差和碰撞,特別是一些沿用了多年的基礎理論被打破,對一些理論科學家來說簡直是天崩地裂,於是爭吵就在所難免,而且隨著希望號研究人員的增加更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弄的韋佳兵焦頭爛額。看來要研發部門發揮出最高效率,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杜誌敏負責的生產部門和黃偉負責的農業部門還在進行緊張的培訓工作,雖然希望號是一艘高智能飛船,其中的生產和維修可以通過機器人進行,但工作人員的加入可以極大的提高效率,工作人員與機械設備之間如何協調,如何更好的監控設備狀態,如何維護基礎設置以及當機械設備無法運作的時候如何保證生產工作不被中斷,是他們目前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另外,杜誌敏、黃偉還需要和劉麗微一起設計希望號的供應鏈,首先分析希望號需要的產品種類和數量,再計算種植或飼養的品種和規模,最終確定加工產品所需的生產線和生產設備。為此,三人邀請了大批相關專業和從業人員成立了物資生產辦公室,共同進行研究討論。
******************分割線******************
2016年4月20日,希望號主控室旁的會議廳裏,趙修傑、韋佳兵和杜誌敏坐在一起討論如何讓飛船從地下飛起的問題。
“希望號已經長埋地下幾十億年,由於劇烈的造山運動,整個船體幾乎斜向下鑲嵌在岩石之中。”趙修傑指著會議桌上的三維全息圖說道:“單純依靠飛船的反重力引擎掙脫岩石層,是不可能的。”
“可以考慮進行挖掘,把希望號上麵的泥土和岩石搬運走。”韋佳兵說道。
“哎,你呀。”杜誌敏無奈的看了看韋佳兵;“搞研究搞太多,都把頭腦搞壞了。你看看這裏,還有這裏,這不是岩石,這是兩座山啊。你要搬走兩座山,那是什麼工作量?要耗費多少時間?”
“恩,的確不太現實。”
“你看能不能采用局部爆破,使山體塌方,減輕希望號的上升壓力?”杜誌敏問趙修傑。
“恩,這是一個方法。不過即使是爆破,也要挖掘山體,尋找合適的爆破點。爆破之後,覆蓋在希望號上的大塊岩石也是需要清理的,工作量也不小啊。”趙修傑說。
“哎,有了。”韋佳兵一排腦門說道,“飛船左側是希望號最大的主炮,這是一門高能離子炮,威力巨大,射程達到了5萬7000米。我們完全可以用它先在地麵上打一個洞,然後在這個洞的基礎上進行挖掘。最後,讓飛船順著洞口飛出去。”
“好主意。這樣最節約時間和資源。”
趙修傑思考了片刻,點點頭說道:“好,佳兵,你盡快拿出具體的實施方案。等人員轉移工作完畢,我們就執行。”
******************分割線******************
2016年4月23日,最後一批人員被運抵希望號。此時,希望號擁有科研人員1萬4000餘人,各種技術工人2萬餘人,軍隊和警察1萬餘人,普通人員5萬9000餘人,共計10萬3000餘人。實際上,希望號滿員為12萬8000人,考慮到飛船可能在宇宙中航行幾十年,為可能的新生人口預留2萬多的空間。
飛船主控室內,趙修傑坐在艦長椅上,大手一揮,說道:“通道清理開始。”
“是,艦長,通道清理開始。”
“目標設定完畢。”
“係統檢查完畢,一切正常。”
“設備檢查完畢,一切正常。”
“發射功率設定為40%,主炮充能開始,37秒充能完畢,倒計時開始。”
“37”
“36”
“。。。。。。”
“3”
“2”
“1”
“主炮充能完畢,防禦罩開啟。”
“主炮發射。”
寂靜的山陵中,一道筆直粗大的光束,突然斜著從地麵射向天空,短短幾秒鍾,便消失不見,以光柱為中心,一圈圈藍色的光暈緩緩轉動,慢慢的向四周飄散。接著,天空很快烏雲密布,沒多久就下起了傾盆大雨。
離子炮發射成功了,打通了一條長約500米,直徑1200米的大洞,幾乎把一座山削掉了一小半。
“好,在這個洞的基礎上進行挖掘,隻要能把洞口擴大到2000米左右,希望號就能從這裏擠出去。”看了一下傳回的炮擊數據,韋佳兵滿意的說道。
“挖掘工作需要多久?”趙修傑問道。
“動用目前所有的采礦機器人,配合運輸艦,最多隻要一周就可以了。”韋佳兵說道。
“很好,馬上開始吧。”趙修傑說道,“另外,再安排20艘運輸艦外出,盡量收集物資,希望號一周後升空。”
“是,艦長。”
******************分割線******************
希望號的艦載武器係統主要分為三類:離子主炮,離子炮陣列和軌道炮陣列。
離子炮是通過吸收宇宙中的大量不帶電子的氫離子,通過發射裝置射出高能的正電荷氫離子球,對目標區域飽和炮擊,目標區域將遭到小規模核聚變帶來的熱量和大量亞原子輻射的共同衝擊。因為氫離子與大氣有強烈的電荷交換,所以希望號主炮發射後造成了暴雨的天氣,如果在宇宙中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離子主炮和離子炮陣列都屬於這種天基武器,主炮被設計用於攻擊對方主力艦,它威力強大、射程遠,但由於射擊需要消耗的能量太過龐大,飛船無法做到持續供給,所以每次發射前都需要充能。充能時間的長短主要取決於發射功率的大小和能量反應堆的強弱。發射功率越高,造成的破壞力就越大,耗費的能量就越多,充能的時間就越長;能量反應堆越強大,單位時間可提供的能力就越多,充能時間就越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