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京津的誘惑
六月,在大家拿到兩張硬殼紙之後,這家老牌的民營企業正式接納了他們。拿畢業證換勞動合同的成長過程在這個國家是大多數年輕人都要經曆的,之後,要混成一個什麼樣子,基本取決於你思前想後或者有意無意的若幹次選擇。
讀書是不斷吸收的過程,工作是不斷發揮的過程,這一切應當像呼吸過程中的吐納一樣,自然而順暢。隻是出來做事的頭兩年,這樣的轉變是艱難而痛苦的,市麵上有太多的誘惑和陷阱,人們幾乎是一邊拒絕著一邊在往前走,每個人在心裏告訴自己“要打好這份工”。
房地產還光鮮,在這場土地和人口一起進城的運動中,這個行業搖旗呐喊走在第一排的位置。同樣是為國民經濟做貢獻,這個行業的作為是明顯而突出的。當然,過程中他也犯了一些錯誤。
這個行業同時還吸引著全社會最出類拔萃的人,營銷人員、運營人員、工程人員,終於有一件牽連眾生的商品可以占據著人們大量的心血,好像社會全部的智慧就是蓋一座起眼的房子。
與天弘不同,這一次,頁川他們這些“管培生”受到了優待。他們可以近距離瞻仰到本地市場最具江湖地位的地產項目,前地王的身段;他們將進入到一個在核心城市都有業務分布的公司,曾經他的發展模式取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他們也將遭遇一位“**、大象無形”的低調老板,他相信做生意要“守正出奇”;最重要的是,這是一家有曆史的機構,這裏有一些有故事的人。
頁川他們差一點就可以窺見一家民營企業野蠻發展的全部秘密,包括家族企業尋找接班人的那些困惑。
很幸運,這家企業曾經輝煌過,創始人英明神武,在對的時間做對了很多對的事情,留下了教科書一樣的商業模式;當然也很不幸,八年過去了,麵對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他裹足不前,已經走在了下坡路上。
老板的人才觀很分裂,他的高層都是空降過來的,他的基層都是自己培養的。同時,和許多港資背景的企業一樣,這家公司從不懼怕人才的流失,他不需要忠誠,他隻是要你產出。
哪怕你是一隻公雞,也要生出蛋來。
資本家沒有人情味,他們相信,人隻是所有生產要素裏的一種,市麵上永遠有更多更好的選擇。
人員流失率高的企業恰恰有健全的培訓體係,任何人的離開都不會慌張,在街邊隨便拉一個什麼人,係統培訓之後就可以補充進來。
2012這一年,有一大波大學生新鮮上市,他們實際上是一張白紙,不培訓就什麼都不會,不培訓,他們還傲慢得以為自己是一張油畫。
作為一家致力於全國發展的房企,合盛終於有了莫名的社會責任感,他悉心照顧著從天南海北招攬來的大學生。在畢業後走向工作崗位的慌張時期,他們將齊聚津門,有了一次熱熱鬧鬧的集團培訓。
廣州老營、GD東部、華北、SH以及BJ的年輕人,可以有緣見一麵,因為同事一場,但除了這次相逢,他們可能整個職業生涯都再難得一見。
東部(惠州)這些男男女女們,對於這次出遠門的機會,有按耐不住的興奮和躁動,除了頁川,他們之中大部分人在前二十幾年的日子裏沒有踏出GD一步。
這一百年的近代史,就是老一輩閩粵百姓下南洋,乘船遠遊的曆史,但他們的子孫後代,甚至拒絕遊曆自己這片大陸,把靈魂和身體深深禁錮在這珠江兩岸。國門前的人慢慢忘記了出發的意義。
“收拾下,準備進城了”,對外麵的世界,隻有年輕人還有“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悸動。
代表東部的這十來個地產新秀裏,主力是營銷,還有工程設計、人力資源,大家都是健談的人,除了政治,其他都是他們的共同話題。不出所料,幾年以後,這些人將深刻影響著這個市場,無論是在銷售現場,還是在工地現場。
“東部很重要,隻是四個項目,論銷售收入,可以擠進集團前三甲,對一個三線城市來說,這不是成績,是奇跡”,帶教人一番話,把大家說得精神抖擻,容光煥發,鼻孔裏冒著粗氣。
“但是,北上廣是更加成熟的市場,要多向他們的人學習,一線城市過的橋比我們走的路都多,多吸收先進經驗,積極向人家靠攏”,他表示話還沒說完。
幾個男的認真起來,“靠攏就靠攏,要是他們的妹子足夠漂亮,我們會的”。
合盛五子,各有所長。
廣州是起家的地方,當老板還是個“泥腿子”的時候,他討好了地方政府,在城市即將劃定的發展區域裏,以白菜價買下了大量的土地,隨後這些土地上蓋的房子賣出了“海鮮”的價格。
有時候,一家房企和一座城市的關係,叫做彼此成全。保守的廣州城,遇到有人出錢出力為他建設新區,每一個城市的規劃者都無比喜歡這樣的馬前卒。自然,那些懂得付出的人就撿了天大的便宜,他貪婪而勤奮,他喜歡土地,他喜歡搞大的。合盛很快在這個市場上成了氣,他在廣州一地的土地儲備和開發麵積,抵得上萬科在五個城市合計的開發量,當然,這都是當年的事情了。麵對一塊碩大的土地,合盛從來沒有想過要一口氣拿出來惠及眾生,他緩步開發,讓土地靜靜的升值,他十分享受“麵粉漲了麵包也漲”的那種快感。
在一個人們想象中的暴利行業,合盛保持著全體同行都難以企及的利潤率。
這是合盛精耕細作的大盤模式,與房地產無關,這更像是一場關於眼光和耐性的賭博。
關於生意,首先要醒目,這個世界上,能夠成氣候的生意人,幾乎都是在和政府做事。老板一早就傍上了地方政府,他不知道城市的過去和現在,但是他無比清楚城市的將來,他總是早於規劃到來之前拿到土地,然後就需要耐心了,他慢悠悠的開發,賺到每一丁點兒利潤。
廣州之於合盛,是好漢不提當年勇的悲情。
本來,他應該順理成章的去攫取下一個超級市場,深圳。事實上,深圳的誘惑更大,在改革開放頭三十年,這座城市幾乎犒賞了所有人,隻是令人費解的是,合盛在鵬城從沒有染指過哪怕一寸土地。
那裏很快成了萬科的地盤,老板放過了這一切,隻是想和“讓建築讚美生命的人”劃江而治。
另外的時間,合盛豪擲千金,押寶惠州,走上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彼時,惠州是深圳的“頭馬”,承接著珠三角產業鏈轉移帶來的一切好處。惠州還有讓人豔羨的地緣優勢,香港、深圳、東莞都近在咫尺了,先富帶後富,實現共同富裕的日子應當也不會太遠。和人一樣,有些城市需要一代人持續的打拚才能有一些原始積累,而有些城市,隻是占據著好位置,就可以過著滋潤的日子。
坊間還流傳著“深莞惠一體化”的說法,更加讓這片土地充滿了想象空間。深圳、東莞的土地已經基本出讓給了工業園,把路修過來,人們就可以住在惠州。“雙城生活”,就成了時髦的提法。
最重要的是,惠州便宜,能夠滿足他賺取超額利潤的一切條件。
他再一次搞定了地方政府,在城市發展的每一個熱點地區,頻頻出手,種下了希望的種子。當然,這一次,老板送了份大禮,他甚至出資給這座城市修建了第二座跨東江大橋---合盛大橋。
後來,他造的城和這座橋成為小城的地標性建築,惠州發生的事情,極大滿足了一個地產商人關於榮譽的所有虛榮心。
跟著政策走,到熱點地區去拿一塊便宜的生地,成了老板生意長虹的法門。
當然,這其中,他賭對過,賺得盆滿缽滿,也馬失前蹄過,輸得體無完膚。
反正,生意場上沒有常勝將軍。
上海灘,市麵上有頭有臉的開發商,都是要去插一麵旗幟的。這個市場,沒有人可以取得壓倒性的優勢,但卻是兵家必爭之地。
下一個重要的市場是BJ,老板一早就表現出北方人的彪悍,他甚至把集團總部搬去了BJ。這個幹瘦老頭,久不露麵,常年坐鎮BJ。合盛的氣質和產品無比契合京城的人們,那些讓人嗔目結舌的大戶型居然在這個市場可以被順利消化。他做了超級豪宅,吸引了這個國家最不差錢的一群人。
迫使老板來京城的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另一個傳言“京津冀一體化”。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BJ很貴,但是TJ、HB很便宜,老板相信,他們終究會沾上BJ的光,走在貴起來的路上。
這個國家總是存在著這樣一些城市,能量巨大,但是土地資源首先捉襟見肘了,於是他們很快輻射了周邊,帶起了一眾小弟。這恰恰中了地產商的下懷,搞定老大很難,但是收羅一個兩個小弟要容易得多。
很快,合盛華北成立了。
老板一向是個識時務的人,他甚至有了買下整個TJ的決心,以為成功可以複製,當然,失敗也可以。
京津新城,稍微接近房地產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個如雷貫耳的名字,在寶坻,這裏盤踞著一個龐然大物,占地260平方公裏,各位看官,可不要覺得不過如此雲雲,你隻要知道一平方公裏等於一百萬平方米,就可以驚呼過癮了。不管在哪個城市,任何項目有其百分之一的體量,都可以大大方方的叫自己超級大盤了。
老板和他的城開始得轟轟烈烈,這座城裏建設了全亞洲最大規模的別墅群以及溫泉度假村、五星級酒店、大學城、博物館等等。一個建設城市的老人,把這裏當成了他最後的一役,所以全心投入,不惜血本。
就是這樣,大多數人聰明一世糊塗一時,這一次,“京津一體化”沒有如期到來,或者說會姍姍來遲。與政策相關的所有事情都需要強大的力量來推動,不是一個兩個城市的部門領導頭腦發熱就可以一氣嗬成的。
轉眼,又是一場抗戰的時間,新城還是沒有起色,合盛已經累計為這個項目投入二百多億,但鮮有產出。
一個有耐心的老人,率領著一家沒有耐心的上市公司,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沒有取得預期收益是所有人都不願意看到的。於是坊間就傳聞,京津新城遭遇滑鐵盧,合盛深陷泥潭等等。
頁川他們此行的目的地就是京津新城,這些年輕人遲早會經曆風風雨雨,所以索性就到了風暴中心。
火車在風中穿行,沒有兩天一夜的煎熬,就不能真切感受到這個國家的幅員遼闊。1992年,鄧先生南巡,幾乎和他們走了一樣的路線,隻是這一次,頁川他們一路向北,卻一樣有著“大幹一場”的心情。
這些年輕人對自己的將來有大約兩年的混亂試錯期,雖然他們能量有限,卻不是隨便打一份工的人。他們迫切希望了解自己的東家,這家企業低調慣了,除了時有時無的公開消息,他的故事鮮為人知。
頁川他們像一對狗仔,以為到了TJ,就接近了權力中心。
TJ,不似惠州的小市民習氣,她簡直就是個嬌豔的美人。站在街上,人們輕易的知道,曆史在這裏停留過,西方文化在這裏沾染過,津門的每一處建築都在表達著一個東西合璧、古今兼容的城市風貌。
頁川他們到TJ的時候,已經是夜裏了。“夜太美,盡管太危險”,舟車勞頓過後,夜晚在凜冽的空氣中打了個寒顫,好在公司的大巴車很快接到了他們。
在一個十分陌生的城市,什麼風景可以撫慰人心;很快,一幕景象讓他熱淚盈眶。
大巴車緩緩的上了一座橋,本來漆黑的夜空了,有了一橋霓虹,還有一行藍底白字。
“合盛集團,與TJ共成長”。
頁川和他們所有人,麵對這撲麵而來的親切,眼睛都濕潤了。他們趴在窗戶邊上,久久的看著那一行字,如鯁在喉……不管怎樣,這家發展商在一個醒目的位置向城市敬禮,鼓舞並感染著這群為之奮鬥的年輕人。
合盛華北的人終於開竅了,打動人心的始終不可能是一則廣告,而是建設美好城市的情懷。
離城很遠很遠,頁川他們終於見到了一扇厚重的“凱旋門”,大家都歡呼起來,那個壯烈的“京津新城”到了。
凱旋的士兵高興但是沉重,就像合盛所有的房子都一副認真肅穆的樣子,沒有一絲一毫的馬虎和輕佻。
東部的人遠道而來,幾乎是最晚一批到達新城的,像一簇隨風入夜的蒲公英種子。
下榻的泰式酒店幾乎要讓幾個“下裏巴人”出盡洋相,睡地板,然後洗澡沒有遮攔,完全開放式的環境。“你們鎮定一下,我要脫了”,南方來的家夥,隻有洗澡衝涼的地方沒有開放了,而北方,恰恰相反,他們首先赤條條的在一個公共澡堂裏把自己解放了。
“洗洗睡吧”,幾個“破落戶”拿衣服一擋,洗漱停當,沉沉睡去。
事實上,新城裏沒有便宜的住宿,除了這間東南亞風情度假村,就是旁邊的超五星級酒店,凱悅酒店。
很快天亮,每個人睡眼惺忪的迎接著一個為期三天的閉門會議,他們取了個聳動的名字“合盛集團‘合動力’2012培訓大會”。
天氣很好,萬裏無雲,連接天地的是一片端正的別墅群,合盛造的房子,無一例外都和天空大地有著美妙的聯係。
“草叩首,柳渙頭,無邊朗朗豔與陽,一走一遠眸”,一個夏日晴天,一個低碳富氧的環境,讓頁川他們很快精神大好。
第一天上午,是企業概況和架構介紹,關於合盛,頁川他們終於聽到了最官方的說法。二十年,合盛已經造城六十餘座,近幾年的銷售額都在百億左右。逞論銷售收入和銷售麵積,他在這個行業裏連前三十名都進不了,但是看土地儲備,他可以昂首挺立前十。
所以他還不是個闊氣的房東,但卻是個大地主。
這家企業,歸屬於上市公司的業務包括住宅地產、商業地產、酒店地產、旅遊度假地產、物業管理等等。當然,在主業之外,在上市公司之外,坊間還盛傳老板對投資和能源生意抱以巨大的熱情。
在公司架構上,合盛是典型的矩陣製管理的企業,橫軸是營銷中心、工程設計中心、開發中心、財務中心、人力資源中心、法務中心等這些職能部門。縱軸是廣州、GD東部、SH、BJ、華北等這些地區公司。兩根軸之間打上格子就是彼此的聯係,他們互相摯肘,又互相支持。