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來,寒暑淒淒,三年歲月已過。
杭京乃是宋國的第一大城,是宋國的經濟文化中心。而名滿天下的紫禁城就赫然屹立在杭京,乃宋國皇族側臥之地。這裏是名符其實的宋國心髒。
杭京更是極盡人世奢靡之繁華,但對一心求道的修仙者來說,此地也不過是座大一點的凡俗城池罷了。所以除了一些貪戀浮華的修士之外,杭京並無修士聚集。
雖然如此,作為不知多少宋國子民,不論是仕子或武徒,賈商乃至平民,杭京都是他們心目中的聖地,能在杭京落足,不知算是多少光榮。所以彙聚了四方風雲的杭京的每一天都是精彩十足,去走街穿巷繞一圈,便能得知不少軼事趣聞。
而在這三年當中,繁鬧的杭京,大街小巷中流傳議論最多的便是安國候在三年前收了一位草野義子。
這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震動,紛紛羨慕起那子的運氣,甚至是強烈的嫉妒。畢竟能被一方王侯認作義子,從此衣食無憂安享榮華富貴,不知是多少人的日白夢啊。
僅是如此,那子當然不可能就這樣成為了這幾年的輿論漩渦中心,重點是此子的才氣。沒錯,就是才氣!
杭京作為文化的中心,其內更是居住著幾位宋國當代鴻儒大賢,在杭京開壇講學、傳經頌道,是文人墨客的必往之地。而就在一年前,安國侯府明明安靜本分的草野義子,卻突然接連拜訪了杭京的各位大賢。
沒有人知道那位義子和那些受人尊崇的大賢談論了些什麼,隻知道每一次離開之時,都是搖頭擺手不語。這是什麼態度!難不成此子有著和大賢們相提並論的學識亦或者還甚之?
後來則是在市井風言中傳出,那位義子隻是一番論學後接連問了幾個問題難倒了那些學富五車的大士,並無明顯比較之心。但僅憑此也足以讓這位義子在杭京聲名鵲起了,更別說後來這位義子更是被當今宋皇封為貝子,這一顯赫爵位了。
安國候是世襲的爵位,侯府自然占據著杭京中心極其好的位置。全府上下加上仆役護衛一共有三五百人,整體都給人一種磅礴大氣、王侯之家的感覺。環境清雅的一處小別院是安國候府三年前劃出的一塊禁地,一般人等不得入出,也不知為何。
俏兒七歲就入了侯府當丫鬟了,當真是一個聰慧靈巧的姑娘,深得侯府上位者的喜愛。而因三年前那位大人物的到來,俏兒便成了那人的貼身丫鬟。
推開古木香的閣樓門,亭亭玉立的俏兒蓮步輕移,羅紗裙擺輕輕搖曳,慢慢把飯菜端正地放在了木桌上,隨即擰眉看了看這亂糟糟的屋子。
“唉,又弄得滿屋子書,公子真是的……”
俏兒苦笑,可愛地揉了揉眉心,但唇角浮起間有著難以隱藏的歡喜。所謂公子就是那位被安國候囑托要特別照顧的大人物了,同時也是對外宣傳的安國候草野義子。隻是不知道為何區區義子會被安國候如此鄭重對待,好像認得不是兒子是親爹!
這其中有什麼隱情,天真爛漫的小姑娘俏兒不想去想。隻是知道三年前那位神情憔悴,臉色蒼白的削瘦少年來到侯府時,便不來由得心疼同情。後來自己貼身照應他,那少年平時更是少言寡語,幾乎終日待在閣樓不出,隻是一味地看書、看書……
說起看書,有段時間倒還把整個侯府忙翻了,在杭京上躥下跳的找書。少年看起書來極快,幾乎每天都有好幾本書籍被送到閣樓,而且什麼書都看,尤其是那種偏文古籍更是興趣頗大,俏兒都懷疑公子是不是看完整個杭京的藏書了。
所以現在這個明明頗大的雅致閣樓,現在滿滿的全是書,一團亂糟糟的。而且俏兒知道現在這個閣樓裏除了這張自己極力要保的桌子之外,什麼東西都沒有,隻有書。也不知道今天公子又被埋在哪裏了。
“公子,該吃飯咯。”
俏兒開始輕聲呼喚,可一連叫了幾聲並不像往日一般有答複。而說起公子這個稱呼也是半年前才開始的。
少年住進侯府後沒有跟任何人接觸,連當時伺候的俏兒也隻是在每天需要的時候才到這裏,但每次又是被少年匆匆趕走了。隻有在半年前也就是少年出府去拜訪諸位大學之時,俏兒才得以跟隨之際和少年搭上了幾句話。
所以稱呼少年為公子,也沒在意。也是在這時候俏兒才發現少年終於不孤僻了,甚至有時候還和自己調笑兩句。
而現在每次一想到少年和自己說話時,那溫和的神情和笑起來嘴角淡淡的酒窩以及身上永遠籠罩著一層孤鬱的氣質都讓少女的心悸動不已。
喚了幾聲,並無人答話。沒辦法,心想又是睡著了,少女挪動著身子在書海翻找起來,一邊叫喚著:“公子,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